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山东 > 往事·发现

淮军:燃烧的黄龙旗

2010-05-17 14:23: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淮军是中国近代史上继湘军之后又一支著名的地方武装。淮军(1862年—1900年)自成立到消亡的近40年间,正值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频发的苦难岁月,从淮军演绎到后来的淮系集团,涵盖并极大地影响了晚清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有专家称,淮军史几乎就是一部晚清史,一部完整的晚清军事史。
用洋人火轮船运送淮军
淮军进军上海
    淮军是中国近代史上继湘军之后又一支著名的地方武装。淮军(1862年—1900年)自成立到消亡的近40年间,正值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频发的苦难岁月,从淮军演绎到后来的淮系集团,涵盖并极大地影响了晚清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有专家称,淮军史几乎就是一部晚清史,一部完整的晚清军事史。

    公元1862年4月 8日清晨,上海十六铺码头。

    上海政界要员、商界巨贾战战兢兢伫立岸边,翘首盼望着一支身负特殊使命的武装船队到港。

    江对岸,就是太平军的营寨。

    一个月前,太平军主帅——忠王李秀成派12万兵力,将清军层层围住,上海已成一座孤岛。

    这只船队从上游安庆曾国藩湘军大营开来,将运来数千名强悍善战的雇佣军。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上海官绅们付出了巨大代价,仅是雇船运兵就花费18万两银子,这几乎是上海每月税收的三分之一。

    这几千援军,是上海官绅们最后的希望。

    然而,当这些兵将登岸列队时,人们却大失所望。原来这支武装就是李鸿章刚刚组建的淮军。他们土里土气、穿着不一,武器也是七长八短,他们满嘴脏话,由于在船舱底下闷了几天几夜,身上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这支军队,看上去就像一群沿街乞讨的叫花子。

    有人议论,这些兵并不是出名凶悍的湘军,而是两淮一带乡下人组建的新军,名叫淮军。

    那个高个子的主帅,官职也不高,只是个任职不久的道员,也就是地县一级官员,名叫李鸿章。

    人们不禁狐疑忐忑:保卫大清的财赋命脉,保全官绅们的身家性命,难道就是要倚仗这名不见经传的淮军么?

    □谁也没有料到,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风雪,给了上海最后的机会。

    自从一年前太平天国失去了长江上游重镇安庆,南京门户洞开,战局陡然逆转。

    江浙、苏杭成为太平天国唯一可以倚仗的财税来源和后勤基地,于是开始了声势浩大的东征。

    当时曾国藩湘军的主力还在安徽,而太平军动用总兵力超过50万,在长江下游没有强劲对手。一年间横扫江浙重镇,上海,也志在必得。

    攻破宁波、杭州,太平军忠王李秀成对战争前景乐观起来,仅有三四万守军的上海绝无招架之力,于是他分出不到四分之一兵力约12万人,委任副手统领,围攻上海……

    1862年的年初,上海遭遇一场50年以来最大的暴风雪。飞雪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黄浦江居然结冰封冻,可以行车走马。

    上海官绅惊恐万状,太平军极有可能越过冰面,攻入市区,甚至租界。

    所幸太平军装备对严寒天气准备不足,衣服单薄,新配备的后膛枪机油也被冻住,拉不开枪栓,这场不期而至的暴风雪延缓了太平军的攻势。官绅们意识到,这或许是老天爷给上海的最后机会。

    上海之战,关系到太平天国东山再起的全盘战略是成是败,又事关江、浙财阀士绅们的身家性命。而租界里的英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为了自身贸易利益,也扬言要参战。当时,上海的道台吴煦、苏松粮道杨坊,这些人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情况,组织了一些外国在租界的雇佣军,史料上称之为“华尔洋枪队”。

