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10 14:44:00
来源:大众网 莱芜市梆子,又名“莱芜呕”。它是我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之一,是莱芜文化滋养而成的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奇葩。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分卷记载,莱芜梆子孕育于19世纪中叶,道光30年(1850)前后,徽戏班“老阳春”沿运河北上至泰安一带,同时秦晋梆子也经河南流传至汶上地区,“老阳春”逐渐吸收了梆子腔的艺术形式,形成了“杂交”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地演员日渐增多,杂交艺术越来越多地吸收了当地文化的营养,特别是莱芜的方言习俗,于是形成了地方特色农郁、艺术风格独特的莱芜梆子。
莱芜梆子的唱腔具有显著特点,其道白字正、声硬、音直,其唱腔高亢雄壮、激越奔放,多在高音区,没有大幅度的旋律变化和音符跳跃,具有莱芜人粗犷豪爽、奋发向上的特点,且以唱腔中的“呕”最有特色。男女同腔同度,男用真声“立嗓”,粗犷高昂;女以真声为主,尾音翻高用假声,花腔拖音较长,抒情达意淋漓尽致。此为莱芜梆子唱腔之魂,故莱芜梆子又称“莱芜呕”。
莱芜梆子的音乐体制为板腔体。主要伴秦乐器为梆胡与无品八楞月琴,音色独特。不同于其也剧种的任何乐器。空心紫檀梆子和配合唱腔板式的“打头”也是有别于其他剧种的独特伴秦乐器。但有些剧目也兼用唢呐、丝弦、宙子曲牌。现在又采用了部分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加强了低音区,伴秦音乐更加显得豪放刚劲、气氛浓郁,原有特色更为突出。
莱芜梆子的表演也极有特点。古装戏表演主要特点是粗犷奔放、长于夸张。如:三花脸的“圆场”,表演者大幅度前仰后合,推之见勇,动之见猛,气派非凡。小旦的“台步”亦步幅稍大,节秦稍缓,有别于宫帏闺秀而酷似农家少女,亲切而又生动,现代戏则多边唱边舞,如:《红柳绿柳》中拐磨子一场,节秦欢快,气氛热烈,生活气息浓厚。
莱芜梆子由于具有以上显著特点,因此,艺术感染力极强,演出正剧与喜剧,效果更佳。
莱芜梆子历史上属于民间艺术,以莱芜、泰安、新泰为主要活动区域,后来流行于东至日照,西至平阴,南到临沂,北抵济南的广大区域内,但以在莱芜、泰安,新泰、沂源影响最深。至今仍流传着“跑断腿,磨破脚,还不知赶上磨旦子(莱芜梆子著名老艺人)出角不出角”的歌谣,可见其魁力之大,影响之广。
1956年“莱芜国营民艺剧团”更名为“莱芜梆子剧团”,使这个剧种得以进一步发展提高。1965年剧团晋京汇报演出《送猪记》,受到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彭真、叶剑英和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1975年又为庆祝建国26周年晋京献礼演出《三定桩》,1982年初又到怀仁堂和人民大会堂演出《红柳绿柳》,再次受到彭真、康克清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其中《三定桩》和《红柳绿柳》分别由上影厂、“八一”厂和山东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并先后有《借闺女》等几个剧目被省、市电视台录制,其中《借闺女》被中央电视台转播。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