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3 11:16:00 我要评论
王晓先 于滈 来源:青岛早报清晨5时,城市里的大部分人还躺在温暖舒适的暖气房内,享受甜美梦乡,而此时工人老汤(化名)已经和工友们从医院的躺椅上爬起来,匆匆到洗手间内用凉水洗一把脸,随后步行到附近的劳务市场寻找工作。由于多次被欠薪,如今老汤们多选择做零工,工钱按日结算,在他看来这是“最保险”的工种,在企业和用人单位声嘶力竭地高喊“用工荒”的同时,一些农民工兄弟们也在用自己的血和汗书写着“求职难”。
记者体验
每辆过路车都像“救世主”
清晨5时天刚蒙蒙亮,天气寒冷,岛城的大街小巷里行人和车辆都很少,但沈阳路海泊河桥下的劳务市场上却已经 “人满为患”,不断聚集的人群让道路显得有些拥挤。“老板招工吗?”每当有车在市场上停下,工人们便一拥而上,为此他们受了不少司机的白眼,有的司机甚至破口大骂。“老板们今天不上班哦。”从清晨5时等到7时,很多人都没有找到工作,有的人显得有些着急。在工人们的谈话中,记者了解到,他们大都是从外地来青的打工者,年龄在30岁至60岁之间,他们并没有一份稳定的长期工作,大都是在市场上靠活打零工,干一天的活拿一天的工钱。
上午8时30分,一辆贴着招工标语的白色轿车在市场上停下,“4个装卸工,一天120块,谁来!”雇主坐在副驾驶座上朝窗外大喊,“我去,可这工钱多久一结?”工人们问到,“工钱半月一结,你们放心行了。”雇主答复说。
老板的一句话让不少工人都打了退堂鼓,“半月一结,谁能等得了。”工人们小声谈论着。尽管工资无法按日结,但雇主还是“顺利”地从市场上带走了4名工人。
满墙的招聘启事无人问津
在劳务市场内,记者看到墙壁上、桥底下、公告栏上,到处都贴着各种招聘广告,但工人们对这些密密麻麻的招聘广告并不感兴趣。“学校食堂招面食工,月薪三千,可休寒暑假。”这则看起来待遇不错的招聘广告却是“骗局”,市场内的工人大邱便是这场骗局的受害者。他按照广告上给出的电话联系到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刘经理,刘经理称在学校食堂工作需要健康证明,要到指定医院体检,在缴纳了500元并做了体检后,大邱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刘经理。
“我这么跟你说吧,这一墙的招聘广告大部分都不靠谱,不是骗子就是欠人家工资的,我现在就信干一天活拿一天钱,大家互不亏欠。”大邱告诉记者,市场上的工人大都吃过被欠薪的亏。
找不到活就吃不到饭
中午12时30分,到了吃饭时间,市场大批工人没有找到雇主,但工人们却并不想离开,仍然站在原地等候,“到饭点了,吃点饭再接着等吧?”记者对市场上一名工人说。“没找到活吃什么饭,哪有钱吃饭?!”这名工人懊恼地说,以前市场上有个馄饨摊,每天中午3块钱一碗的热馄饨对他们来说已经是 “人间美味”,可现在到了年根,连馄饨摊老板也回家过年了,别的地方吃饭太贵,工人们不舍得,只能寄希望于在饭点前找到活,老板能管上一顿饭。一直等到下午1时30分,市场上的工人们大都没有找地方吃饭,有人饿极了便到附近商店买包瓜子,工人们磕着瓜子聊着天,一同“忍过”午饭时间。
医院大厅成最佳“旅馆”
下午3时,对工人们来说是一个“伤心时间”,因为过了这个时间之后基本不会再有人前来招工,没有找到工作的工人们开始考虑如何度过这个夜晚。
“今天晚上可是挺冷的啊,上哪儿去住啊?”工人们开始发愁。“到我那凑合一宿吧,地方虽然不大,但比在外面住强多了。”时间一长,工人之间变得熟络起来,有住处的工人便大方地向兄弟们提供住处。尽管有热心的工友,但对市场上的大部分工人来说,桥洞、公园等公共场所才是他们的栖身之处,但在零下4度的寒冬里,这些露天的公共场所变得不那么可靠,这时有的工人给大家出主意,“再不行就住医院里吧,晚上7点以后那里没人,又有暖气,多舒服啊。”听了工友的建议,晚上7时几名工人来到一家医院,“确实暖和,真是个好地方啊。”正当工人们对这个意外发现感到兴奋时,医院保安走过来将他们劝出了医院。在医院停留了一会,眼见借宿无望,工人们摸了摸裤兜,凑了几十元钱向附近的一家小旅馆走去。
人物
最想要一张回家的车票
