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孙晓娜 本报通讯员 高奎
在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有一尊外国人雕像,雕像高鼻深目,一手持笔一手拿本,深邃的目光凝视着远方。雕像后面的墓碑上镌刻着:希伯同志是德国共产党员,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 1941年 11月 30日,希伯同志所随部队与日寇遭遇于沂南大青山,战斗惨烈。希伯同志弃笔持枪,与敌人展开殊死战,不幸光荣牺牲……
不惧危险坚持北上
1941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得到有关汉斯·希伯要来采访的通报,一份送达一一五师师部的介绍材料写道:“汉斯·希伯,德共党员,知名作家兼记者,四十四岁,第一次来华是在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大革命时代,曾在北伐军总政治部编译处工作。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愤而回到欧洲,一直同情中国革命,写过不少文章。一九三二年,他再度来华,是上海第一个国际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发起人之一,在上海参加了中国的反法西斯运动,用‘亚细亚人’等笔名在太平洋杂志等美、英报刊上经常发表政论文章。希特勒上台后,他流亡国外,是一名坚强的反法西斯战士。一九三二年秋,偕夫人到上海定居,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于一九三九年到过延安,一九三九年到过皖南新四军军部。今年五月,他以美国进步组织‘太平洋学会’记者身份,由上海到苏北,在新四军中采访。他一直反对日本侵华,反对德、意法西斯军国主义,反对美英的绥靖主义政策,是一位有正义感的国际主义战士。”
在苏北,希伯采访了刘少奇、陈毅、粟裕等人,并将采访所得写成了一本8万字的书稿《中国团结抗战中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为进一步了解八路军在山东敌后的活动情况,他提出到山东采访的要求。新四军领导同志告诉他,估计山东敌人的大“扫荡”快要开始,比较危险,劝他暂勿北上。但希伯坚持北上,新四军军部决定派部队护送他来山东。
穿越日本占领区
希伯和他的翻译方练百从苏北出发,在新四军的护送下到了陇海铁路附近,事先得到通知的一一五师派出一支小分队迎接希伯。小分队接到任务后,日夜兼程,绕过敌人据点,穿过敌人控制的公路和铁路,如期来到事先约好的陇海铁路南的后贾谷庄与希伯接头。
1941年 9月 12日,希伯顺利到达了山东滨海地区,不久被护送到一一五师师部驻地临沂,与罗荣桓、朱瑞、黎玉等见了面。师部特别安排希伯住在离罗荣桓住处不远的两间比较宽敞的瓦房中,屋里配备了桌椅、热水瓶、洗脸盆等生活用品,都是老乡凑起来的。
因为临沂日军活动频繁,军情紧张,师部想给希伯佩戴一支枪,以作不时之需,然而希伯认为自己是以美国“太平洋学会”记者的名义在山东采访考察的,不佩枪就不属于交战的双方,日本侵略者将不能随意侵犯自己的人身安全,所以希伯拒绝了组织的安排,并称自己的武器就是手中的笔。
笔耕不辍全力奋斗
希伯在赴山东途中曾给“太平洋学会”秘书长利连撒尔写过一封信,他在信中说:“我希望这几天可以继续我的北方之行,为(书稿)第二部分搜集材料。……第二部分我将集中写山东——河北,重点是写山东。”希伯计划在当年十月完成大部分工作,因此到了山东后他每天都忙碌地进行采访。希伯曾经说过:“我这个人,平生不管做什么事情,总是完全地献上一切,……凡可能献上我全力的事,绝不能只献上一只手。”
希伯访问的对象非常广泛,既有八路军指战员、各级地方干部,又有普通群众,他甚至访问了一些日本战俘,参加了各种集会,获得了大量的资料,先后写出了通讯《在日本占领区的旅行》和《八路军在山东》、《为收复山东而斗争》两个长篇报告,总字数达8万多。他还修改充实了在苏北写的《中国团结抗战中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遗憾的是,希伯在山东敌后所写的全部文稿,一部分在派人送往上海时不知下落,一部分在大青山战斗中失落,都未能留存下来。
永别爱人战友
夫人秋迪·芦森堡女士是希伯最坚定的支持者。两人在上海的住所就是收留和掩护革命战士的据点,时任新四军卫生部长的沈其震就曾在希伯家住了一个多月,每当这时,秋迪就会出去寻找临时住所。她还和希伯一起化装成医生和护士,把药品送往敌占区的新四军交通站。她还陪同希伯到苏北新四军根据地采访。
当时,从上海法租界可以直接同国外通信而不受阻挠,为了尽快把文稿寄往美国或英国发表,希伯一个人前往山东,而秋迪则返回上海充当“交通员”。希伯在山东期间,秋迪曾来探望过一次。他们到老乡家里做煎饼,到田头看收地瓜,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老乡们的热情欢迎。
不久,日军大“扫荡”开始,为了保证国际友人的安全,山东分局决定让秋迪女士提前回上海,并劝说希伯也一起回去。希伯说:“让秋迪先回去,我同意。但我决不离开山东。一个想有所作为的记者,是从来不畏惧枪炮子弹的。让我留下来吧!”就这样,希伯送走了他的夫人、战友秋迪女士。但谁也没有想到,这次分别,竟然成了他俩的永诀。
青山有幸埋忠骨
秋迪走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形势日趋险恶,敌人大举侵犯沂蒙山区。对八路军来说,已无前方和后方可分,希伯也穿上了八路军的军装。为了使希伯尽快适应这种战争环境,战士们手把手地教他,怎样注意前后联系,不要掉队;注意上山下山时脚步要稳,不要摔倒;注意行军规则,不要高声喧哗。希伯很快成为一名训练有素的战士。
在漫天风雪中,希伯跟着一个梯队在东蒙群山之中围着山和敌人“推磨”,他很快适应了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流动生活,还学会了射击,熟悉了行军规则和夜间的联络信号,希伯已成为一名真正的八路军战士了。无论多艰苦,希伯总是带着他的打字机,一次突围后,他不顾一夜奔波跋涉的劳累,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以腿当桌打字,写出了一篇题为《无声的战斗》的稿子,由陪同他的翻译方练百译成中文,旋即送往《战士报》社,被套红刊登在《战士报》的第1版上。
不久,即发生了鲁中南地区抗战史上最悲壮的一次战役——大青山战役。希伯所在的以省战工会为主的第二梯队,在大青山上和日军遭遇,被日军一个混成旅包围,二梯队仅有一个连的兵力,希伯和机关人员都投入了战斗。这场战斗非常惨烈,战后,我军打扫战场时发现,希伯牺牲在离战工会主要负责人陈明牺牲地点约200米处,他的遗体上弹痕累累。
为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而以各种方式进行斗争的外国友人很多,但是,穿上八路军的军装,亲手拿起枪来同法西斯侵略者战斗而死的欧洲人,希伯是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