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济南

"鲁菜泰斗"崔义清:丢了精髓 再好老字号也会倒

2009-07-16 07:01: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崔义清老人是国家特级烹饪技师、中国鲁菜特级大师,被誉为“鲁菜泰斗”。曾在聚丰德、汇泉楼、燕喜堂担任主厨。
    □本报记者  桑海波  彭东

    □实 习 生  杨  群

    听闻燕喜堂倒掉,曾在聚丰德、汇泉楼、燕喜堂担任主厨的鲁菜泰斗崔义清十分感慨。他认为,鲁菜传至今日,遭遇到了后继乏人的困局。如果没有人来传承鲁菜的精髓,再有名气的老字号也经不住风雨。

谈鲁菜传承:老店没"老人"难留回头客

    13日下午5点多,在县东巷崔义清鲁菜馆门前,89岁的崔义清老人手持拐杖,坐在店门口看着车来人往。老人一袭红色缎衫,头发银白,精神看上去不错。

    听说了燕喜堂关门的消息,崔义清叹息了一声说:“早就料到它干不长。”由于老人年龄大了,有些耳聋,他的女儿崔福敏在一旁帮着解释。崔福敏说,燕喜堂重新开业后,曾两度邀请老人出山作为鲁菜泰斗、燕喜堂的老人,2006年停业多年的燕喜堂重新开业时,店方曾经找到老人邀其出山,崔义清说:“请我出山可以,但是店里工艺必须按照我的要求,做菜必须吊汤,不能用味精、鸡精、香精。”可是对方嫌麻烦,没有答应老人的要求。2007年,燕喜堂芙蓉街店开业,店方又找到崔义清请他出山,老人又提出来必须用他的技术、培训继承手艺的厨师,但是店方的答复还是不能令崔义清满意,老人再度拒绝了对方的邀请。

    说到燕喜堂的倒掉,崔义清认为经营者选址不佳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经营者“半路出家”,并不懂得鲁菜的精髓,吸引不了顾客。“老店要有‘老人’,老人走到哪里,就把鲁菜的手艺传到哪里,才能留住顾客。如果经营者不重视鲁菜人才的培养,再有名的老字号也会倒。”老人摇头叹息道。

不愿开分店就怕砸招牌

    正值饭点,记者与崔义清老人交谈时,不时有食客走进店里来。“这家店的菜不错,来晚了就没有位置了”,两位顾客边走边说。

    记者发现,崔义清和女儿开的这家鲁菜馆门面并不大,大厅里只有不到十张桌子,再加上几个单间,但是不到6点钟,所有的桌子坐得满满的。说话间,又来了两位女食客,两人听说没有座位十分遗憾,说自己是慕名前来的,崔福敏只好把自己的办公桌腾出来,给她们另开了一桌。随后,又有几位顾客进店,听说没有包间了,几人也不肯离去,站在店门口等待。

    崔义清说,自己店里生意不错,本可以再多开几家分店,搞连锁经营,但是自己没有这样做,不是不想这样做,关键是太缺少掌握传统鲁菜精髓的厨师,怕开了新店以后,弄砸了自己传统鲁菜的招牌。

    如今,像燕喜堂这样的鲁菜老字号都倒掉了,而聚丰德等鲁菜老字号在艰难维持经营,传统鲁菜渐渐淹没在川菜、粤菜、西餐的大潮里。传统鲁菜后继乏人、传统技艺难以传承,让与鲁菜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崔义清十分感慨。
王晓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