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评论的兴起,是社会环境宽松化、开放化、多元化、互动化条件下必然会出现的现象。言论的操作本身对报纸对意见信息的冲突性理解、宽容性接受都是一种考验,因此,需要有效地策划和组织言论,特别是系列言论更需要策划。 2003年6-7月,《淄博晚报》文体部组织策划了关于淄博市京剧院新排演齐文化京剧《马夫掌鞭》的系列评论,一个月的时间里,发稿20多篇,受到读者和专家的广泛好评,多次荣获省、市级新闻奖。笔者作为参与策划者和组织者,试以《马》剧的系列评论为例,就报纸言论的策划谈几点体会。 一、善于捕捉社会关注“热点”的新闻敏感,是做好言论选题策划的前提 围绕《马》剧讨论展开的系列文艺争鸣,缘于《淄博晚报》在2003年6月10日刊发的关于《马》剧山东省艺术研究所专家座谈会的一组新闻报道。在看了一些研究员的评论文章后,李钟琴对该剧剧名提出质疑,写了一篇短文《随感二题》。我们收到稿件后认为,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问世以后,社会各界特别是评论界有不同的声音完全是正常的,所以就在翌日刊发了这篇短文。尽管一开始我们对文章处理不是很重,只编发了一栏宽,但恰恰就是这“一栏宽”的短文,点燃了这次文艺争鸣的导火线。很快,我们编辑部陆续收到一些读者的反应,其中《马》剧的编剧打来电话,提出陈述剧名理由的想法。编辑敏锐地感觉到这个齐文化剧在读者中所引发的“热点”关注,迅即开始组织策划各方的言论,主动约请该剧编剧写稿并刊发。 二、倡导“读者办报”,形成媒介与受众的良性“互动”,是组织策划言论的基础 言论的话题内容只要是围绕社会生活中刚刚发生的、颇为读者关注的事件,就会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不知不觉中激发读者产生出一种“我也想说”的兴趣。同时,言论具有动态的往复性与参与性,它反映了意见的特性,意见本身是会带来意见的。因此,广大读者的支持与参与是话题类栏目板块“火暴”的根本所在。李钟琴的质疑文章一出,该剧编剧赵京洲立即撰文《马夫掌鞭谈何易》,对剧情作了介绍,就剧名谈了观点不同的看法;针对该剧剧情及赵文中的一些说法,李钟琴再次发表《打造精品谈何易》;随后,淄博市艺术研究所所长巩武威发表了《为谁“掌鞭”?》一文,与李钟琴展开辩论;李钟琴第三次发表言论《精品岂能粗制滥造》与之商榷;市艺术研究所的邹星枢也发表《“娱乐版”娱乐》一文与李钟琴争鸣;李钟琴又发表《奇文不厌三回读》一文作为对邹文的回应。至此,关于《马》剧的文史方面的争论基本形成了“两军对垒”的局面。此后,有更多的作者纷纷撰文,加入双方,使“两军对垒”的阵营不断扩大。 《马》剧争鸣的兴起,正是“读者办报”的一个具体体现。逐渐培养出一种“我也想说”的兴趣 ,这是媒体对民众民主意识和表达能力的促进。同时,我们认为,组织好一支言论作者队伍,是推进言论版发展的资源保障。 组织策划好健康、开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言论,必须挖掘和整合社会各种资源,逐步组织起一支高水平的言论作者队伍。 三、把握好宽容尺度,积极稳妥地予以引导,是做好系列言论的原则 大众传播机构应担负沟通公共信息与意见的责任。作为一个社会的影像,言论是具有冲突性的。言论的生命在于强调“不同的价值”,它不仅包含着新闻媒体求新求异的运作和读者求新求异的阅读规律,更重要的意义是思想进步可能就孕育在“不同”之中。把不同观点的公众言论摆放在对等位置的做法,既体现了客观性,也体现了对读者和社会公众的尊重。 组织策划言论,应当科学合理,统筹安排,既要充分展示参与各方的观点和意见,也要把握好尺度和火候,积极稳妥地加以引导,使系列言论有内在的联系,既系统、又深刻,还不会“撞车”。同样,经过认真组织的独立成篇的言论,既能较为充分地体现报纸的意图,打出鲜明的旗帜,做到有的放矢,又能使争鸣保持正确的方向并不断深化。 应该说,在《马夫掌鞭》公演以前,报纸的争鸣主要集中在关于剧名、关于精品、关于历史剧的真实性等方面,我们也觉得在文艺争鸣中过多地讨论这一问题就会偏离方向,所以在两场公演之后,我们就把讨论的重点转移到了该剧的情节及演出的效果等方面上来了,其中刊发了几篇很有见地的文章,都对该剧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使这组系列评论达到了比较圆满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