在借宿大军中,来自枣庄的工人老汤便是其中之一,老汤今年36岁,已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工人,16岁便离家外出打工的他辗转去过浙江、广东等多个地方,做过搬运工、装修工、建筑工等多个工种,积累了一定的积蓄后,他也曾摆摊干过一些小买卖,但这种天天算计、担惊受怕的日子让他感觉不如打工赚钱来得痛快,因此干了没多久他便又走上了打工的路。
干了半年没拿到一分钱
2007年,老汤来到青岛找活干,不久他就找到了一份工作,工作地点为即墨的一家石材厂,他每天的工作便是和工人们切割石材,尽管工作劳累,每天都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但想到这份工作收入不菲,他便坚持着干,可是半年后不但没有拿到一分钱,押金反而被老板一同卷走。
“刚来这个地方人生地不熟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找有关部门反映,人家说我没有签劳动合同,最后也都不了了之。”老汤告诉记者,多次被欠薪后,如今他不愿再去找稳定长期的工作,因为在他看来即使是“大单位”也让他难以放心,如今他打工只有一条原则,就是工钱一定要按时结,要不然就不干。
36岁了还没钱讨老婆
记者看到老汤五官十分端正,身体也没有明显缺陷,但36岁的他却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直到现在他也没有谈过一次恋爱,看着电视上演的和书上写的爱情故事,他也有过向往,但总感觉这些事离自己太遥远。
“现在连自己都顾不好,能给人家什么,再说你什么都没有,人家凭什么跟你啊。”说到这里,老汤点了一支烟便不再说话。“俺也没有对象啊,要不你给俺找一个吧。”见老汤不说话,旁边的工友小章开始调侃老汤。
今年23岁的小章来自黑龙江,15岁便跟着村子里的人外出打工,4年前小章和老汤在劳务市场上结识,随后便一直结伴打工。两人坦承“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他们也很向往,但在连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的情况下,这种向往也成了一种奢望。
漂泊20年真的想回家
20年的漂泊生活、艰难的处境,这些让老汤经常想背起行囊回家,但想到还有一大家子人需要他养活,便放弃了这个念头,“我有5年多没回家了,谁能不想家啊,可现在这个样子哪有脸回家。”老汤告诉记者,他在家里排行老三,家里还有两亩田,这些年都是年迈的老父母在照料,每次干了活要不到工资,他都想跑回家,但为了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每次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兄弟啊,我干活不是不努力啊,你看看我的手你就明白了。”老汤举着一双满是老茧的手对记者说,每天自己都在努力工作,梦想着有一天能够“衣锦还乡”,但现在看来这个梦想越来越遥远,出门打工这么多年,不但没有积累下什么钱,现在就连回家的路费都成了问题。
快过年了,老汤和小章也想回家和家人团聚,但两手空空的他们始终迈不出回家的第一步,“挣不到钱哪有脸回家,今年我们不回家过年了,就在这干了。”两人坚定地说道。
尽管口头上无比坚定,但在截稿前记者接到了老汤的电话,电话里老汤说自己和小章现在只想要一张回家的车票,能赶在过年前和家里人团聚。
如果你愿意帮两人达成心愿,欢迎拨打早报热线82888000与我们联系。
相关链接
用工缺口逾万人
年关逐渐接近,大批农民工开始返乡,岛城服务性行业及操作性工种出现了严重“用工荒”,为吸引工人,各企业纷纷打出“加薪牌”,但仍然难以解决这一难题。
记者昨日从青岛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了解到,根据全市人力资源市场数据显示,截止到第三季度,市场供给缺口6506个,同比下降38.23%,环比下降30.14%。从缺工情况看,服务类、操作类工种用工缺口大,供给缺口为16625个。(记者 王晓先 于滈)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