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几起媒介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与反思。一个是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第二起是同样发生在云南昆明的“女体盛”。而所谓的“女体盛”,只是一商家的一起商业策划而已,对于这起有“争议”的“新闻”,全国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使这一异化了的策划达到了轻易调动媒体的作用。还有一起就是“中国长寿第一岛”事件。“岛上的百岁老人都是镇上前几任领导吹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知名度,发展岛上旅游”。在这一事件中,我们的媒体面对并不复杂的现实,缺乏起码的警觉和专业精神,不认真调查就偏信偏报,最终集体出了洋相,严重地损害了传媒的公信力。
新闻炒作成了“臭豆腐”
所谓新闻炒作,往往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无中生有、以假乱真,以耸人听闻的新闻来混淆视听。另一种往往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小题大做、乱设议题。不管哪种理解,有一种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背后必须有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驱动。
新闻炒作,既有社会上的个人或企业故意策划某个事件作为由头,然后利用公关手段来调动媒体进行报道,以期引起社会公众的强烈关注,达到其预想的目的。这类炒作,往往是由“公关公司”用红包请记者来捧场,实际上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有偿新闻。比如去年发生的歌手周璇向媒体透露张铁林与其性交易、演员张钰以自暴性爱录音带要挟黄健中一事,即为典型个案。新闻炒作,已成为一块臭豆腐,闻起来臭,但对一些人来说,却“吃起来香”,于是乎,新闻炒作之风便愈演愈烈。
新闻炒作,是一种异化了的新闻策划,是对读者或观众的不负责任。在信息时代,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爆炸,作为个体的观众对外界信息的接受有被动性和局限性,在这个时候,作为其接受信息的最主要平台和通道的媒体,大量提供诱导性或误导性的信息,那么,信息接受个体很容易就会出现信息误判,导致信息失真。炒作者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不怀好意地不择手段地影响利用传媒。如果传媒出于自身的一已之利,以牺牲公信力为代价,与之共谋,那么后果就可想而知了。传媒必须要清醒地看到这一点,作为整体,必须有抵制的自觉,作为个体,必须考量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博奕,不能为了获得一时的“知名度“而“奋不顾身”。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说得好,新闻炒作的第一个目的,也就是最直观的目的就是“引起轰动”,而最终的目的是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新闻炒作,既有传媒被利用、成为策划者的帮闲的失态之举,也有传媒利用某个“猛料”来故作惊人之语来哗众取宠提高发行量的“小算盘”,还有传媒与炒作主体默契地共谋,共同达到各自目的的所谓“双赢”。
新闻炒作危害多多
美国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说得好,“电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但人类是否能享受到它的好处,主要取决于我们运用它的智慧是否能与发明它的智慧并驾齐驱”,在这个意义层面上,电视完全可以用传媒来涵盖。如果文明社会不能正确运用和处理传媒这种“社会文明”的话,如果“妙笔生出恶之花”的话,那么,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则是难以估量的。在媒介的权力和权力的媒介恶性结合的聚光灯照射下,可能会把社会公众诱导、误导到歧路上去。面对重大的社会问题,媒体也可能出现“语词奔涌的失语”,而对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表现得轰轰烈烈、煞有介事。
第一,新闻炒作首先伤害的是社会公众。
首先,它拥有话语权,能吸引无数不明真相的受众轻易相信媒体所做出的结论。其次,媒体因为存在着自身的利益,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依附于经济力量与市场制约,在真实性和正确性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再次,媒体报道显然带有大众传媒所特有的时尚性、瞬时性、夸张性、商业性等特点,从而使观众处于一种平面化的、单向度的经验之中,被动地接收传媒的诱导和设定的“意义”。虽然当代社会充满了传媒资讯,然而大量的信息和意义已经变成毫无意义的“噪音”。
