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生活日报 -> 每日连载 -> 行色匆匆 

 

行色匆匆(二)

2002-10-11 08:14:06 

  “那么好吧,”老杨的面色开始严峻起来,话里也有了一股冷冰冰的味道,“既然你已经决定了,我也就不劝你了,不过有些话我还是应该先说在前头。你到了海口后,我能帮你的,就是给你提供一个住处,此外,你要是混不下去了,我还能给你提供回来的路费。除了这些,别的我就帮不上你什么了。”许亮一时没有吭声。他倒不是觉得老杨给他提供的帮助不够多(事实上他也没有指望老杨能给他提供更多的帮助),只是觉得一个老朋友这样跟自己说话,实在让他心里有点别扭。说实话,哪怕老杨什么帮助都不给他提供,而只对他说两句亲切鼓励的话,许亮也会感到舒服得多的。尽管如此,许亮仍然说道:“谢谢你了,老杨。不过你能给我提供一个住处,就已经足够了。假如我要是真混不下去了,绝不会要你给我提供回来的路费的。”
  “先别把话说死。”老杨微微一笑,他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摘下其中的一把递给许亮,说这是他在海口的一套房子的钥匙,许亮去了之后就可以住在那里,被褥都是现成的。他还告诉许亮,那里现在已经住了一个人,是他的老同学,叫刘苏东,许亮就和他一起住。老杨始终没有提起,让许亮到海口以后去他家玩玩。许亮已经不是个孩子了,不能说对人性一无所知,但老杨的态度多少还是让他有些意外。以前老杨当工人的时候,落魄得要命(他常泡病假不上班),许亮可从来都没有嫌弃过他,老是邀他到自己家来玩,还好吃好喝的招待他。
  许亮是11月去海口的,临行前,他把该安排的事情都安排好了,房子托人照看着,档案关系从一家行将破产的公司里拿到了人才交流中心,又从银行里取出了他仅有的一点存款。老实说,如果海口能混下去,许亮是不准备再回来了。南京虽然是许亮的故乡,可他并不热爱它,对于他来说,只有幸福美好的生活才是他可爱的故乡———虽说迄今为止他在梦中都还没有回去过。
  临行的前一天,许亮给一个姑娘打了电话,告诉她他马上要去海口了,问她愿不愿意来再跟他见上一面。那姑娘稍作犹豫,就同意了。晚上许亮炒了几个菜,又备了酒,她来了之后开始了这顿“最后的晚餐”。她问许亮这次准备去海口多长时间。许亮说可能不回来了。接着他就提议,为了他们的相识,为了友谊,为了分别,为了他们今生今世这可能见的最后一面,干杯!
  对这姑娘许亮一直有点意思,离婚后曾下功夫追求过,可始终未曾得手,为此他还失落过一阵子,以后跟她也没有什么往来了。但尽管如此,正像一个女作家所说的:“爱,是不能忘记的。”眼下,许亮要走了,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和她告别。当然他还有另一个想法,那就是借着这股子生离死别的气氛,跟她把那事给做了。这一来是为了对他那凄美的爱有个交代,二来他还想带着一点美好的记忆离开他的故乡呢。为此他一再举杯,祝酒词既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惆怅,又充满了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惨烈情怀,此情此景,恐怕连一只猴子都会架不住了,可那姑娘却不知是怎么回事,硬是不为所动,晚饭刚一吃完,八点钟还没到呢,她就不顾许亮的挽留,坚决地站起身来告辞了。
  ●顾前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上一条:行色匆匆(三)
下一条:行色匆匆(一)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