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青未了 > 闻香
本站搜索:

又是槐花飘香季节

2012-05-02 11:11:00    作者:李兴斌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刺槐树 槐花盛开 略带甜头
[提要] 记得初来省城的时候,山东医科大学的大院里生长着一些高大的刺槐树,每到槐花盛开的时候,空气中就会弥漫着一股浓郁的略带甜头的清香。这种清香,你即使走在院外的文化路上也能闻到。而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家乡。
    □ 李兴斌
    记得初来省城的时候,山东医科大学的大院里生长着一些高大的刺槐树,每到槐花盛开的时候,空气中就会弥漫着一股浓郁的略带甜头的清香。这种清香,你即使走在院外的文化路上也能闻到。而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胶东半岛的一个小村庄。那里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山上除了耕地之外,生长最多的就是松树和刺槐。松树都是矮矮的那一种,它们一般分布在山腰以上比较平缓的地方,呈单柱状生长,既长不高,也长不大。刺槐则大多分布在山腰以下最为贫瘠甚至岩石裸露的地方,呈灌木状生长。它们长势旺盛,如果不砍伐的话,几年就能长成高大的乔木。
  刺槐有着其他树木所没有的强大生命力。它们虽然生长在最贫瘠的地方,但却总是生机勃勃,甚至越是在贫瘠的地方,长得越茂盛。后来我发现,刺槐之所以能如此容易地适应恶劣的土壤条件,一是由于根系发达,二是由于根部长满了根瘤——根系发达使它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土地里的水分和营养,根部长满根瘤则等于是自身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化肥加工厂。在这一点上,刺槐和豆类植物有相似之处:它们都能让根瘤菌与自己共生,在根部形成根瘤,将空气中的氮转化成氨,为自己的生长提供养分。
  刺槐的强大生命力不仅表现在耐干旱耐贫瘠上,更表现在它们的不易被灭绝上。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乡亲们缺吃少穿,也没烧的,故而山上的野菜被挖光了,草被铲光了,树也被砍光刨光了,刺槐当然也无法幸免——它们几乎全部被连根刨起来当烧柴了。当时乡亲们就说,这下子恐怕是彻底完了,满山的刺槐再也长不起来了。但是,没承想,第二年春天,那些残留在地里的根,又发出了茁壮的芽,等到雨水一浇,它们依然疯了一般地长起来,直到再次长成一丛又一丛的灌木,繁茂一如往昔。
  一般说来,除了绿化之外,刺槐并没有多大的经济价值。一是刺槐枝条脆而易折,浑身还长满了带毒的刺儿,被扎后又痒又疼,易感染;所以,秋天农民把它们割回来后,除了用来扎扎篱笆,剩下的就只好全部剁了当烧柴。二是刺槐即使长成高大的乔木,也难派大用场,因为它们木质虽然比较硬,但木丝太粗,并且易被虫蛀。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品貌”不佳的物种,却曾经在故乡最为艰苦的时候,为乡亲们渡过难关助了一臂之力——因为它们的嫩芽和叶子都是可以吃的。
  刺槐的嫩芽和叶子自然是比较难吃的,而且吃多了会浮肿,但刺槐的花却有着很好的食用价值。刺槐一般当年是不会开花的,它们要开花,需连续生长两三年以上。以往,乡亲们每年秋天都要将满山的刺槐砍光,后来为了绿化,便有选择地把那些生长格外旺盛粗壮的单株保留下来。这样,几年下来,山上便逐渐形成了一片又一片的槐树林。每到开花的季节,浓密繁茂的槐花,一树树一片片,白茫茫的,遮盖了山坡和沟壑,十分壮观。这时,山上便到处飘荡着槐花的甜香气息,乡亲们则成群结队地前去采摘。采回来之后,他们或洗干净掺上点面粉直接蒸了吃;或用开水烫一烫,加点儿韭菜、菠菜什么的包大包子吃;或先晾干了,留待日后吃。这里边,我比较喜欢的是蒸包子吃,那味道的确不错。大面积盛开的槐花,甚至吸引了南方的放蜂人,带着蜂群,千里迢迢,到我的家乡放蜂采蜜。
  在我的家乡,刺槐通常被叫做“洋槐”。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纳闷:一种在自己的家乡甚至整个山东半岛满山遍野随处可见的树木,为什么会有个带“洋”字的名字?后来才知道,原来它们是当年德国人侵略山东时带进的一个外来物种。
  八九年前,我乔迁新居,所居楼下有一棵高大的刺槐树。于是,此后每年的春天,我又能看到久违了的槐花,又能闻到那种特有的甜香味儿,同时也很自然地总是会想起自己的家乡。然而,遗憾的是,家乡那满沟满坡大片大片的刺槐林却再也看不到了,因为它们在上个世纪农村搞包产到户之后,竟然被全部砍伐掉了!
  生命力超强,而且曾经对故乡的人有过不少益处,是刺槐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并让我每每会有一种怀乡之思。有时我想,作为一个人,是不是也应当具有刺槐那样的品质?生命力顽强,不屈不挠,既能适应任何恶劣的环境,又能经得起各种挫折和打击,并且或多或少总能有益于众生,有益于社会。
李润杰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