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山东 > 山东博览 > 人文山东

史前山东文化

2009-06-20 15:38:00    作者:   来源:十一运官网  

  东临大海,地处北温带,为黄河入海口的古代山东,雨量充足、水源丰富、河流纵横、土地肥沃,山高林密,为人类提供了巢居穴处的便利和采集捕猎不尽的资源,提供了舟楫渔盐等人类必不可缺的生存条件和极大的交通便利

(二)东夷族的发展

东夷人最初只是分布在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和东部半岛丘陵区,大约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华夏族和东夷族开始有了交流,东夷人在蚩尤的领导下来到了坦荡的鲁西北平原,与东进的炎黄部落开始接触,由此拉开了夷夏大融合过程,东夷人的活动范围也从东部海岱地区扩展到中原地区。经过夷夏“涿鹿之战”,东夷集团在炎黄集团的联合抗击下节节败退,又被逼回原地。随后炎黄之间也展开了“阪泉之战”,结果作为黄帝联盟的炎帝部落也失去了在中原地区的立足之地,其大部分不得不东迁至“东夷之域”,与东夷人杂居错处。
当炎帝部落逐步融入东夷之际,黄帝部落也向东推进至豫东及鲁西北平原之地,与东夷人联合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共同创建了最初的华夏文明。唐尧、虞舜之际,东夷族与炎黄族和平共处,他们的领袖轮流担任当时部落联盟的领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剩余产品,私有观念也逐渐形成。夏禹利用自己的地位与权力,开始为自己的宗族谋利益,暗地积极培植其儿子启的势力,以图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夏禹死后,启公然破坏了夷夏同盟,自己夺取了权力,开了世袭制度的先例。夏后启杀伯益建立夏朝后,东夷族与炎黄族的同盟宣告破裂,从此开始了新的一轮的夷夏之争。后来,在夷夏合作治水的过程中,夷夏两大集团同心协力,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经过长期的合作,夷夏之间彼此的差异越来越少,共同点越来越多,在语言、心理、习俗上慢慢趋于一致,夷夏部落联盟变成了一个具有文明民族一切重要特征的共同体,即历史上所说的华夏族。可以说,从“人种学”上讲,东夷人当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主要来源成份之一。

(三)东夷文化的形成

东夷文化在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同周围地区的古文化有着相互影响和交流的关系。它在自己的长期演进过程中,尤其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始终和周边其他地区文化保持着频繁的接触和交流,并对各地文化产生着极其生动、具体、广泛而深刻的渗透和影响。通过对东夷文化墓葬风俗和典型器物(尤其是陶)等传播路线的考察,可知东夷文化曾伴随部族迁徙而大面积地侵入和散漫到广大中原地区,并由中原进一步西向波及渭水流域、南向波及汉水流域。山东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在河南一带有着显著的反映;而仰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的某些因素、特征,也在山东西部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在东南沿海地区,东夷文化对百越文化的侵润几乎从未间断过,并以淮夷为中介,使东夷文化的许多先进因素沿长江流域西上和南下,又越过鄱阳湖地区及湘赣边境山地而进入岭南。东夷文化向东北方向的传播,则使燕山南北及辽东半岛的古文化显示出诸多与海岱文化极其亲和而相似的特征。其中以小珠山文化类型的遗址最为典型;辽东半岛的古文化对对山东半岛的文化影响,则以筒形器(辽东半岛地区基本陶器之一)最为典型。有史料表明,东夷文化的延展区和辐射带,北可达库页岛、阿留申群岛地区,西可至燕赵和黄河中游,东远及日本海沿岸,南直通台湾海峡和某些南太平洋岛域。
据现有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山东境内腹地至今未见周围地区古文化遗址的出现,而东夷文化的遗址在周围古文化范围之内却有不少的发现。这说明,在与周围古文化的交流中,东夷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对周围地区古文化的影响较大,受周围古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小。
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翔实古代文献资料充分表明,史前山东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大地是重要的古文化中心,东夷民族曾在华夏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说明,齐鲁文化的发展早在史前时期就奠基在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发源地之上。

(四)早期的泰山、曲阜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泰山一直是传说中帝王以封禅活动为主的文化活动中心。在原始严酷的环境里,人的生存首先依赖于自然,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原始东夷人梦寐以求的生存愿望。在洪荒年代,对解释不了的现象自然敬如神灵。由于太阳能给人以光明与温暖,东夷人首先产生了对太阳的崇拜。位于山东中部的泰山,山体雄伟博大,气势拔地通天,位于最早看到日出的东方,在原始人的心目中,逐步形成了稳如泰山的形象。东夷人由太阳崇拜、东方崇拜,逐步演化为泰山崇拜。据《史记·五帝纪》所记的传说,古代帝王有七十二君都到泰山封禅,泰山封禅告祭天地。因为“中华原始民族起源于东方,东方尤以泰岱一带为其故土,木本水源,血统所出,泰山巍然,同族仰镜,故凡得天下者,易姓而后,必告泰宗,示不忘本,尤其祭告宗庙之意。”

在古代传说中,许多有名的古代帝王或部落首领都曾在山东一带,特别是曲阜活动或建都。伏羲,又名太皞(昊),是传说中东夷族最早的领袖,活动区域在主要在豫东、鲁南一带,沿着古济水由西向东发展,在曲阜居住和活动。他的最大贡献是画八卦,造书契,结束了古人类结绳记事和不辨东西南北、不分春夏秋冬的历史,指引人们从蛮荒走向了文明。少昊又作少皞,是古东夷族的另一位领袖人物,亦被视为继太昊族之后兴起的东夷族的又一分支部族,其主要活动区域在鲁南一带,故都或封地在曲阜,故曲阜又被称为“少皞之虚”。蚩尤是东夷族的又一个重要的部落,曾一度是一个以武力强盛称雄天下的部落集团,曾沿黄河西进,先后与炎黄族在中原地区发生了剧烈冲突,虽一度得势,最后却被击败。由于他们骁勇善战,死后被奉为战神。传说蚩尤曾经被封于曲阜,并统领着周边的少数民族,其陵墓在东平郡和山阳郡,即今山东离曲阜不远的的鲁西南地区。

曲阜大成殿中华文明的开拓者伏羲、炎帝、黄帝三位先哲,分别被后人尊为天神、地神、人神。他们的活动和贡献,相当多的是在山东。有关伏羲的遗迹遍布中原大地。山东单县、邹县、兖州、泗水、滕县、微山等地都有伏羲陵、伏羲庙(人祖庙)或画卦石(山)。现存的山东嘉祥县武氏祠汉画像石,就有伏羲女娲的人首蛇身画像。史书记载,炎帝、黄帝也是山东人,生于寿丘,寿丘在鲁故城东门北,今曲阜东北八里(一说黄帝生于河南新郑)。炎帝、黄帝战争和活动的中心地区在齐鲁,并都曾在齐鲁建都,也都封禅过泰山。后来,炎帝后裔建立了齐国,黄帝后裔建立了鲁国。另外,还有后羿、皋陶等著名人物都有文献记载的古代传说证明其在曲阜及其周边地区活动过。
这些有关泰山及曲阜的这些记载或传说表明,泰山及以南地区以及当今的鲁西南一带,在中华文明发祥的早期也是一个人类文化活动的中心。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进一步说明,以山东地区活动为主的东夷族确是中华文明最早的渊源之一,东夷先民同其他地区文明的先民一同开拓出了整个华夏文明的雏形,也为后来齐鲁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zone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Baidu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