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泰斗安作璋去世:著《秦汉官制史稿》编《山东通史》 给后人治史留 “四字诀”

2019-02-21 19:52: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孙杰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历史学发展将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研究中努力进行创新。创新应该是全方位的,无论是理论、观念、方法、手段等都要创新。创新绝不是标新立异,真正的创新应该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继承吸收前人和当前中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开创性的发展,是对当前和今后历史研究有启迪意义和导向作用的创新。

  ——安作璋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2月21日讯记者 孙杰)2月20日晚,有着“今日秦汉史学界的重镇”之称的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安作璋因病在济南逝世。“安先生一生都在从事学术研究,仅改革开放以来,他写过的书就达数千万字。”一位熟悉安先生的山师教师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安先生为人敦厚谦和,即使近几年行动不便,在参加学术会议遇到学者上前打招呼时,依旧会主动起身致意。

2月21日下午,山东师范大学官方微博发布安作璋先生去世消息。

  上大学时晚上12点前不睡觉,历史“学霸” 爱上“秦汉”翻烂两套前四史

  安作璋,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山东地方史,尤其是秦汉史的研究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成为中国秦汉史研究领域的扛鼎人物,在国内外学界有着巨大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安先生是地道的山东人。1927年1月,他出生于山东曹县城内文庙旁一户书香之家,家门两边有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对联。安先生曾说,“长辈们经常给我讲这副对联的意思,教导我长大以后为人要忠厚,要好好读书。没有想到,这竟成为我一生遵循的两个信条。”

  年幼时,安先生恰好赶上抗日战争爆发,从此随着家人一直颠沛流离。不过,流亡的生活并没有影响先生的求学之心。正是在流亡的8年间,安先生先后读完前四史和《资治通鉴》等书。

  安先生曾说:“支撑我继续生活和学习的,就是我过去所熟悉的历史人物在逆境中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我常用司马迁说过的一段话‘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来激励自己。”

  1947年,安作璋以优异成绩考入齐鲁大学(山东大学前身)文学院历史系,并拜在张维华等知名史学家门下。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安先生主攻秦汉史。求学期间,安先生午夜之前极少休息,总是如饥似渴地学习研究有关先秦和秦汉的各种文献,前四史被他翻烂两套。而后来,被他翻烂的《史记》《汉书》更不在少数。

  “安老师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翻烂了好几套史记和汉书。”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原院长王克奇教授也曾这样感叹。

  28岁出版首部史学著作成“畅销书”,上世纪80年代从讲师“直升”教授!

《汉史初探》

  大学毕业后,安作璋被分到了山东师范大学任教。1955年,安作璋的第一部史学著作《汉史初探》出版。该书一经出版问世,便大受欢迎,并于1957年再版。值得一提的是,安先生当时年仅28岁。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安先生是国内最早从事秦汉史研究,并取得卓越成就的著名史学家,他也是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创始人之一。他的学生说,安先生研究史学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安先生在午夜之前极少休息,有时躺下后仍在思考问题,一旦有所发现,立即披衣起床,笔之于书,到了寝不安席的地步。

  1978年到2001年,安先生陆续出版了《汉史初探》《两汉与西域关系史》《秦汉农民战争史料汇编》《班固评传》《学史集》《秦汉官制史稿》(与熊铁基合著)《刘邦评传》(与孟祥才合著)等书,并主编《中国史简编》《秦汉史》《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多卷本《山东通史》《中国运河文化史》等学术著作30余部,发表学术文章100余篇,总计2000万字左右。

《秦汉官制史稿》 

  1980年,安作璋因研究成果突出,从讲师直接越级晋升为教授,被国内外历史学界誉为“今日秦汉史学界的重镇”“秦汉史之大家”。

  尽管已经成名,但安先生始终坚持严谨治学,严格要求自己。他与熊铁基合作的长篇巨著《秦汉官制史稿》,从选题到完成,曾五易其稿,历时十载,才公开出版。

  他送青年人治史“四字秘诀”,桃李满天下有的官至省部级

  曾经,有些青年教师和学生请安先生传授一些治史秘诀,他说:“我没有什么秘诀,如果说有,那就是‘业精于勤’四个字,即眼勤、脑勤、手勤,也就是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勤于写作。”

