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尔民 整理
临淄,齐国都城,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经济都会。“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史记·货殖列传》)。齐国尊贤而尚功,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春秋时期就成为一个经济富饶、商业手工业发达的富国,有“齐冠带衣履天下”之誉。到了战国中期的威、宣时代,齐国更加强大,临淄的城市居住人口达几十万,“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大都市的热闹繁华由此可窥见一斑。
济宁,在西周时有古任国,秦置任城县、亢父县,金移置济州于此,元以后改为济宁。早在汉代,济宁的纺织业就已经十分发达,所产“亢父缣”举世闻名,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往西域,亢父与临淄、定陶并称汉代三大纺织中心。唐朝的任城就已相当繁华,“万商往来,四海绵历,实泉货之槖钥,为英髦之咽喉”(李白《兖州任城县令厅壁记》)。自元初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后,济宁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优势,成为明清时期大运河中段的交通枢纽和漕运管理中心,呈现出帆樯如织、车辆辐辏、商旅云集的兴旺景象。
临清,境内有卫河、南运河流过,山东西北部水陆交通枢纽,因漕运而成为明清之际我国北方著名的商业都会。“东南纨绮,西北裘褐,皆萃于此”(乾隆年间《临清直隶州志》),有“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之说。明代诗人李东阳在《过鳌头矶》里曾这样描写临清:“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可谓是对临清繁华景象的真实写照。由临清商人为主形成的“临清商帮”,位居明清时期全国十大商帮之一。
东昌,古称“居天下之胸腹”、“战守必资之处”,历代商贾云集。东昌地处平原地带,大运河流贯南北,交通四通八达,水陆转输要冲,清朝中叶商业繁荣达到鼎盛。 运河两岸,会馆林立,商铺鳞次栉比,遍布城区。聊城山陕会馆嘉庆十四年《春秋阁碑文》称:“东昌府治,山东省之大都会也,……人烟辐辏,士商云集。”“东昌为山左名区,地临运漕,四方商贾云集者不可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