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14 07:03:00 我要评论
来源:齐鲁晚报▲13日,“伟业钢丝胎”拆除了自己店的大招牌,图为工人正忙着运送轮胎。 本报记者 邱志强 摄
◥记者之前拍摄的“伟业钢丝胎”店。
本报记者 寇润涛 李飞 实习生 窦珍珍 袁丹
本报13日《缝缝补补,报废轮胎就“复活”》一文报道了省城二环南路杨家庄附近不少小作坊公然翻新报废轮胎的情况。13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发现有的翻新作坊拆下自己的招牌后,照常开工。
前来检查的质监稽查人员却因“翻新轮胎涉及多部门”而无法立即对翻新作坊进行查处,了解了一些情况后就离开了。
翻新作坊
生意依旧很火
13日上午9点,记者在二环南路与济微路交会处西的杨家庄附近看到,废旧轮胎翻新作坊都非常忙碌,打磨器与轮胎钢丝层摩擦,不断发出刺耳的噪声,远远地就能闻到刺鼻的橡胶气味。
一些货车、面包车都停靠在翻新作坊旁,等着工人往车上装翻新好的轮胎。在“老鲍钢丝胎”作坊外,12个轮胎被装上了一辆白色货车。货车司机用尼龙绳将轮胎系在一起,固定在车斗上,随后开车离去。
在“老戴批发零售钢丝胎”作坊门前,墙边堆放着上百条废旧汽车轮胎,两个简易房内传出机器的轰鸣声。一条被磨得很薄的废旧轮胎,被工人贴上橡胶块,在硫化机上重新拼接,空气中弥漫着的烧焦味儿异常刺鼻。
在杨家庄居住的张先生告诉记者,除了翻新废旧轮胎所产生的噪声刺耳外,他们每天还要忍受橡胶粉末和刺鼻气味,在这样的环境里呆久了,身体肯定受影响。当地居民对这些轮胎翻新作坊意见很大,也希望有关部门能下来检查。
有的店铺
已经拆下招牌
13日上午11点左右,记者再次路过“伟业钢丝胎”店门口时,突然发现该店白底红字的“伟业钢丝胎”的大招牌不见了,而在早上的时候,这块招牌还是好好的。在作坊一旁的院落墙上,原本挂着的一块广告牌也被摘掉了。
记者注意到,在“伟业钢丝胎”门前,两名工人正忙着往货车上搬运轮胎,其余的工人则在一旁收拾废旧轮胎。记者注意到,在之前暗访的近一周时间里,该作坊每次往外运送翻新轮胎时最多装五六条,而今天的货车已经装了近20条轮胎。
难道“伟业钢丝胎”有大客户要货?还是该作坊担心被查而转移轮胎?当记者走近这家翻新作坊时,作坊里的人员非常警惕。一位老板模样的中年男子盯着记者问:“你们是干什么的?”当记者称只是路过时,对方仍然不放心,一直盯着记者不放,直到记者离开。
数量之多
出乎执法人员意料
13日,记者首先将情况反映给了济南市工商局,工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翻新废旧轮胎的作坊应该属于质监部门管理。
随后,记者联系了济南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安排市中分局的执法人员到现场处理。
13日下午2时,济南质监市中分局的3名执法人员来到现场。面对数十家生产、加工翻新轮胎的小作坊,质监稽查执法人员坦言:“之前并未接到过对这些作坊的举报,数量之多出乎意料!”
看到质监稽查执法人员的到来,一些轮胎翻新作坊的老板变得非常警惕,个别作坊的老板还专门派工人到执法人员身旁来回转悠,甚至有工人试探着询问:“你们是来检查的?”
一名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轮胎翻新作坊需要有环保部门的环评报告书和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检查涉及多个部门,需要联合执法才行,“单凭质监部门的力量,查处起来有难度。”
随后,执法人员离开了现场,他们表示,将根据现场调查了解的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向局领导和区政府进行汇报,请求包括工商、环保等部门共同参与,进行多部门联合执法。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