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季是中国的政治季节,因为有两会,同样的道理,这一段时间也是中国的政治传播最集中的时期。今年两会虽然不是换届选举,但是北京的政治温度明显有所上升。
首先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全国两会的预热:地方两会。过去我们关注比较多的往往是全国的两会,地方两会常常被报道的比较少,不大引人注目。今年的情况有了很大不同,一些地方的两会成了当地新闻报道的热点。
一
以北京为例,今年的北京人大会议要选举新市长,虽然代理市长王歧山是惟一的候选人,但是北京今年正月十五在郊区发生的重大灯会踩踏死伤事故依旧留给人们一丝悬念。在北京的两会结束时,王歧山作为新任市长在电视直播的记者见面会上谈笑风生,这情景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去年SARS流行时王歧山从海南调任北京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在那天的电视直播刚刚结束后,央视《面对面》节目主持人王志就对王歧山进行了长篇专访,这次访问使王志和《面对面》名声大振,也使王歧山受到媒体偏爱。在今年的新市长记者见面会上,王歧山也乐于承认与媒体合作的好处。北京已经多年没有像王歧山这么活跃的市长了,而这种活跃自然会给地方政治新闻带来一些亮点。
地方两会的活跃对地方电视台的政治报道来说,既是机遇,也是一种严峻的考验。过去中国电视中的政治报道在某种程度上是被央视垄断的,省级卫视好像只是本省代表团的记者团。湖南卫视挑战央视主要在两点,娱乐节目和春节晚会。而《南京零距离》挑战的是央视鞭长莫及的地方新闻。
这次两会开幕之前,从地方传来一个有意思的新闻,有的人大代表在当地电视台上做广告征集群众意见,这当然是容易让人眼睛一亮的事情。与此同时,一些两会代表已经熟练地使用网络来收集群众对他们提案的反映,这些无疑会增加媒介的参政状态。使用电视广告进行这种传播是如今西方非常流行的方式,就在最近美国的总统大选中,布什总统的竞选广告就引发了某些团体的抗议。而对于中国来说,两会报道无疑是有着优先权的,那么,为什么这个人大代表要使用电视广告的形式呢?是因为这样做更规范?还是力图引起更多的关注?如果是后者,那么,是不是说明我们的政治报道在某种程度上还缺乏强大的影响力?
二
当报纸变成了厚报,电视也变成了多频道,于是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两会报道。以央视为例,新闻频道首当其冲,上下午两个时段6小时的《两会之窗》突出特点是大量的现场直播,包括报告、记者招待会和分组审议讨论等。举例来说,3月7日几乎全程直播了几个省市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这样比较完整地直播分组审议比较少见。对《两会全接触》栏目的个案研究表明,通过邀请会议代表和专家到《两会全接触》节目演播室,以及采取连线方式报道群众的各种意见,有可能让国家高层领导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直接听取没有经过加工的民声。
而最有趣的是央视经济频道,它把晚间黄金时间打通为一个两会直播节目,令人觉得两会好像是经济会议。《小丫跑两会》成为经济频道两会报道的一个保留节目,现在除了《小丫信箱》,又有了《马斌读两会》,加上《老姚说两会》,经济频道的两会报道听说读写几乎占全了,并且还请来了国家统计局的新闻发言人姚景源。用个人名字来命名栏目,这对央视来说是挑战,反映出对形象化和个性化的追求。王小丫虽然是学经济出身,但是在两会报道的符号解读中,她显然并不是作为一个专业人士出现的。去年也有《小丫跑两会》,但今年小丫似乎跑得更全面。例如3月7日的“让农民工远离欠薪困扰”节目,小丫跑到工地上和民工聊天,接着采访议案发起人和建设部部长。而在3月11日的“储蓄还是投资”节目中,小丫一会儿在记者招待会上采访央行行长周小川,一会儿又进入一家银行采访当班的客户经理,一会儿采访政协委员,一会儿采访街头普通百姓。和新闻频道不同的是,在经济频道的演播室里没有专家学者和国家官员,只有一个主持人,很少有评论员和研究者评头论足。
在这次两会中,报纸和电视还有一个类似点。过去是报纸找代表,现在是代表找报纸。在报纸上的代表日记中,一个代表透露了代表们急着看报纸,原因是想知道自己的发言是不是被报纸刊登了。无独有偶,在电视上,我们也看到了代表们纷纷亮相,比如,央视新闻频道《共同关注》两会特别报道《民生进行时》就邀请了一些两会代表和观众直接对话,而央视《今日说法》栏目干脆把演播室搬到了人民大会堂对面,请两会代表现场评说。一些地方电视台也在北京设立了演播室,请本省的两会代表座谈。看上去,这些电视台的演播室好像成了两会的分会场。
这当然反映出一种变化,两会的代表需要与他们所代表的群体进行交流,而新闻媒介是最好的沟通工具。民众想要知道他们的代表在两会上为他们说了什么,两会代表也想通过媒介让老百姓更多地了解自己,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
今年两会还有一个亮点被媒体广泛报道,这就是央视《新闻联播》不延时。这被认为是尊重老百姓的收视习惯,如同去年开始的两会交通不扰民。但是,央视《新闻联播》延时与否说到底只是一个形式问题,改革的关键是内容。试着反过来想一想,《新闻联播》不延时如果说是为了不让老百姓看太多的两会新闻,那好像是低估了群众参政议政的能力。两会可以说是中国一年当中最大的政治会议,它不只是代表的会议,它也是全民的会议,所以他们有权利知道会议的内容。在这种前提下,他们会因为《新闻联播》延时而抱怨吗?