    这些西方雇佣军人数仅有一两千,加上驻防的清军也不过三四万人。与太平军12万大军相比,这点兵力实在是杯水车薪。

    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延缓了太平军的攻势,使得上海的清军和西方人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1840年以来的大清帝国,在东南西北各个战略方向上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东部和南部海岸线暴露给了船坚炮利的英法舰队,北方则有来自西伯利亚的哥萨克骑兵虎视眈眈,内部的东南、西南、西北不间断爆发大规模平民起义,内忧外患无时无刻不在吞噬着这个气数将尽的王朝。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举事。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便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湖南湖北,沿江向东进击,在南京建立了一个与清王朝分庭抗礼的政权——太平天国。

    祸不单行,那个靠鸦片发家的岛国英吉利又卷土重来。它伙同另一个“强盗”法兰西,自南向北,一路强行北上。

    清廷不得不再次接受城下之盟,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一番割地赔款的妥协之后,中国成了西方人可以随意进出的后院,大清国库成为他们的提款机,皇室和官僚系统变成他们的“看门人”,英法心满意足地撤军,中外似乎暂时可以“相安无事”;可太平军却未曾消停,他们和北方的捻军联手,愈战愈勇,全国14个省先后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波及。

    朝廷正规军普遍惧怕打仗,早已不堪调用。但是有一种兵,却是太平军危险的对手,这就是各省地方上的团练勇兵。

    团练由官绅大户出钱,招募乡勇自保平安,远比朝廷军队卖命效力。但是团练也有兵力分散,素质低下的缺陷。而湖南的曾国藩,却巧妙扬长避短迅速拉起了一只强悍的湘军,成为太平军最强劲的对手。

    湘军迅速崛起,牵制了长江中上游太平军势力的扩张。而1860年,大清最后几支稍有战斗力的正规军,也在围困太平天国都城南京长达八年后,被一举击溃,再也无法恢复元气。只剩下湘军成为朝廷唯一可以倚仗,来抗衡太平军的军事力量。

    太平天国希望利用这个契机,开始实施西征和东征战略。东征的目标是江浙上海财富要地,西征则是力保长江沿线的重镇安庆。

    安庆,地处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界,更是长江下游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也就是南京的壁垒。对战争的攻守两方来说都是必争之地。

    太平军在这里陈兵数十万,固守长达九年,干王洪仁玕曾经说:“安庆一日无恙,则天京一日无险。”而此时,曾国藩的湘军已经兵临安庆城下。

    1861年9月,曾国藩湘军攻克安庆,这是湘军的又一次重大胜利。它使太平天国的皇城——天京失去最后屏障,而数十万精锐丧失殆尽,也使太平军在整个西线陷入了无可挽回的颓势之中。

    湘军的节节胜利,使曾国藩威名大震。咸丰十年之后,曾国藩先后被委以钦差大臣总督两江,并节制江、浙、皖、赣四省军务。

    湘军,已然成了支撑危局的砥柱栋梁。于是,当上海危在旦夕之时,上海的官绅们很自然地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了安庆,投向了曾国藩。

    曾国藩考虑,如果湘军出兵上海的话,他就可以得到一块很大的财政上的支持,来保证他的军队的日常供应。那么谁来担此重任?曾国藩打算让九弟曾国荃率湘军一万救援上海。但是曾国荃不愿意去……

    □机遇终于眷顾另外一个人了,他就是后来独当国事数十年、拥有最复杂多面性格特征的晚清核心政治人物——李鸿章。

    道光27年,24岁的李鸿章考中二甲第13名进士,选入翰林,这虽然只是一个内廷侍从,不过一旦外放地方,以其皇帝近臣的身份很快就会被提拔升任朝廷要职,前途无量。

    然而,太平天国改变了李鸿章的人生走向。

    太平军从武汉顺江而下,占领了安庆,李鸿章得到这个消息以后,他就鼓动他的同乡——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劝他上书来解决这个安徽问题,而且他自己是连夜操刀,代吕贤基写了这样一篇奏折。

