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青年记者 -> 青年记者2004年第三期 

 

消息标题的文化品位

2004-03-16 09:43:17 

  消息标题的文化品位,就是从文化视角衡量消息标题所达到的水平。不同的记者在写同一题材的消息时,往往在文化品位上有高下之别。由于文化品位不同,消息的审美价值、信息含量也就大相径庭。
  然而,眼下有人却认为“消息标题没必要像文艺作品的标题那样讲究文化品位”。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一些诸如《××××工作成效显著》、《××工作开创新局面》之类的白开水般淡然无味的标题也就应运而生。这种格式化的标题,忽略了新闻事实的个性,淹没了新闻的特质,令读者见而生厌,从而大大影响了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无论从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信息含量,还是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言,消息标题都不可忽视文化品位。
  消息标题的文化品位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其一,消息标题的色彩。所谓色彩亦即文采,消息标题从总的来讲虽不可能像文学作品的标题那样文辞富丽、着力修饰,但有些消息的标题也该讲究形像生动、摇曳多姿。例如:《雪野鲤跳韩国门》(《莱芜日报》),一个“跳”字,把雪野鲤鱼打入韩国市场的新闻活脱脱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二,消息标题的立意。消息标题如果立意新、立意奇、立意巧,就能一下子吸引住读者,让读者觉得清风扑面。例如:《“铁牛”下地,黄牛上市》(《莱芜日报》),作者由黄牛联想到拖拉机的别名“铁牛”,由“牛”字去立意,从而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其三,消息标题的节奏。消息标题的节奏体现出来的特点是简明扼要、简洁明快。例如:《辞掉副院长  潜心研神针》(《莱芜日报》),10个字的标题,意思前后贯通,一气呵成,读者从标题中能一目了然体悟到一位事业型医务工作者的情怀。这种“短、平、快”的标题是消息标题中常见的,可以说,这是消息标题与其它新闻体裁标题的最大区别。其四,消息标题的信息含量。如:《我驻南大使馆遭北约导弹袭击》(《莱芜日报》据新华社通稿题目改拟),一个标题醒目地交代了一个新闻信息,其后的副题《馆舍被严重破坏,至少已有3人死亡另有20多人受伤》更进一步具体交代了这一新闻事件的结果。这种标题于明白晓畅中蕴涵了丰富的政治信息和情感信息。
  要提高消息标题的文化品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善用、巧用动词,让消息标题“立”起来。如《莱芜日报》制作过这样一个标题:《民警沉下去,安全升上来》。在这里,“沉”、“升”两个动词为标题增添了动感。又如,《河沙走了,钞票来了,汶河哭了》(《莱芜日报》),用“走”、“来”、“哭”三个动词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滥挖河沙所造成的“悲剧”。
  其二,锐意标新立异,让消息标题“新”起来。如《天上掉下个“雪野水库”》,由于立意别致,打破了《我市八大水库新增蓄水3600万方》的传统制题模式,使得标题形象且有新鲜感。
  其三,力求突出重点,简明扼要,让消息标题“快”起来。消息标题突出重点,有助于读者迅速捕捉到消息的中心事实。如《颜庄镇出现追“星”热》、《花峪村民争当“水利股东”》、《农民张松泉出国办企业》、《莱芜五中学生轮流当班长》(均出自《莱芜日报》),其节奏简洁明快,让读者无需多思,便可领会到新闻事实的要旨。
  (莱芜)李皓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