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新闻 > 特色套餐 > 焦点坊
本站搜索:

陕西米脂县事业单位招考泄题过程披露

2012-06-27 07:02:00     作者: 来扬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米脂县;试题;a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命题质量;命题教师
[提要] 郑老师命题的“A卷”的所有100道题均来自“神奇”参考书的强化训练题——其中,对第三篇“法学”训练题的照搬最多,共计12道单选题和11道多选题,有的练习题被连续“选中”。

  命题人郑老师与调查组的谈话笔录(打马赛克部分为个人信息),他为自己命题范围狭窄,并犯有一些低级错误等问题“深表歉意”。米脂县纪检委供图

  郑老师命题的“A卷”的所有100道题均来自“神奇”参考书的强化训练题——其中,对第三篇“法学”训练题的照搬最多,共计12道单选题和11道多选题,有的练习题被连续“选中”。本报记者 来扬摄

  6月17日上午,陕西省米脂县2012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以下简称“米脂事业单位‘县考’”)在米脂县二中举行。

  8天后,这次笔试被宣告“无效”,理由是“试题错误多,出题面狭窄”,被有关权威人士一致认为“完全违背了命题的原则,不具有科学性、公平性和严肃性”。

  6月20日,《中国青年报》刊发报道《陕西米脂:“神奇”的事业单位考试参考书》,披露了6月17日举行的米脂事业单位“县考”的100道试题全部来自一本参考书,且试卷印刷质量较差,并有多处差错。

  较早披露试卷差错的西部网随后跟进报道,并提出了“谁是组织者”、“谁是命题者”、“谁是监管者”、“谁来承担责任”、“考试结果是否有效”等五大疑问。

  6月25日,米脂县召开全县领导干部会议,通报了对此次米脂事业单位“县考”的调查情况和处理结果。上述五大疑问都有了答案,被全押中的试题的出炉过程也得到了还原。

  八年以来的首度“县考”

  在得知米脂事业单位“县考”将重考的消息后,考生小孟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是一个好消息。”小孟说,“重考应该会更公平,不会再出现什么‘神奇’的参考书了。”

  中国青年报记者接触到的多名考生对米脂县委、县政府作出的重考决定都持欢迎态度,他们也都表示会参加重考,争取这一难得的机会。

  “在我的印象中,这是2004年以来我们县首次举行的事业单位招考。”考生小姚告诉记者。他的说法得到了另几名考生的证实。有消息灵通的考生,在今年春节后就听说了县里将公开招聘。

  或许是这场八年以来的首度“县考”对米脂的年轻人来说机会实在难得,且根据相关公告,此次米脂县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人数达到150名、“专业不限”。因此,在公告发布后,有2000多名考生报名参加。

  “先是网上报名,然后到县人才市场进行资格审核。”小孟告诉记者,因为人多,资格审核的第一天,她没能排上队,只好第二天早早地赶去。

  考生小张在资格审核时发现,他的一些在外地工作、户籍仍在米脂的中学同学也纷纷赶回来报名。“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比较难得的回家乡‘吃财政饭’的工作机会。”

  据介绍,资格审核工作主要针对考生的学历、年龄、户籍等信息。根据公告,截至公告发布之日,只有同时符合“往届国家统招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且在我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报到”、“年龄在30周岁以下”、 “发布公告之日前户籍在米脂县”这三项条件的考生才有资格报名。考生小李告诉记者,资格审核着重核对户籍和档案信息,她的好几个同学因为户口或档案未落在米脂,失去了报名的机会。

  “公告发布后,县里面就不再给办理户口和档案的迁入了。”小李说。

  经过资格审核和缴费环节,最初在网上报名的考生被“刷”掉了一小半儿,余下1647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进入随后的笔试环节。6月12日上午,米脂县2012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米脂县考办”)在陕西米脂人力资源网上公示了考生名单。

  委托命题,第二套试题仓促照搬参考书

  负责调查此次米脂事业单位“县考”试题命题等情况的调查组组长、米脂县纪检委副书记朱勇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在缴费环节结束、考生名单确定后,6月11日,米脂县考办开会讨论了此次“县考”的后续安排,决定由米脂县人社部门联系命题和阅卷机构,并确定此次考试为“标准化考试、答题卡答题和电脑阅卷”。

  “6月12日,米脂县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米脂县人社局”)局长李永生和榆林市人才交流中心主任高庆国签署了一份书面委托协议,协议载明了此次考试的命题范围、题型、试卷要求和保密规定。”朱勇说,“其中明确了为防止泄题,要准备两套试题。”

  当天下午,高庆国电话联系了他的同行、延安市人才交流中心主任汪洋,委托其找人“出一套题”。

  但这一委托并没有任何书面协议。汪洋告诉记者,在联系命题的过程中,高庆国本人并没有来过延安。

  “因为高主任和我是同行,我就帮忙负责联系一下出题人。”汪洋说,“高主任在电话中只是说帮忙出一套题,并没有说给哪里出。后来我就找到了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的郑老师帮忙。”

  在调查组与郑老师的谈话笔录上,郑老师回顾了他接受此次命题的经过“2012年6月12日下午,我接到延安市人才交流中心汪洋主任打来的电话,让我为某地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命题《公共基础知识》,因个人关系,我欣然应允”。

  不过,这套试题并不是郑老师出的。由于工作忙,为保证命题质量,郑老师请他的同事刘老师帮忙完成此项工作。

  6月14日,得知第一套题出好后,汪洋给高庆国打电话,询问该印多少份试卷。高庆国回复称,还需要再出一套试题备用。于是,汪洋再次给郑老师打电话,让他再出一套题。

魏鹏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