  主编《山东通史》时,安先生曾因劳累过度而住进医院。住院期间,他仍手不释笔。该书出版后,《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史研究》先后发表评论文章,认为这是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研究山东地方史的开创性著作”,作为“我国地方史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它“以其丰富的内容,翔实的资料,恢宏的规模,浓郁的地方特色而独树一帜”。

《山东通史》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光明日报》曾在报道中提到,山东省委原副书记王修智是安作璋的学生,他曾说:“安先生完全以历史学家的严谨眼光来关照历史人物和事件,从中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评价历史的得失,丝毫不去迎合某些人物传记中泛滥的各种媚俗倾向,这一点非常值得称道和敬佩。”

  山东省委宣传部原部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苗枫林说:“安先生把早已尘封了的古代事件磨莹成清澈照人的历史规镜,给人们以启迪,以感悟,以力量。”

  实事求是,秉笔直书!他说自己一生干了这“三件大事”

  古往今来,史学大家无不是博览群书。而安先生在学术研究上也要求自己要做到通古今之变、通晓历史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他常对学生说:“读书务要精通,治史者尤要如此。要做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就是要研究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通晓历史发展的规律。”

  安先生认为治学还要处理好“两个关系”,即博与专的关系、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正确处理博与专的关系是有效的治史方法。安作璋认为,治史贵在博大精深,没有渊博的历史知识,要达到精深的地步是不可能的。他说:“所谓渊博,也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再高明的医生也不能包治百病,但对其所学的专业和研究方向来说,不但要精通,还要扩而大之,凡是与研究方向有关的知识都应该通晓。同时,我们又可以把知识划在一定的范围或领域内,即变无限为有限,然后再用有限的时间去探索有限的知识,这里所谓有限的知识,就是‘专’的问题。”

  曾有人问安先生:“一个历史学家最主要的素质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实事求是,秉笔直书。”求真求实、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安先生结合自己的治学经验,对梁启超的“史家四长”说进行了新的诠释,尤其把史德摆在突出位置。

  除了严格要求自己外,安先生对于学生也是严格要求。他经常给学生讲:人的一生会遇到许许多多需要解决和探讨的问题,但概括起来不外乎如何做人与如何做事两个问题,无论干哪一行,从事何种职业,都离不开做人这个前提条件和根本问题。

  安先生还把传统道德总结为“孝、忠、仁、义、礼、智、信、和”八德,其中“孝”则居于首位。他经常教导子女和学生说:“交朋友要首先看他对自己父母的态度,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的话,肯定不会真心实意地对待朋友,更谈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安先生将儒家立德、立功、立言思想概况为“道德学问”。他将自己的一生用六个字来概括,“读书、教书、写书”。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孙翔

推荐阅读
  • 强支撑补短板降成本,山东一揽子政策助力高质量发展

    11.jpg

    强支撑补短板降成本,山东一揽子政策助力高质量发展强支撑补短板降成本,山东制定一揽子政策助力高质量发展为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提供强力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我省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详细]

    02-21 07-02大众日报
  • 狠抓落实怎么干,看看这4市的市委书记怎么说

    11.jpg

    2019年是山东“工作落实年”。春节过后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就召开全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全面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强化责任担当,弘扬奋斗精神,加快追梦步伐,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狠抓落实...[详细]

    02-21 06-02新锐大众
  • 雪后雾浓“气质”低落 冷空气后天赶来“救场”

    11.jpg

    今天早晨,我省多地出现强浓雾天气。省会济南城区大雾弥漫,能见度仅有100米左右。大雾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各个交通干线十字路口出现交通拥堵,车辆排队等待通行。除了济南,德州、聊城、东营、滨州、淄博、潍坊、菏泽都出现了能见度低于200米的强浓雾,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详细]

    02-21 07-02大众日报
  • 山东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处置

    11.jpg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某养殖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该养殖场存栏生猪4504头,发病17头,死亡3头,目前,当地已采取坚决果断措施,该起疫情已得到有效处置。这是山东省首例非洲猪瘟疫情。[详细]

    02-21 07-02新锐大众
  • 山东省政府发布一批任免通知

    近日,山东省政府发布一批任免通知。[详细]

    02-21 07-02山东政事
  • 提标扩围!税收优惠支持退役士兵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

    税收优惠支持退役士兵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获悉,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扶持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在延续前期优惠政策的...[详细]

    02-21 07-02新锐大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