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发生在400多年前的矿难。
这场矿难,造成100多名古代矿工死亡。如今这些冤魂,仍压在那一排排的大石头下。
探访古代废弃的矿洞
这是一座古代废弃的矿洞,具体年代没有人说得清楚。除了矿山调查人员外,几乎很少有人来,所以这里基本保存着原始的状态。
陈少华是浙江遂昌金矿的一名工程师,也是一位历史爱好者。经过多年的开采,矿上的资源面临枯竭,为了寻找新的矿源,2005年春天,陈少华和浙江国土资源厅的调查人员第一次来到了这个古代的矿洞。
陈少华介绍:在这个老矿洞里,考察人员发现整个采空区从东到西100多米地段内,有一排断断续续不规则排列的巨大石块,根据采矿经验判断,这里很可能是一次巨大的塌方事故遗留的现场。根据裂痕和石块的位置判断,这些石头很可能是从矿洞的顶部突然掉下来的。
杨志法教授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也是一位古代洞窟研究专家,来这里做了实地考察后,他和陈少华的判断竟然不谋而合。
这个推测也让他们非常震惊,在如此大的塌方发生时,现场如果有正在采矿的矿工,一定会造成惨痛的伤亡。
发现古代废弃的矿洞
1978年,在牛头山西南麓,遂昌金矿采掘工人顺着一条海拔为500米高的平洞进行掘进。
一天,一个意外突然发生了:一股巨大的水流从一个被凿破的洞口倾泻而下,滔滔洪水瞬间就淹没了整个坑道。水流又急又大,整个巷道被冲得干干净净,工人们凭借经验逆水而上,找到地势高的地方躲起来,所以当时没有人员伤亡。这股莫名的大水整整喷涌了一天一夜。
矿工们根据经验判断,在500 米高的平洞上方,一定有一个人们不知道的神秘坑洞,在这个大坑洞里,储存着大量的积水。
等水流完以后,人们从打通的洞口进到老洞里面,发现这个洞里面,还有大量的水车、水桶、清油灯之类的东西,这些上面都有一个“官”字。这里的采矿工人是当时朝廷的命犯,这个洞总的容积有10万立方米左右,非常壮观。
经过勘察,在半山腰海拔约 670多米、被野草杂树掩藏的地方,人们找到了一批人工凿挖的洞口,这些洞口分布在方圆几公里内,足足有几十个。进入这些洞口前行不远,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间,正是工人们打通的那个巨大的古矿洞。最让人奇怪的是,这里还冲出了两具尸骨。
透水事故之后,老矿洞又渐渐被人遗忘,直到陈少华和调查人员2005年再次来到这里时,这个矿洞才又被人记起。
确定矿洞开采的年代
在这个巨大的矿洞里,除了那排触目惊心的大石头外,还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现场遗迹。
陈少华发现在一块巨大的石块下,还有一截被紧紧压着的木头,这截木头中间被掏空,好像一个古代的水槽。
联想到从矿洞里冲出的两具人的尸骨,这些证据让人坚信,这里一定发生过一次不同寻常的事故。
在矿洞现场,陈少华还发现了许多瓷器的残片。这些瓷器属于宋代和明代不同时期的物品,明代的瓷器最多。
在清理矿洞时,人们还在一个小洞里发现了四层淤积层,根据考古学的常识,说明这个矿洞曾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的开采。在淤积层的最底层,发现了一段古代的木制工具残片,为了彻底搞清这个矿洞的开采年代,人们把这段木制工具残片送到中国地震局做碳14测定,测试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
这件工具的年代大约是公元658年至892年,也就是说,这个矿洞从初唐时期已经开采,并一直延续到盛唐以及晚唐整个过程。
根据《新唐书·地理志》中的记载,当时的产金地就包括陕、宣、润、饶、衢、信6个州,而遂昌一带,正位于当时的衢州境内。
北宋时金矿开始官办
根据史书记载,北宋元丰年间,遂昌金银矿已开始官办,矿区已达到相当大的生产规模,《宋史·地理志》里也明确记载:“遂昌有永丰银场”,年产银3至8万两,这个被掩藏的矿洞很可能就是1000年前北宋时期著名的永丰银厂的一部分。如果从初唐算起,到明代结束,那么这个矿洞的开采年限就足足有1000多年。
还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陈少华,那就是,探矿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就是在今天,人们也需要动用很多科技手段才能找到金矿。那么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古人在莽莽的大山里是怎样找到金矿的呢?通过拜访专家,陈少华对此也有了基本的认识。
