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镇是被一部电影和一味小吃热闹起来的。 早上6:35,芙蓉镇码头街上的铺子都还没下板,静悄悄的,只有背背篓的小贩和黄狗有时候穿过石板街。王村观景楼酒家老板娘汪大姐坐在门口。汪大姐和扮演芙蓉姐子的刘晓庆年岁相仿,但看上去她却老多了。她开的店子很有名气,因为当年拍戏用的米豆腐是她家做的。老板娘除了米豆腐做得好吃外,还做得一手好菜。甜米酒和炒田螺都是芙蓉镇上最有名的吃食,几乎家家都有的卖。 6:50,汪大姐和丈夫开始下门板,夫唱妇随,秩序井然。从屋里往外抬卖米豆腐的小桌、火炉、烧水锅、骨头汤锅、调料碗。她从一个背竹篓卖泡菜的老婆婆那里花五毛钱买了一大碗萝卜泡菜,到灶间用油盐爆香,又把整块的米豆腐用线切成小方块,用水泡起,所有作料装在碗里摆到门口小桌上一个纱罩子下面罩好,就等客人来了。 做米豆腐的米跟煮饭的不一样。他们每天早上把米拎到镇上用电磨打碎成米浆,回来再在米浆里点一点石膏,倒进烧开的热水锅里烙,一边不停地用铁铲翻炒,五六分钟就烙好了。然后用不同的盆做成两种形状,两个小时后就可以吃了。镇上卖米豆腐的店铺有十几家,游客大老远来到芙蓉镇,除了看看电影中的石板街老房子,去猛洞河漂流,也就是尝尝米豆腐。汪大姐是跟她妈妈学会做米豆腐的,1986年拍芙蓉镇时她还没开店,是在自家做好了米豆腐拿到113号拍摄现场去拍戏用。1988年镇上开始有了慕名而来的游客,她开了这家小店,只卖米豆腐一类小吃,后来因为电影小镇出了名,生意越来越好,前几年一块钱一碗的米豆腐一天能卖100多碗。 聊天间,我看着水泥屋子说其实还是吊脚楼更有特色,要是镇上的吊脚楼都拆了,恐怕就不会再有人来玩了。汪大姐说她也察觉到了这点,说有钱了再把吊脚楼盖起来。 9点多钟,客人吵吵嚷嚷地开始上门。 蒋恩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