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众 网 >>

首页 新闻 财经 生活 体育 IT 娱乐 社会 房产 人才 Flash 图片 软件下载 人体艺术

 

大众网首页 -> 生活日报 -> 生活资讯 -> 生活人车路

四门塔之谜四
杏黄色为何千年不褪


大众网-生活日报   2003-01-17 05:40:07
shrb20030117

 

  千佛崖是与四门塔齐名的地上建筑,它是山东地区唐代石刻造像艺术的主要遗存。南北总长65米,有大小造像220躯,造像题记43则。
  从有纪年的造像题记和造像分布的情况看,千佛崖大约是在唐代第一个皇帝李渊的武德时期开凿的,到高宗时达到最盛期,至睿宗文明元年,恰好是在武则天称帝前的六十多年内。因此,千佛崖可以说是唐代初期佛教石刻造像艺术的一部编年史。
  现在让我们从它的南端开始,欣赏其艺术魅力,寻找其不解之谜。
  南端第一窟,是南平公主显庆三年造像窟,窟内坐佛一躯,面形丰满,衣纹细密,刀法流畅而柔和。《新唐书》中记载,南平公主是太宗的三女儿,高宗的姐姐,其丈夫刘玄意,时任齐州刺使,齐州治所即在今济南。南平在此造像是为已去世八年的太宗皇帝祈福。
  往北,依次有两个大窟,即显庆三年和贞观十八年僧人明德造像窟。贞观窟稍北的石壁上,有武德僧人沙栋造像记一则,字迹隽秀,是书法艺术中的上品,可惜剥落太甚,不能通读。
  千佛崖北部造像稀疏,最后是两座大窟。南面的大窟,窟门中间有一石柱,迎门有两躯大佛像,北边大佛高28米,南边像高265米,系唐太宗第十三子赵王福于显庆三年为太宗所造。四周佛像19躯,有刘操、王玄亮题记。
  指着赵王福所造两像,管委会副主任刘继文讲,目前我国现存的刻石铺色,杏黄色本就不多见,而这两尊石佛的杏黄色历经1350年风雨剥蚀而不变,依旧鲜艳如初,这是极其罕见的。国内许多专家来此考察,但均不能参透其中奥妙。杏黄色的寓意何在?古人到底是怎样配色的呢?

点击这里登陆财富济南论坛与编辑在线交流,
或者发表自己的文章(优秀文章可在生活日报财富济南上发表)>>>

关闭窗口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0 sd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