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山东 > 泰安

一鼓、一镲、一梆子泰山皮影舞人生

2010-12-03 15:22: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咚咕咚咚咚,石敢当来驾云头,俺到肥城去降牛,但愿百姓生活好,愿为百姓解忧愁……”老县衙深处,一段别具风格的唱腔飘了出来,泰山皮影戏开场了。

    本报记者 路冉冉 曹剑

    “咚咕咚咚咚,石敢当来驾云头,俺到肥城去降牛,但愿百姓生活好,愿为百姓解忧愁……”老县衙深处,一段别具风格的唱腔飘了出来,泰山皮影戏开场了。

    皮影界流传着“七紧、八松、九清闲”的谚语,意思是表演皮影戏时,通常需要八个人通力合作。如果是七个人的话,后台就比较紧张。如果有九个人,那就有人闲着。而泰山皮影一台戏最多需要两个人,一人伴奏、一人操纵影人表演,或者一个人演出一台戏,同一时间内完成伴奏、念唱、操纵。

    2日,记者来到泰安老县衙内一座叫“弄影轩”的小剧场,探访那里的皮影艺人。

    绝活:一鼓、一镲、一梆子,创业内之最

    在泰安老县衙内,有一座叫“弄影轩”的小剧场,这里便是泰山皮影的专用演出场地。十几张古色古香的八仙桌,一鼓、一镲、一梆子组成的伴奏平台、多只皮影人物,便是演出的全部道具。

    提到泰山皮影,就不得不提泰山皮影的第六代传承人———范正安老人和他的“十不闲”技艺,在中国就只有他一人完整地继承了“十不闲”技艺。

    12月1日,在“弄影轩"里,年近古稀的范正安用“十不闲”的手法表演泰山皮影戏的著名曲目《泰山石敢当大战恶狼精》。表演过程中,范老先生左脚踩鼓,右脚敲锣,口中演唱,双手指挥皮影,表情跟着情节的变化,时而大笑、时而皱眉。泰山勇士石敢当勇斗妖怪的故事被表演得栩栩如生。

    “胆大的恶狼,竟敢在泰山上拦路吃人,俺岂能容你!”鼓镲齐鸣,石敢当拿起扁担做成的枪与恶狼大战。几个回合,战得不可开交。范正安老人介绍,皮影戏在泰山已经唱了400多年了,是谁第一个把皮影戏传到泰山的已无从考究。但也有传说显示,当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到泰山封禅时,皮影演出是其中的一项仪式。他们走后把皮影留在了泰山,就有了泰山皮影的流传。

    据了解,泰山皮影戏曲风以山东大鼓为主,琴书、坠子为辅,具有杂家风格,唱腔高亢、浑厚、踏实。人物的语言和性格也有着鲜明的山东色彩,其戏中的唱词全是泰山方言,诙谐幽默。泰山皮影戏的伴奏乐器仅一鼓、一镲、一梆子,堪称皮影戏之最。

    特色:演出的影人用了20多年

    听其唱,观其形,泰山皮影无一不透着泰山文化的深厚、古朴。“受泰山文化的影响,泰山皮影戏的故事情节和内容都跟泰山有关。王母池旁边有个吕祖洞,王母池后面有个七仙殿,七仙殿里还有个柳树精。看了泰山皮影《东游记》之后便明白了。泰山皮影是泰山神话的形象说明。”范正安说。

    在范正安的皮影戏中,以《泰山石敢当》系列故事最为精彩,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范正安拿着手中几只《石敢当大战恶狼精》的影人说,这些影人都是根据泰山神话传说的故事人物为原形制作的。人物造型大多采用写实手法,在角色上分为生、旦、净、丑等行当。文人脸谱大多采用阳刻,武将大多采用阴刻,上色多用红、绿、黄、紫等民间传统颜色,表演时视觉效果较好。

    泰山皮影以打戏为主,因而在影人的制作上要求结实耐用,都是用驴皮制作。《石敢当大战恶狼精》的影人已经制作了20多年,到现在依然鲜亮。范正安告诉记者,由于采用了特定的防腐处理,泰山皮影往往能保存七八十年。

    据范正安介绍,目前现存的《东游记》的人物形象相对比较全,《泰山石敢当》的影人只有一少部分,其余的大部门还没有制作出来。目前石敢当全戏有56集,单是影人就有182个。

    范正安老人收藏的还有明清时代的老皮影,是他师爷的师爷流传下来的。而这些皮影已经成为了泰山皮影的古董。

    出路:被“逼”走向市场

    提到泰山皮影未来的出路,范正安老人显得比较犹豫,在是否进行市场化运作的问题上他还有很多顾虑。“现在的社会环境不太适合我们这种东西的传承,太浮躁了。很多年轻人不愿意铺下身子学,学一样东西都想着立马见到经济效益。”范老感叹道,皮影戏走向市场可以说是被“逼”出来的。

    “从艺术的方面,皮影戏是人类的一大发明,可以说皮影是电影的始祖。从价值方面来讲,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是无价的。我们说自己有多么多么悠久历史,有多么多么灿烂的文化,这就是见证。”范正安说。

    范正安表示,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让皮影戏商业化运作的。“影人制作费用很贵,靠我们一家人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就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关注,给泰山皮影一个继续发展的机会,发扬光大。”范正安说。

    据了解,“弄影轩”只是泰山皮影戏市场运作的第一步,目前演出场地仅能容纳百余人。相对来讲,“弄影轩”里接待更多的是来泰山旅游的旅游团,也有一些是向贵宾展示泰山文化的演出。除此之外,“弄影轩”还专门向市民和学生提供专场演出,一般都在晚上19时30分以后,一张演出票售价在70元钱左右。按照范正安的说法:“现在收支勉强平衡”。

    传承:

    办了一所学校教授皮影制作

    泰山皮影自从2006年被评为第一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年近古稀的范正安感觉肩头的担子越来越重。

    范正安说,学习皮影戏都是师父口口相传。“师父没事了,便把徒弟叫道跟前,说一段让徒弟记住。更多的是师父在台上演,让徒弟学。演的次数多了,徒弟们便也学会了。”范正安说,徒弟大部分都是名誉上的,真正意义上的徒弟,只有他的子女。“徒弟们还需要生活,还需要养家糊口,靠演皮影戏来挣钱是不可行的。”范正安说。而儿子范维国对“十不闲”组合型乐器的掌握还不娴熟,需要有人来帮助伴奏。女儿范维制作影人的技术虽然比较成熟,可以独立操作,不过还达不到老人的水平。

    “为什么不让更多的孩子来学习制作皮影,演绎皮影?这皮影文化是宝贝,可不能失传啊。”范正安和儿子一起办了一所学校,从皮影制作教起。

    2009年11月,“弄影轩”正式对外营业,除向来泰安旅游的团队预定演出,还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学习技艺的去处。

王云峰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