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凝聚人人都是生态文明建设者的共识,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近日,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方案》提出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的目标:
到2020年,发展方式实现重大转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建设顺利推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成效显著,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大幅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步走在全国前列。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更加优化。经济、人口布局向均衡、和谐、可持续方向发展,陆海空间开发规范有序,加快形成与主体功能定位相适应,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
——资源利用更加高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能源消耗强度持续下降,平水年份年用水总量控制在276.59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降低1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646左右。
——生态环境质量更加优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减少,大气环境质量、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林木绿化率达到27%,自然湿地保护率70%以上,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00平方公里,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40%,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
——生态文明重大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关键制度建设取得决定性成果,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
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生产方式绿色化,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方案》提出了如下几项重点任务:
(一)加快构筑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
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构建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1.着力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1)建立“多规合一”的体制机制。(2)完善差别化的市场准入政策。 (3)加快推进国土综合整治。(4)构建平衡适宜的城乡建设空间体系。
2.着力推进绿色城镇化。
(1)加强城镇空间管控。(2)推进生态城区建设。 (3)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3.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
(1)全面落实《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逐步提高农村住房水平。(3)有序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4)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4.着力推进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
(1)合理控制海洋开发强度。(2)加大海洋生态修复整治力度。(3)开展海洋生态建设创新试点。(4)实施海洋生态建设工程。
(二)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按照“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要求,围绕发展壮大新经济,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推动制造业由大到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
1.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
2.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到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较“十二五”末下降10个百分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提高到9%和7%。
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到2020年,粮食产能达到1000亿斤,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5∶1,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比例达到80%以上。
4.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到2020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左右。
(三)加快培育发展绿色产业
加大节能环保产业的培育力度,推动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和有机生态农业规模,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发展水平。
1.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2.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
3.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
4.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业。
(四)加快转变资源利用方式
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深入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构建贯通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循环经济体系,实现各类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1.加大节能推进力度。
(1)加大工业重点领域节能。(2)加快推进建筑节能。 (3)加强交通运输节能。 (4)抓好公共机构节能。
2.加大资源节约管控力度。
(1)强化水资源节约。(2)节约集约用地。(3)大力发展绿色矿业。
3.加大循环经济发展支持力度。
(1)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2)加大清洁生产推广力度。(3)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利用体系。(4)大力发展再制造。
4.加大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力度。
(1)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扎实推进低碳试点建设。(3)积极适应气候变化。(4)强化应对气候变化保障措施。
(五)加快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坚持多还旧账与不欠新账并举,加快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1.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到2020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标,比2010年改善50%左右。
2.巩固提高水污染治理。
3.建立土壤污染防治体系。
4.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到202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
5.强化海陆污染同防同治。到2020年,省控重点入海河流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其他小型入海河流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
6.抓好环境风险防控。
(六)加快生态环境修复
遵循自然规律,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更加注重自然恢复,协同推进人工修复,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1.保护和培育森林生态系统。
2.保护和修复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到2020年,率先建成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示范省。
3.保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系统。到2020年,改良修复退化土壤41万公顷,推广农药减量控害面积600万公顷,实施保护性耕作150万公顷以上。
4.推进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5.加强地下水保护。到2020年,浅层地下水超采量全部压减,深层承压水超采量压减50%,全省浅层超采区面积逐步减小。
6.保护生物多样性。
7.大力开展矿山地质生态修复治理。到2020年,“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到80%,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到60%。到2020年,煤炭企业治理已稳沉采煤塌陷地达到80%,新增塌陷地达到同步治理;地方政府治理历史遗留采煤塌陷地达到8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在5月15日举行的2016中国旅游产业投融资促进大会上,山东提出,以盘活目的地全要素资源,发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好客山东环境,助推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到2020年基本形成全域旅游格局,全省旅游接...[详细]
总的来看,在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中,济南房价收入比排名倒数第8;省会城市中排名倒数第7。这个排名不光让北上广的“宝宝们”羡慕不已,也足以让大多数省会城市的购房者嫉妒。 [详细]
为配合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中央已出台7个文件,涉及财税支持、金融支持、职工安置等方面。而截至5月13日,全国也已有至少16个省份公布了去产能时间表。有专家表示,去产能各省目标相加应该会超过全国目标。而目前部分省市已经着手去产能,今年下半年去产能大幕有望正...[详细]
此次调图推出的夜间动车组产品,是在京沪高铁、胶济客专等线路,安排增开早7点前和晚6点后时段到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徐州等方向8对始发高铁列车,延长了早晚间高铁列车开行覆盖的时间范围,更好地满足旅客当日往返出行需求。 [详细]
患者于2016年4月前往委内瑞拉,当地时间5月11日出现发热、伴有少量皮疹,13日(北京时间)乘机回国,14日晨抵达首都机场。入境时,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经初筛,考虑其疑似寨卡病毒感染,遂派员陪同患者前往医院就诊,随即收入院治疗,目前患者病情稳定。[详细]
此次巡视从2月底开始,专项巡视将聚焦重点,精准用力,着力发现问题,保持有力震慑。在精准深入上下功夫,发现问题要精准,分析研判要精准,巡视整改要精准,全面提高巡视监督质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