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0 13:23:00
来源:大众网 编者按:位于沂蒙山深处的沂水县夏蔚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经是中共中央华东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总部的驻地,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也诞生在这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原因,这里的教育设施还比较落后,很多老区的孩子还在非常艰苦的环境里上学读书。六一前夕,大众网记者来到这里探访,记录下老区孩子们上学的种种艰辛以及他们乐观向上、永不服输的精神风貌,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伸出援助援助之手,给这些孩子更好的学习条件……
排好队走出校门,前面还有很长的路。
孩子们走在山路上,不时要留意积水。
孩子们走在回家的路上。
走下公路,他们还要走很长的路。
山越来越近,家还很远很远。
□大众网记者 赵永刚 燕雨 沂水报道
5月17日下午5点左右,临沂市沂水县西部的群山里云环雾绕、细雨蒙蒙。在夏蔚镇透明崮村旁的环山公路上,一群高矮不一的孩子正冒雨排队往前走。他们都是夏蔚镇透明崮教学点刚刚放学的学生,他们的家就散落在周围大山深处的十几个自然村里,最远的学生要翻越一座大山,走将近两个小时才能到家。
透明崮村离镇上大约有三十多里的路程,由于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镇上专门在这里设立了一个教学点,现在,这个教学点共有四个年级,六十多名学生。教学点的负责人王全胜说,他最担心就是孩子的安全问题,“这么小的孩子,每天都要走这么远的路,而且都是僻静的山路。”教学点现在共有五名老师,其中英语老师还要教十几里外的土洼教学点的英语课,只是算是半个。每天放学,老师们都会分不同方向把孩子们送出很远,但孩子们住的实在是太远,太分散,更多的路只能靠他们三五搭伙一起走。
孩子们走的环山公路虽然都是新修的水泥路,但依然蜿蜒崎岖,有的斜坡甚至超过了45度,雨中的气温虽然不高,但不一会儿孩子头上就缀满了细密的汗珠,他们还要不时踮起脚尖,小心地趟过从山上流下来的雨水。不时有孩子走下公路,走向旁边的小小村落,还有很多孩子依然低头向前走着,他们的家还很远很远。
“我的家就在山的那面”,教学点三年级的学生李帅指着前面云雾缭绕的大山对记者说,送孩子的老师告诉记者,前面的大山叫连崮,海拔有600多米,李帅的家就在山那边的连崮峪,路上要走将近两上小时。这样的路,11岁的李帅已经连续走了三年。
“我们早上五点多就得起床去上学,冬天要走很长时间天才会亮”,李帅的同学侯志强跟记者说,他的家也在连崮峪,上学放学一般都是两个人一起走。记者问他们害不害怕、累不累时,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不累、不怕,因为他们喜欢读书、喜欢学校。
李帅悄悄的告诉记者,他一定会好好读书,书读好了就可以到山外边去上大学,他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将来还要回山里来教更多的孩子读书、写字。说这些话时,记者看到孩子稚气的脸上一脸的庄重。
透明崮教学点的王全胜老师说,虽然上学要走这么远的路,但孩子们都特别懂事,特别爱读书,教学点周围十几个村子里没有一个孩子中途缀学,而且无论刮风下雨,孩子们都会早早的来到学校上课,“山里的孩子们能吃苦,但我们总觉得对不住他们。”
2008年,由中国移动捐助,透明崮教学点新建了校舍,教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孩子们的交通、吃水等难题依然没有解决,学校至今喝的还是水窖里存的雨水,孩子们依然要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来上学。王全胜说,现在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像城里的学校一样,有一辆校车,把每个孩子安安全全地接到学校,送回家。
小雨渐渐停了下来,孩子们依然排着队在环山公路上埋头赶路,山路越来越陡,路两边的树木也越来越茂密。由于还有其他的采访,记者只能跟这些孩子们挥手告别,目送着他们瘦小的背影渐渐远去,消失在大山深处。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