恰恰相反,业内人士都知道,《新闻联播》的延时往往会影响到地方电视台的节目编排,进而影响到广告的安排。虽然我们还不能说这是出于一种经济利益的驱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由于我们今天有了更多的电视频道和报道时间,所以《新闻联播》不延时应该不会对央视的两会报道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
不夸张地说,每年的两会报道几乎成了中国政治报道的奥运会。参加两会报道的媒体都力图有所突破,这就好比运动成绩有某种极限,那么我们两会报道的形式突破上有没有极限呢?从目前看是有的。以电视为例,现场直播就是一种极限,过去一度对两会现场直播的场次比现在还多,而现在的直播方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直播的场地从两会现场转移到了电视台的演播室,结果是我们的直播时间多了,但是感觉现场冲击力小了。这种变化不是现在才有,而是从美伊战争直播就开始了。
以往的两会电视报道比较注重电视媒介的显性传播功能,而相对忽略了电视媒介的隐性传播功能。按照传播学的定义,隐性功能即为建构媒介环境。此次央视的两会报道,比较注重建构媒介环境。通过现场直播重大的两会事件,还有对人大代表的采访以及记者跑两会,形成一个由电视建构的虚拟两会环境。
从政治传播角度看,每年两会的重头戏自然是压轴的总理记者见面会,这几乎成了中国政治传播议程的一个惯例。考虑到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很少接受国内记者的访问,所以这种机会就显得非常难得。虽然细心的读者不难从报刊上看到中国领导人接受外国著名记者专访的消息,但是在电视上看到中国领导人现场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的情景还是不多的。央视的《新闻联播》可以说是中国政治传播的一个标志性节目,虽然中国领导人经常出现在政治会见的新闻中,但是通常这种会见的同期声是很少播放的,因此国家领导人的言谈对老百姓来说多少带有一种神秘感。同样带有一点神秘色彩的是,人大会议闭幕后的总理记者见面会的电视直播时间预报仍然比较模糊。
应该说,两会是一种典型的政治会议,以往一些记者在报道这种会议时,喜欢捕捉某些有趣的花絮,以缓解会议的紧张气氛。比如,一些代表和委员从人民大会堂里发出首日封和购买特种邮票,还有就是少数民族代表标志性的民族服装,另外就是文艺界代表的明星效应和歌唱效果。今年这方面的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赵本山和黄宏的两会提案引发了另类关注,而出现在电视镜头中的代表和委员的表情也比以前显得轻松和自然。不过仍然有点令人费解的是,在政协会议闭幕的当天,电视上就播出了《同一首歌》专门为政协会议录制的专题晚会。央视《同一首歌》栏目据称已经公司化运作了,而政协一共才开几天会,搞一台这样的晚会是要答谢委员们?还是想让他们紧张之余放松身心?
多年以前,中国新闻界对政治记者的概念还是心有余悸,虽然我们一直强调政治家办报办台,但是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仍然存有这样的疑问,是不是媒介的编辑记者都有可能成为政治家?或者这种政治家的要求更多指向媒介的负责人?在这种背景下,媒体都会抽调精兵强将报道两会,能够参加两会报道,对一个记者来说,往往象征着一种政治荣誉。和国外媒体报道重大政治活动相比较,可以发现他们的政治记者更专业一些。各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尽管不同,但是从新闻报道的职业角度看,还是有一些可比性的。比如,在两会报道中,我们的报道往往更多关注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字,尤其是GDP数字和有关的争论,而忽视了会议本身的数字,我们在报道一个代表时,给观众的印象常常是不知道这个代表是第几次参加两会,提过什么议案。也就是说,没有把政治报道数字化。而数字化并不意味着枯燥。通过数字化,我们可以在纵向和横向上拓展两会报道的视野。
总的看,中国政治报道和中国政治民主化是相辅相成的,中国政治改革的进程在宏观上决定了中国政治报道的活跃程度,虽然中国政治报道在形式甚至内容上可能在某个时间段有所超前,但是恐怕不能不承认的是,相对于中国政治报道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影响来说,中国民主改革的进度对中国政治报道的影响要更大一些。而在这种政治报道中,电视似乎有一个天然的缺陷,就是它好像不如报刊那样富于纯粹政治媒介的特色。尽管电视台也把两会代表和委员以及专家学者和官员请到了演播室,甚至通过网络和手机短信等最新信息传播方式来收集和报道各种百姓意见,但是他们看上去似乎常常不如报刊舆论那么单纯和强有力。不过,谁也不能忽视电视媒介在塑造政治家形象方面的强大功能。每年的两会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中国政治家向世界展示他们形象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