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青年记者 -> 青年记者2004年第三期 

 

专业报如何做好新闻

2004-03-16 09:48:33 

  近年来,随着媒体读者定位的日益细分化,一些服务于特殊受众群体的专业媒体越来越多,如《电脑报》、《健康时报》、《体坛周报》等。由于这些专业媒体多是周报(或周二报),虽然在新闻采写上有时间上的优势,但其新闻的时效性无法与综合类日报相比拼。如何做好专业报的新闻报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发挥专业报自身优势,集中力量打造本行业的热点新闻

  和其他媒体相比,专业报的读者定位更加细化,另外,专业报的报道范围一般也定位于某一个行业(或领域),诸如,卫生健康类报纸关注的是卫生领域的新闻,财经类报纸关注的是经济领域的新闻等。但是,不论哪个领域里的新闻都是综合类报纸涉及的对像,专业类报纸的新闻报道要走出自已的特色之路,必须避免时效性差的不足(对于各自领域里的动态新闻可以采用新闻集装箱的形式进行简短处理),发挥自身优势,把报道的触角集中瞄准本领域的热点新闻。比如一些非动态的群众关心的热点新闻,虽然其他综合类报纸也在关注,但专业类报纸有着对本领域更熟、更专的优点,所以更应该及时发现,将新闻做足、做透。在去年的“非典时期,各家媒体都从不同侧面对此进行了报道,《当代健康报》则充分发挥专业报的优势,拿出全部24个版面,连续做了两期有关“非典”的报道,从“SARS”病毒的形成、传播渠道、如何增强人的免疫力等各方面,给读者奉献了全面而详细的“新闻套餐”,无论报道形式还是报道深度和质量,都是综合类报纸所无法比肩的,真正做到了后发制人,彰显了健康专业报新闻的特色,深受读者欢迎。当期报纸曾两次加印10多万份。
  还有一些热点新闻,并不像“非典”那样明显地存在着,有些新闻是在某领域隐藏着的,一旦发掘出来又能引起读者的普遍关注,对于这样的新闻,专业媒体理当不能放过。2000年,山东省滕州市农民赵宪穆老人寻找40多年前的救命恩人多年未果,消息传到山东省卫生厅后,《当代健康报》及时抓住了这一线索,记者通过多日的调查,终于圆了赵宪穆的梦想。这组稿件故事性强,引人入胜,见报后,生活类报纸也对此啧啧称赞。
  读者定位细分化避免了媒体的同质化竞争,同样,在信息爆炸、独家新闻日趋难求的今天,作为一张专业类报纸要在新闻竞争中争得一席天地,就必需扬长避短走出自已的特色,发挥“专”的特点,从寻求热点上下工夫。

  突出专业报的特色优势,精心打造服务类新闻

  所谓服务类新闻,是指那些具有沟通社会、服务读者物质和精神生活、尤其衣食住行的新闻价值的新闻。如今,以“必读”和“实用”为特征的服务类新闻,正成为现代报业的“拳头产品”。而综合类报纸由于涉及的范围较广,对某一个领域的服务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做深做透,这正为专业报的新闻发展提供了空间。专业报纸因此应利用自身优势,做好服务新闻。
  服务类新闻不外乎两点:一是通过对新闻事实或新闻现象的阐述,详细周到地向读者解疑释惑,让读者得到启发,明白事理。比如,常有一些住院病人对住院多日后还没有做手术而感到不解,针对这一现象,我曾写了一篇报道《手术为啥姗姗来迟》,详细解释了做手术时的病情需要,以及因医院方面的客观因素造成手术慢的原因。还有《探视病人请理解红灯》一文,详细介绍医院为何规定探视病人时间的原因,让病人及家属有实际的认知,减少了医患之间因此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摩擦。这些新闻都是隐性存在的热点新闻,不认真思考或者对本专业熟悉不够,是难以发现的,而作为专业报理当将这样的新闻公之于众。《上海壹周》作为一份时尚类的专业报在这方面做了成功的探索。
    二是对读者“实用”、“实惠”,提供知识性服务,向读者传播各类科普知识、技术、技能等。这类新闻正是专业报的优势之所在,如健康类专业报纸向读者提供健康知识,电脑报提供电脑方面的相关知识。这类新闻多是选准巧妙的切入点,寓知识性于新闻之中,达到服务的目的。比如《当代健康报》曾发表的《肿瘤切了还长咋办》一文,巧妙地介绍了肿瘤方面的知识,让读者可学可用。《感冒了,吃药好还是打针好》一文回答了一个读者似曾相识而又不详细了解的知识,这些知识性的插入正是专业报“专”的特点,是专业报的长处,是专业报与综合类报纸竞争的优势所在。

  扬长避短,做足新闻背后的新闻

    新闻性是报纸的本质属性,新闻报道内容的差别化竞争是报纸胜出的重要手段。讲究时效是新闻区别于其他文章的重要特色也是新闻机构生存的条件之一,综合类日报往往不惜笔墨地进行跟踪报道,而这正是专业类周报的劣势。但是,专业报除了具有“专”的优势外,还有着采写、发稿上的时间优势,这为专业报做足新闻提供了空间。所以,专业报必须善于寻找“第二落点”新闻,不与别人争速度,而是争深度和广度。这就要求专业报纸摒弃一般报道对事件肤浅的表面的反映,而是跟踪报道新闻背后的新闻,挖掘事件的意义和原因,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做到“人有我新”、“人有我深”,凸显专业报纸的专业性、引导性。
    2001年,洛阳某部战士蒋友清因患白血病来济南医治,社会各界纷纷解囊为其捐款,众多群众愿意捐献骨髓。当时综合类日报对此事的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跟踪报道。作为一张健康类的专业报纸怎么办?报道事件的进展显然是不行的。于是,我透过这一新闻现像想到了背后的新闻,那就是:白血病患者为何日趋增多?我国及山东省在骨髓移植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等等。我找到了相关的专家进行深入了解,写出了《尴尬的骨髓移植》一文,对全国及山东省骨髓移植的现状、困境等方面的问题作了详细的报道。稿子见报后引起反响,跟踪报道这件事的日报记者也认为我的报道有深度。这篇报道的成功正是记者善于捕捉“新闻第二落点”,充分发挥专业报优势的结果。
    一个地区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新闻毕竟有限,独家新闻也日益难求。因此,充分发挥专业报的特长,扬长避短,通过策划,挖掘“冰点”背后的新闻,使之成为“热点”,无疑是专业报纸品牌竞争力和差异优势得以无限延伸的一个强有力的助推器。

  (济南)刘冰  单宝珠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正确行使新闻舆论监督权
下一条:舆论监督如何知难而进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