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生活日报 -> 每日连载 -> 行色匆匆 

 

行色匆匆(一)

2002-10-10 07:40:39 

  一
  1990年许亮去了海口,去了那个地处热带、据说是充满了机会的海岛城市碰运气。那一年许亮三十岁,已经到了确实需要一点运气的年龄了,否则他就恐怕只能度过极其平庸暗淡的一生了。这么些年来,许亮的日子过得一直很不顺心,没有稳定和满意的工作,经常入不敷出,还养成了酗酒的恶习,从小就有的文学梦至今也还只是一个梦(既没有写作的时间和心情,偶尔写出来的东西也无处发表)。本来这些也还不是不能忍受的——毕竟很多人过得也不见得就比他更好,可屋漏偏逢连夜雨,他老婆还不守妇道,喜欢跟人乱搞,并最终和他离了婚,跟一个小伙子跑了。这确实给了许亮沉重的一击,他深感自己的运气实在是太糟糕了。有时他想,人是生来平等的,而自己又不是一个畜牲,凭什么好运气就不该让自己也沾点边呢?没有道理的嘛。
  十月的一天,许亮的一个朋友老杨从海口回南京省亲,许亮得到消息后,就去他家里看他,老杨比许亮大七八岁,是许亮的一个同学的大哥,以前当过知青,有一年许亮和他的同学去老杨下放的地方玩了两天,就这样和老杨认识了。一来老杨上调回城当了工人,因为他和许亮都喜欢看书,用当时的话说就是都比较有“思想”,所以尽管两人年龄有差距,可还是成为了好朋友,一度过从甚密。几年前,老杨辞职去了海口,不知做什么生意很快就发了财,接着又和当地的一个姑娘结了婚。那姑娘的父亲是省里的一个大官,如此一来,老杨的生意也就越发兴隆了。许亮和老杨也算是老朋友了,如今虽然境况不同,且又难得一见,但许亮对老杨的友情依旧。见面后,许亮向老杨表达了热烈的问候,可老杨的态度则比较微妙,友好固然是友好的,但又挺有分寸。只是当老杨谈起他的生意前景时,他才开始变得神采飞扬起来。他说准备买一个橡胶园,还想办一家冷饮厂,接着又向许亮大谈起了海口的繁荣和开放。“那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老杨说,“充满了机会。”
  老杨的话让许亮心里一动,并很快冒出了一个念头。
  “你的近况怎么样?”老杨问道。
  “不太好。”许亮坦言相告。
  老杨点点头,仿佛对许亮的近况不太好早已是预料之中了,因而也就没有必要再问下去了。他又问起了其他一些他们共同的朋友的近况,对一个朋友的第三次结婚,老杨发出了爽朗的大笑声:“这家伙,这家伙……”
  “老杨,”许亮鼓足勇气说道,“我想改变一下生活。”
  “是吗,怎么改变?”
  “我也想去海口。”
  许亮的话似乎让老杨吃了一惊,他停顿片刻后问许亮:“你去海口干什么呢?”
  “不知道,我想先去了再说。”
  “你想听听我的意见吗,我劝你还是不要去。”
  “为什么?”
  “因为你这种性格不适合在海口混。”
  “不管了,我在这里日子过得也不行,去海口再糟还能糟到哪里呢?”
  “你还是再考虑考虑吧。”
  “我已经考虑过了。”
  “这么说你决定了?”
  “我决定了。”

  ●顾前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行色匆匆(二)
下一条: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