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山东
本站搜索:

媒体称奥运精神催熟国民心态 对待金牌观念趋成熟

2012-08-15 11:46:46     作者: 慈鑫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金牌,国民心态,奥运精神
[提要] 这些天,中国运动员的汗水和泪水挥洒在伦敦的奥运赛场上。2012年伦敦奥运会徐徐拉上了大幕,但奥运精神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让国民对待金牌的观念、对待运动员的态度不断成熟。

  奥运精神催熟国民心态

  这些天,中国运动员的汗水和泪水挥洒在伦敦的奥运赛场上。一场场比拼精彩绝伦,一次次逆转惊心动魄,倒着时差的国内观众随之心潮起伏。

  本届奥运会,中国人除了关心金牌的争夺,还关心了更多的内容。当秦凯因为错失金牌而痛哭对不起祖国时,很多人继续挺他:“秦凯不哭”;当陈一冰表现完美却无缘金牌的时候,很多人在微博上留言“你就是冠军”;当刘翔带伤单脚跳到终点,无数人为他揪心、为他鼓掌。

  2012年伦敦奥运会徐徐拉上了大幕,但奥运精神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让国民对待金牌的观念、对待运动员的态度不断成熟。

  4年前,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的旋律依然回荡在很多中国人的耳边――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约在北京……简单的歌词,包含着中国人敞开怀抱接待世界的热情,承载着中国正走向富强昌盛的自信。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北京奥运会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北京两次申奥的直接参与者孙大光近日在回忆自己17年的北京奥运参与经历时向记者表示。

  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的孙大光,曾是北京第一次申奥的奥申委总体部部长和第二次申奥的奥申委筹备组组长,北京成功申奥后担任北京奥组委委员。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前的整整100年,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的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提出了“中国何时能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何时能派一支运动队参加奥运会、何时能举办奥运会”的奥运三问。后来,中国运动员、运动队先后登上奥运赛场,但中国却迟迟未能举办奥运会。直到2008年8月,“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可以说是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圆。”孙大光表示。

  这100年里,中国人经历了很多苦难、挫折,也走过许多弯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终于告别落后贫穷的面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孙大光回忆起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历史背景,“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举办一届奥运会,成为中央决策与百姓心声高度一致的选择。”

  “国际奥委会规定,要申办奥运会,首先要做好申奥手册上要求的内容,要承诺。所以,申奥不是中国单纯地举办一个体育比赛,而是中国内部的很多政策、制度都要改。”孙大光介绍说,“我们要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规定,按照相关要求给出承诺、回答。因此,奥申委要跟国家很多部委沟通、协调能不能跟人家承诺这个,能不能跟人家承诺那个。中国当时还有很多政策、规定是改革开放前的模式。申办奥运会的过程,其实也是促使中国的许多政策、法规向国际接轨的过程。”

  孙大光表示,“北京两次申奥的过程,都很好地起到了正面宣传中国的作用”。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10年间,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印象发生了很大改变。这其中既有中国国力大幅提升的原因,也不能忽视北京申奥的影响。

  2001年7月13日,当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传回国内,整个中国沸腾了。“北京申奥的最大优势是什么?是民众的高度支持。”孙大光表示,“在北京申奥的竞争对手中,民众支持率能达到70%就算不错了。北京是多少?超过90%。这反映了中国人对举办奥运会的极大热情。仅这一个指标,就深深打动了国际奥委会。”

  今天走出国门的国人,很少再遭遇孙大光曾经在西方发达国家受到的白眼和冷落。当今之中国,实现了巨大的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百姓在感受改革开放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的同时,热切地希望做一次东道主,主办一场隆重的庆典,让全世界来分享自己的喜悦。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波澜壮阔的开幕式诠释了一个古老厚重同时生机勃发的中国。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国人新的诉求也被激发出来,“举办奥运会也寄托着老百姓对国家继续发展的诉求”。孙大光表示,“老百姓感受到的,首先是我们改革开放了,确实有很大变化,但是还不够。我们还要继续与国际接轨,继续融入国际社会。”

  老百姓对奥运会关注点的变化也体现着国民心态的转变,“北京奥运会应该是一个转折点,从1840年开始国家的救亡图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一个富强的国家,这个到北京奥运会应该是一个阶段性的完成。”国家体育总局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任海表示,“下一步就是公民社会的问题。以前我们提出的是强国体育,强调国家形象、国家力量,这个在北京奥运会已经实现了。人们的关注点正从为国家争光的传统观念中脱离出来。奥运精神最大的效用,并不只在于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极限挑战,更在于公民理性的成型与构造。”(记者 慈鑫)

system

editor

更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