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济南7月13日讯(见习记者:于文思 杨春卫) “在济南市舜耕路,老人佝偻着身子,推着满载废品的自行车,前往废品收购站。老人77岁,靠捡拾废品维持生计,问其姓名,老人说,老妈妈呦,哪有名字。”近日,一则这样的帖子在大众论坛、新浪微博传播开。这位不知道自己姓名的老妈妈到底是何人?又过着怎么样的生活?7月12日,大众网记者冒着小雨,辗转在舜玉小区南区的一间储藏间内,找到了这位老人。老人头发灰白,居住在五六平方的储物间内,在满屋的废品里扒出一点空就成了她的卧室。
老人的影:驼背几成直角,艰难推车收废品
7月9日,大众论坛有网友发帖,“在济南市舜耕路,老人佝偻着身子,推着满载废品的自行车,前往废品收购站。老人77岁,靠捡拾废品维持生计,问其姓名,老人说,老妈妈呦,哪有名字。”此帖一次,许多网友都对这位老人的生活状态表示担心。
7月12日,大众网记者来到舜耕路附近,寻找帖子中提到的这位老人。记者步行从会展中心一直走到东八里洼,沿途询问了很多学生和街边小贩,很多市民对这位老人已经非常熟悉。
“那个老太太,弯着后背,推着个自行车,经常在济南大学的垃圾桶那块儿捡垃圾,经常能见到。”在会展中心,一名环卫工人向记者介绍到。“有时候在等车,就能看到她过来收水瓶子,我就把我手上的给她,她挺老了,背弯得挺厉害的。”在舜玉小区站牌处,一名姓郭的乘客告诉大众网记者。“见过见过,能看到她在我们学校里面找水瓶子什么的,好像就住在附近吧。”在济南大学东校区门口,几个大学生对记者说。
根据这些好心人提供的线索,上午10点,大众网记者辗转来到舜玉小区南区的一个储藏间,终于见到了这位老人。
老人的家:堆满废品的储藏间,“埋”着一张单人床
天色阴沉,阴雨蒙蒙。
在老人居住的储藏室红色的铁门外,堆着一米来高的废品,连日下雨造成的积水已经没过脚面,一股排泄物的刺鼻味道迎面而来。走进屋里,仅仅五六平方米的空间内,光线很弱,没有窗户,从下到上,水瓶、棉被、旧鞋、纸箱等各种废品,堆得又满又挤,一张小床堆在废品中央,四处的苍蝇嗡嗡地叫着。
这就是老人的家。
看到记者,老人从一堆废品中坐了起来,拢了拢灰白的头发。她严重佝偻着身体,满脸皱纹,眼窝深陷,身上罩着一件单薄的衬衫。老人说,身上的衣服,都是别人扔了自己捡来的,不仅如此,就连被子、雨伞、衣架等各种生活用品,多数都是老人从垃圾箱里捡回来的。
老人说,她今年77岁,老家在山东菏泽附近的一个山村里,老伴已经去世,在老家的儿子已经30多岁,还有三个孙子,最大的10岁,最小的只有4岁。因为想减轻儿子的经济负担,两年前,老人来到济南,以捡拾废品为生,并租下了这件狭小的储藏间,作为自己的“家”。
她说,两年间,儿子一共来看过她两次,问及儿子不能常来看她的原因,老人说:“他没钱,粮食才能换多少钱,现在车票多贵。”
“那你不想孩子吗?”
“不想,没意思,没用。”
“你也不想回去看看他们吗?”
“不想,我一个人很好。”
采访中,记者多次问及老人的姓名,一开始,老人说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直到最后,老人才吞吞吐吐地说:“我姓刘,叫刘英(音),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字,没上过学。”
老人的生活:房门一关不知黑白,卖不出废品就没钱吃饭
老人的背弯得很厉害,从侧面看去,几乎已经与腿成为直角。“累的!”面对记者关心地询问,老人如此简单地回答。除去驼背,老人的腿情况也不好,“不能受风,一受风就疼,晚上有的时候疼得我都哭了。”老人说这话的时候,平静地令人心酸。
而即便身体抱恙,老人仍然自力更生。如果有太阳,老人就用自行车把废品带去收购站,卖了换钱;天气要是不好,她就在附近溜达溜达,把能捡的东西捡回来。一天下来,有时吃两顿,有时吃三顿,都是在路边买着吃,但是用水用电,却都要去房东家里“借”。
在断断续续地交流中,记者得知,老人租住的储物间每月房租是150元,老人吃饭平均每天花费十多块,她只有把整个屋子里的废品都卖掉,才能换取三四百块钱的收入,而想攒满一屋子的废品,她自己都不知道得多久。“现在,一碗面就要6块钱,哪儿够花的,大城市,没钱。”面对高额消费,老人有些无奈。
储物间里的光线很弱,铁门一关,就分不清白天黑夜。“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日子,也不知道多少点,天明就起,天黑就睡。”最近天气不好,老人说,她想歇一歇,等天一放晴,就去把屋子里的废品卖了,否则,就快要没钱吃饭了。
老人的酸楚:有儿却无依靠,有善人却无法帮助她
77岁的老人,独自一人在济南,真的无所依靠吗?
据舜玉小区附近的多个店家介绍,老人在济南还有一个儿子,现在就在舜玉路上修理电器,“她儿子就在那边修理电器,经常帮老太太做事。”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店家介告诉大众网记者。记者找到舜玉小区居委会,这里的工作人员也说,那个修理电器的人,就是老人的大儿子。
12日下午,大众网记者在舜玉路上找到了人们所称的老人的儿子——修理电器的男子,男子说他名叫张磊,是河南开封人,就住在老人家的斜对面。至于他到底是不是老人的儿子,张磊回答说:“我也就是平时帮帮她吧,跟她没有什么亲戚关系。”随后,大众网记者又返回老人家中,询问她是否还有个儿子在济南,就是那个修理电器的男子?老人说“跟他不太熟”。
老人处境令很多关心她的街坊邻居担忧,有好心人曾经试图帮助她办理低保,然而,由于户口不在济南,这一善举始终无法得到实现。眼看着老人一天天老去,一天天更加佝偻的身体,记者的心中油生难以名状的酸楚。
老人到底有没有儿子?能否有人赡养她?社会的力量又能给予老人多少援助?大众网记者将继续追踪,关注这个夏日里的“冰”点,希望爱的力量将冰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