原来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获得了丰富的找矿经验,得到了一套理论,比如说对于找矿标志,它有植物标志,就是说山上有什么植物,下面就有什么样的矿;也有矿物标志,如岩石标志等。
根据这样的认识,陈少华在矿洞里,找到了一种被当地人称为“黑焦石”的矿石,它是金矿脉的伴生矿物,所以他推测,正是找到了这种伴生矿,古代的采矿工人才能始终沿着富矿脉进行开采。
这个古矿洞暴露之后,测量人员到里面进行了详细测量,古矿洞深170多米,长150多米,最宽的地方有13米,整个容积有10万立方米。
从老洞的整个结构来看,采矿是由上而下进行,而且始终是沿着富矿脉进行开采,这说明古人识矿能力已经很强,对矿体的分布也比较了解,据地质推算采空区已出矿石约35万吨左右。
矿洞内尚保留部分堆积废石的平台和不规则的矿柱,这些矿柱可以防止矿洞顶部矿石的坍塌,保证了这个巨大空间的安全,也说明古人有了明确的安全意识。
烧爆法大规模开采矿石
在《遂昌县志》和《浙江通志》、《明史》里都有一条相同的记载,明万历年间遂昌“石崩,毙百余人。”这样算来,这次矿难距今已有400多年。
万历22年至23年,战争频繁爆发,军费开支较大,国库空虚,皇帝只好下旨开矿,增加收入。另外,紫禁城的坤宁宫、乾清宫等宫殿相继遭火灾,重建宫殿,需要巨大的费用,这又成为万历皇帝搜刮财富的另一个理由。
在《明史》等有关资料里,还有一个名词——矿监,引人关注。据记载,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朝政实际上由太监把持。在明代万历25年以来的三年间,朝廷为了搜刮金银,向全国陆续派出最信任的内廷宦官,展开了全国范围内的财富大掠夺,这些太监就被称作“矿监”或者“税使”。
在明代时期,这个矿是断断续续开采的。到了万历24年的时候,万历皇帝朱翊钧又发起了一次全国性的开矿运动,主要是为了搜刮金银。
古矿洞最深处达170多米,用人拉肩扛的原始方式,把矿石运出矿洞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正是因为采矿非常艰苦,矿工无法忍受高强度的劳动,《遂昌县志》记载,公元1144年,遂昌的矿工曾发生过暴动,并占领了处州府也就是今天的丽水。
金银矿的石头叫石英岩,石质坚硬细密,比花岗岩的硬度还要大。在古代没有设备和炸药的情况下,开发面积如此巨大的矿洞,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矿洞内,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密布着大大小小的圆坑。根据多年的研究经验,中国科学院的杨志法教授给这些圆坑一个解释。这个地方就是一个烧爆坑,因为石英岩非常硬,用一般的工具不足以把它弄下来。当时的人们就想出来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用木材堆在这里烧,然后再用水去泼它。经过冷水的骤然降温,被烧热的石头表面就会形成裂缝,导致石块脱落,这种方法被称作“烧爆法”。正是大规模使用了这种方法,减轻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据这些密密麻麻的烧爆坑的情况,基本可以断定,这个古矿洞就是古人采用烧爆法一点一点挖掘的。
由于洞口狭小,古人在使用烧爆法大规模开采矿石时,洞内的通风就是一个大问题。在矿洞里,陈少华发现了古人排烟用的烟道,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这些烟道到现在仍然可以使用。
在这个古矿洞里,虽然历经百年,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出到处都有石头被烟熏黑的痕迹。
太监催逼导致矿难发生
在离矿洞不远处,有一处太监府遗址。经过岁月的冲刷,如今已经只剩下了断壁残垣。在太监府遗址附近,现在还完整地保留有一池方正的水塘,从水塘的形状来看,应该是人工开凿的,这显然是太监府的配套工程。
据史书记载,派往浙江的矿使太监叫曹金,万历24年 12月,曹金从京城出发,代表万历皇帝来浙江督办遂昌的矿冶生产。这座建立在矿区的太监府,可能是曹金和手下的府邸。
陈少华在《遂昌县志》上发现了这样的巧合,就是曹金逼迫地方开银矿时,遂昌的县令正是著名文人汤显祖。根据历史记载,汤显祖是自动辞去遂昌县令的,那么他为什么要辞去遂昌县令一职呢?
