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2 07:04:00 我要评论
姜言明 来源: 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姜言明
本报通讯员 李 娜
5月23日早八点,来到东平县彭集街道柳营村时,却没有看到驻村“第一书记”孟胜的身影。村支书告诉记者,孟胜“转村”去了。
原来,自从担任该村“第一书记”以来,孟胜每天早上七点都坚持去村里转一转,雷打不动。”
村委会东头的一间小屋子,既是孟胜的办公室,也是宿舍。一张办公桌、一张折叠床、一个书柜和几把椅子就是全部家当。桌子上摊开着一本《工作日志》,扉页上写着“带着感情,带着智慧,带着责任。”
记者发现,22日的日志上,有一句话用黑色笔重重地画了一个圈:联系林果专家,咨询核桃种植问题,切记!
紧挨着这间小屋的一间储藏室,是孟胜的“厨房”。“他平时都是自己做饭吃,不花村里一分钱。”彭集街道管区书记吕梅对记者说。一个电磁炉、一个锅、几个西红柿、几把挂面,最奢侈的是一袋花生米。
孟胜是东平县民政局社会福利中心主任,来柳营村担任“第一书记”已经3个月了。驻村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地走访调研。20多天,走访了100多家。这次走访不仅让孟胜摸清了底子、想好了路子,也树立起了“第一书记”在村民心中的形象。
九点四十分,孟胜和管区书记吕梅召集了村两委班子成员开例会,主要是讨论核桃种植问题。一个多小时后,孟胜的手机响了,他接起一听,不禁喜上眉梢,对记者说:“我们村绿化用的银杏树运来了,咱去看看吧!”
记者问起银杏树的来历,孟胜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有个朋友,是做园林树木生意的,这些树是我死磨硬缠要来的,没花村里一分钱。”小到村委会的桌子、墙上的公开栏,大到绿化用的树、文化广场的景观石,都是孟胜从亲戚朋友处“揩油”要来的。
“柳营村是个薄弱村,能省的钱就省。”孟胜说:“只要对村里有用处,我就去要。弄得这些朋友亲戚都不敢理我了,哈哈!”
十二点,孟胜看了看表,下意识地说一句:“儿子该放学了。”孟胜满是愧疚地说:“儿子都一个多星期没见着我的面了。”
下午两点十分,记者吃完了孟胜“款待”的午餐——西红柿面条。孟胜决定去村民王云平家看看。王云平是柳营村的困难户,又是残疾人,家庭条件很差,屋子常年漏雨,连修葺的钱都没有。孟胜知道后,到县残联为他争取了一万元的助残金,不仅修了屋子,也改善了他家的条件,王云平感动得热泪长流。
四点十分,孟胜让记者看看村里正在建设的文化广场。“这个周六,14件健身器材就能安装上了。”
面对一个薄弱村,孟胜的主要任务就是增加村集体收入。钱从哪里来?他首先收回了原本承包不合法的砖厂,通过公开招标,对砖厂进行了重新发包,不仅算清了多年的糊涂账,更给村里带来承包费7.2万元。随后,通过土地流转,对村里的蔬菜大棚实行农户和集体分成的方式进行经营,又为村集体增收6.6万元。
村里有了钱,就能更好地为群众办事了。孟胜自己动手,苦熬了几个晚上,选定了文化广场的位置,设计出了图纸。资金短缺,孟胜二话不说,自己先拿出一千块。村里的“大户”们也纷纷响应,问题很快迎刃而解。
傍晚六点,孟胜带着记者来到了村东头的一条路上。“给你看看我的‘宏伟蓝图’。”说起了未来规划,他自信中带着点羞涩,“我打算把这条街进行清理,然后从北向南建50间沿街商铺。一楼做门市,二三楼可以居住。乡亲们可以在这里经营一些农业生产资料、日常生活用品等,把这条街打造成远近闻名的商贸市场。一年下来,预计能给咱村民增加40多万元的收入。”
话音刚落,只听身后一连串地呼喊:“孟书记,等一等!”原来是村民田树英。孟胜赶紧掉头往回走:“田大娘,找我啥事啊?”田大娘上来抓住了孟胜的手:“孩子,大娘给你熬了一锅玉米粥,可香了。”孟胜先是一愣,随即,这个堂堂七尺男儿竟一句话也说不出,眼圈红了……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