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子骞路南起燕子山路,北与洪家楼南路相接,因闵子骞墓位于路边而得名 闵子名损,字子骞,孔子弟子,名列七十二贤之首,德与颜渊齐名。闵子以孝名天下,孔子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间”。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排在第三,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先贤人物。 宋(元)·无名氏作《闵子骞单衣记》载,闵子骞母亡,父续娶,继母生二子。继母偏爱己子,虐待子骞。子骞缺衣少食,冬天只能以芦花为衣来御寒。其父不知,子骞也不敢告诉。一日父亲让子骞驾车载其外出,行至中途,子骞因又冷又饿,无力驭车,致使车轮滑入路旁沟内。受到了父亲的指斥,子骞也不加以辩解。后来父亲终于发现了子骞受到继母虐待的情况,便要休掉后妻,将她逐出家门。子骞反为继母求情,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其父这才饶恕了后妻。从此以后,继母对待子骞如同己子,全家和睦。后人把这一故事称为“单衣顺亲”和“鞭打芦花”。有诗赞曰: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地处历城区洪家楼镇的闵子骞墓,墓园原面积甚大,约1万平方米,现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约30米,墓丘高2米,处于松柏掩映之中。宋时墓前建有闵子祠,元、明、清各代屡建屡废,今已无存。 2003年1月20日暮色时分,在一位老者的指引下,记者在一个破败的院子里找到了闵子骞的墓丘,一个大大的土包孤零零的躺在那里。墓地的周围,一边是断壁残垣,一边是大兴土木。一位守护工地的“古建公司”的人告诉我,墓丘前的那栋古色古香的“新”房子是新建的祠堂。墓丘的周围,横七竖八散放着成堆的木材。据称,是在准备给闵子骞搭建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 (感谢济南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的大力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