    吕贤基原本只想表现忠心,没想到李鸿章代笔的奏折文采飞扬、激情四射,咸丰皇帝被感动得龙颜落泪,索性委派吕贤基回乡组织团练。

    吕贤基觉得自己是自讨苦吃,所以就跟李鸿章说:“都是你使的主意让我上前线,我也要把你绑上,咱们一同回家乡。”

    李鸿章从此开始了“翰林变绿林”的坎坷岁月。虽然历经数年战场磨炼,李鸿章也取得一些战功,但是朝廷不肯放权,正规军势力太大,他属下的团练部队始终受到压制,不能成大气候。

    心情抑郁的李鸿章,想到自己的老师——正在江西前线作战的曾国藩。他给曾国藩去信,表面上,表达的只是一种对湘军成功的敬佩之情。但是敏感的曾国藩察觉到了李鸿章打算投奔自己门下,于是主动邀请他进入湘军的幕僚系统。

    此后的四年里,从政务到军务,李鸿章获益匪浅。曾国藩也看准李鸿章是个好苗子,认为他的特点是“才大心细”、“文武兼资”;另外,就是在决策方面,曾国藩有的时候遇到一些重大事件犹豫不决的时候,跟李鸿章商量一下以后,"速有立决"。

    但是李鸿章性格执拗专断也是出了名的。虽然身为下属,如果意见不合他往往固执己见,甚至不惜以辞职相争。"李元度事件"就是一个例子。

    1860年,是曾国藩最艰险的一年,湘军被太平军围困在安徽江西交界的一块锅底形山区,兵家称之为"死地"。在这个时候,曾国藩一向宠爱的爱将李元度又不听调度,擅自出兵,遭遇兵败。曾国藩大为不满,就委托李鸿章替自己起草奏折,准备撤掉李元度。李鸿章和李元度的私交本来不错,而且李元度还救过李鸿章的命,李鸿章当然不愿意弹劾李元度。曾国藩就跟李鸿章讲:"你不写,我自己来写。"李鸿章说:"既然这样,我在这儿待着也没什么用了。"一甩袖子,回家了。

    尽管不久后,李鸿章又回到曾国藩身边,但从"李元度事件"不难看出,李鸿章不甘久居人下,早晚要独立成军。

    而上海官绅们演出的一场哭请救兵剧,使李鸿章意识到:机会终于来了!

    □李鸿章主动请缨,要返乡招募一支军队。

    曾国藩想,湘军自从出省作战以后,连年征战,三湘的兵源枯竭;另外,将士都比较疲怠。利用两淮的子弟,建立一支新的部队,在某些方面辅佐或者代替湘军作战,是他早有考虑的。

    三个月后,大帅曾国藩站在安庆北门外这片空地,不禁大吃一惊。李鸿章就像变魔术一样,一下变出 13个营六千多名衣衫不整、目光凶悍的两淮官兵。

    1862年3月 4日,淮军正式成军。

    但是另一个问题又摆在面前,上海已经危在旦夕,陆路行军赶过去肯定缓不济急,长江水路又在太平军的控制之下,这六千多人如何瞒天过海,暗度陈仓?

    上海官绅早有对策。上海的官绅和英国驻上海的那些领事、官员商量以后,决定租用外国火轮船,把安庆的淮军运到上海来。

    从1862年4月 5日到 5月 29日,新组建的13营淮军分七批,陆续沿江驶往上海。因为船只外观看上去就像普通的货轮,太平军绝没有想到体量不大的小火轮里居然可以容下近千名士兵。

    就这样,六千多名淮军士兵,大摇大摆地从太平军层层堡垒间溜了过去。运送期间没有走漏消息,除了闷死一名士兵以外,整个行程有惊无险,这出奇大胆的千里大穿越行动,堪称军事史上一个奇迹。

    1862年4月的上海,春寒料峭。李鸿章带领六千多名淮勇在黄浦江畔登陆。继湘军之后,中国近代史上又一支新军崛起。淮军从此开始了它将近 40 年风雨兴衰的传奇历程。(中央电视台10套《探索·发现》栏目 供本报专稿)
王静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Baidu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