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棣县棣丰街道时里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生活着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孙子媳妇叫李增瑞,今年58岁,她悉心照料的太婆婆(丈夫的奶奶)叫张景凤,今年已有98岁高龄。
“人都有老的时候,对老人好是应该的”
10月26日,笔者来到李增瑞家时,她正好蒸好了一大锅白菜肉馅的包子。“老人最喜欢吃肉馅,隔三岔五我就给她包肉包子吃。”李增瑞一边揭锅,一边告诉笔者,“人都有老的时候,对老人好是应该的。”
李增瑞的公公婆婆都还在世。公公已经77岁了,是一名退休职工;婆婆也有80岁了,10多年前就患上了青光眼、白内障,从2001年起就什么也看不到了。1996年以前,张景凤老人一直在老家生活,说是住惯了家里的平房小院,在城里住楼房总觉得不习惯。后来,为了冬天让老人暖和,儿子“强行”把张景凤老人接到了自己的楼上,由老夫妻俩照顾她。李增瑞和丈夫张国玉三天两头过去,给老人们送吃送喝,陪他(她)们聊聊天。
然而,上了年纪的张景凤毕竟腿脚不像以前那样利落,去年5月份的一天,张景凤去洗手间的时候不慎摔伤,腰部以下严重损伤,失去了自理能力,再加上公婆年事已高,照顾老人有困难,李增瑞与丈夫便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
“照顾老人就是我们做晚辈的责任”
别看张景凤老人上了年纪,可是思维还算敏捷,头脑也比较清醒。笔者过去的时候,正好接近午饭的时间,只听老人在炕上一个劲儿地喊:“我饿了,我要吃饭了!”李增瑞赶紧过去,把热气腾腾的包子吹凉了,掰开一块一块的,嚼好了一口一口地喂老人。“别看俺奶奶整天躺着,饭量还不小,一顿能吃多半个包子呢!”李增瑞告诉笔者。吃完包子,李增瑞又把调得不冷不热的蜜水端过来,一口一口地给老人喝。过了一会,老人闭上眼睛,安祥地进入了梦乡。
“照顾老人就是我们做晚辈的责任。”李增瑞说。为方便照顾老人,平时,李增瑞就和老人住在一个炕上,到了冬天有时还和老人睡在一个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老人。在老人住的房间里,丝毫闻不到一点异味儿,就和平常人家一样。这要归功于李增瑞。她说,一有时间,她就清扫房间,开窗通风,不让老人受一点委屈。平时,她经常用热毛巾为老人擦脸、手和脚,让老人舒服些。
“千万别写我,我做的都是应该做的”
从笔者一踏进李增瑞的家,她知道来意后,就一直在说:“千万别写我,我做的都是应该做的。”
我们跟随李增瑞走到院子里时,她说:“请你们不要向外夸大我,这是一个很平常的事,放在谁身上谁都会这样。”言语中透露出几多淳朴与憨厚。在李增瑞的感召下,全家上下尊老敬老,其乐融融。李增瑞说了一件事。她说,两天前,老人正在解大便,因她忙前忙后,没有顾上孩子,10岁的孙子就在屋里炕的另一头独自吃饭。期间,李增瑞和孙子开了一个玩笑说:“看,你太奶奶拉几个元宵蛋。”说完她就后悔了,怕孩子太小,嫌弃老人,然而,孩子的一番话,着实让李增瑞大为感动,“没啥,只要太奶奶身体舒服就行。”说完,孙子继续吃自己的饭。说着话,正好小家伙儿放学回来,看到大人们都在外面,他怕太奶奶寂寞,进屋去陪着太奶奶去了……
李增瑞只有一个儿子,在本县上班,已成家单独生活,平时只要有时间就抽空回来帮母亲照看老奶奶。老伴张国玉身体很硬朗,平时在外干一些零工,补贴家用足够了。平时李增瑞除了照顾好张景凤外,里里外外的活都是她干。她家里还种着二亩地,在安顿好老人的空隙,她忙着干一些农活,收点粮食吃个新鲜。
虽然李增瑞一直说,这是很平常的事,放在谁身上都会这样。但是,我们也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样。而坚持做下来,真的不容易。
本报通讯员 蒋惠庆 付清秀
热腾腾的包子出锅了。
一口口喂老人吃包子。
为老人洗洗尿布什么的是最常做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