第二,媒体炒作会误导舆论,污染和毒化社会风气。有些传媒眼光狭窄,不分轻重主次,人云亦云,本来不甚重要,甚至无关痛痒的人和事,经它们兴师动众地一炒,闹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有时还可能形成不良社会风气。比如,社会上“追星族”的形成与媒体炒作就不无关系。
第三,媒体炒作会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伤害,有时还会恶化矛盾,影响稳定。
第四,媒体炒作造成宝贵版面资源和节目时间的巨大浪费。新闻资源是有限的,应该用在刀刃上,报道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去年歌星张国荣跳楼自杀,所有的媒体饱含深情,倾力报道,占用了大量的新闻资源,可对一些著名的学者的去世,则不闻不问,惜墨如金,出现了价值观上的失衡与失态。
第五,媒体炒作还在根本上伤害了自身的形象。在我看来,传媒公信力的下降,不仅仅是报道虚假新闻才导致的后果,还在于某些传媒自身在各个方面的“不检点”。媒体的公信力也有一个木桶效应:往往是以最低的那块木板来决定水位的高低的。对于一个媒体来说,哪怕你平时在其它方面做得再好,但只要在一个方面做的不够,暴露出软肋,也会被社会诟病,公信力由此会受到严重损害。
扼制新闻炒作须多管齐下
新闻炒作之风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已经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忧虑和广泛关注。今年两会,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大声疾呼,要求遏制媒体炒作。最近,有关部门要求新闻媒体进行整风,要自觉抵制新闻报道中的低俗的炒作之风。
扼制新闻炒作,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社会合力从外部给媒体加压。一方面,要积极完善我国现有的新闻政策法规,从法律上、政策上去引导媒体,使之将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完美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需要组织一支主要由专家、学者组成并吸收媒体人员参加的研究队伍,开展媒介批评尤为必要。关于这一点,四川大学董天策教授的观点能够给我们以足够的启发。他认为,在商业策划和新闻炒作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利益驱动。如果任其过度膨胀,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而要防止其过度膨胀,具有理性思考力度和理性批判锋芒的媒介批评是不可或缺的。加强媒介批评,不仅可以对商业策划和新闻炒作进行深刻的剖析和理性的批判,起到制约作用,而且还可以提高受众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价值判断能力。这样,便有望将商业策划和新闻炒作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
此外,传媒从业人员在策划报道的时候,要具有高度的道德自律意识,要将社会责任感内化在自己的报道策划中,坚决抵制各种反常的、黄色的新闻观。
媒体须有“反炒作”意识
自从“中国第一人造美女”横空出世后,各地蜂起效仿,一时间,到处是××第一人造美女的消息,让人眼花缭乱。这边“人造美女”们还未唱罢,那边“中国第一人造美男”又闪亮登场。这种大量的密集的关于“人造美女”的报道,人为地制造出一种近乎变态的“为美痴狂”的场景。其实,这是媒体被美容企业“策划”了的结果。不少媒体在报道这些“人造新闻”时,没有全面地报道美容的全部信息,导致了严重的信息选择偏差,在“策划者”和新闻消费者之间产生了信息不对称,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些负面的信息:中国整容整形业兴起近10年,平均每年因美容而遭毁容的投诉近2万起。10年间,已经有20万位爱美人士,用高价换来了吊眼、歪鼻、面瘫等等,如此结果,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受众。
对于一个媒体来说,如果没有起码的反炒作意识,就可能是一条被骨头牵着鼻子走的狗:炒作者只要拿出一点出位、出格的姿态,媒体就视之为“新闻”,大作或正或反的文章,为其所用,这是有深刻教训的。社会上关于什么性爱床一类的新闻,多是如此。因此,对于媒体来说,对一些“新生事物”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能轻易介入报道。对一些一望而知就是炒作的“策划”,要自觉抵制,要有反炒作意识,不报道、不转载、不评论,不让借力,不被利用。在新闻报道中,既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只有这样才会在报业竞争中成熟起来,才能提高传媒公信力和影响力,成为受众欢迎和依赖的消费对象和“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