汤显祖除了在遂昌写了著名的《牡丹亭》外,还写了大量的诗文,从这些诗文里,有很多是针对矿监和开矿的事,他在《寄吴汝则郡丞》中说:"搜山使者如何,地无一以宁,将恐裂",汤显祖把"矿监"称作"搜山使者",说"搜山使者"每到一个地方,就将天无宁日。他还写了《感事》一诗,来表达了他此时的愤怒之情:"中涓凿空山河尽,圣主求金日夜劳。赖是年来稀骏骨,黄金应与筑台高。"他把批评矛头直接指向了派太监搜刮金银的万历皇帝。汤显祖对开矿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深感担忧,正是开矿一事直接导致了汤显祖的辞职。
在《遂昌县志》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到万历年间,老矿洞因早已废弃,已经" 凿深水积,内可方舟",也就是说,这里已经积满大水,水深已经可以行船。
在曹金的逼迫下,汤显祖不得不组织重新开发老矿洞。当时全遂昌县仅13000余人口,其中青壮年不足5000人,而仅排除矿洞积水就动用了几百人,水车全靠青壮劳力人力操作,工作强度极大。矿洞里积水很深,积水抽了三年都没有抽干。曹金又虚报开矿数目,征矿税,汤显祖组织民工开矿,矿没开出来,矿税还要交,汤显祖为了这个事感到很愤慨。汤显祖反对这样劳民伤财,他联络了一大帮士大夫纷纷上书,造成了很大的舆论声势,因此得罪了当政的皇帝。这个皇帝虽然不管朝政,但对金银的收刮是很要紧的,汤显祖最后没办法,只好辞官。
汤显祖的愤而辞官,没有阻止太监的催逼。在太监的逼迫下,采矿活动一刻也没停止,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了矿难的发生。
因为在早期形成的采空区和矿洞的顶板之间有一条小的矿脉,小的矿脉和顶板之间存在一条裂缝,这组小的矿脉在早期唐代、宋代开采过程中,古人为了保护矿区安全不敢开采。矿柱和稳定的顶板是安全的重要保证,如果敲打它们,随时会引起矿洞的崩塌。但在太监的威逼下,矿工们已经顾不了自身的安全。
皇帝逼得太紧,但是当时的人们又不能往下开采,因为下面全是积水。所以人们只好再接着采,最后把矿柱采掉了。矿柱里面有黄金,然后把比较稳定的顶板也采掉了。由于失去了平衡,巨大石块突然撕裂了穹顶,造成了一次特别大的矿难。
也就是说,在这些大石头下,确实埋葬着 100多个明代矿工的冤魂。
陈少华在县志上还找到了关于这起事故最后的记载,因为大塌方造成了重大伤亡,一些士大夫纷纷起来反对开矿,愤怒的矿工开始闹事,万历皇帝才不得不同意这座矿洞"报罢",这样一度热闹的矿洞终至废弃,从此渐渐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这时离汤显祖辞官仅仅1年时间。(中央电视台10 套《 探索·发现》栏目供本报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