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寒冬,长夜,当您回到家,脱去一身疲惫,全家围坐在一起享受热腾腾的晚餐时,有这样一群人,依然忙碌在工作岗位上,彻夜不眠。近日,大众网联合济南热电推出《不一样的家,一样的暖》栏目,走进一线供暖人的家庭,探寻这些家人背后的默默付出。正是因为有他们的付出,才有千家万户的暖夜。
班长刘培均出发前再打个电话
班组组员每人必备的小本本
大家伙儿凑在一起维修设备
先记下今天的注意事项,才能出门服务
文/片 大众网记者 张娜
济南热电三分公司天和园换热站紧邻小清河北,这里住着一个8人的供热班组,他们的官方称呼是天和园班组,民间称呼是“神医”班组。8个人,平均年龄40多岁,负责小清河以北130多万平方米用热面积。他们个个闷不吭声,只会埋头干活,平均每人有20多年的供热经验,早就练就了一身绝技。谁家暖气有问题,一个电话,人到,病除。
漏点藏在河里,他都能找出来
班长刘培均,47岁,擅长查漏。
前段时间,警苑东区2号楼3单元突然不热了,刘培均根据种种迹象判断,应该是管道有漏水点。沿着管线找,穿过小区里的一条人工河之后,管道竟然“消失”在河对岸。原来,供热管网铺在了这条人工河的下面。
该小区先铺设的管道,后建设的人工河,管道最初也并非供热公司设计和建设,大家顿时傻了眼:在河水下面,如何找到漏水点?刘培均思考片刻,慢慢沿着河边走,还不时试试水温。漏水的地方,河水肯定有温度,果然,漏点被他找到了。现在,该处漏点已经有了堵漏方案,即将实施工程。
找出病因,自然人到病除
大家伙儿都说,班长刘培均的眼很毒。警苑东区居民窦先生家里暖气片好几年不热,去年换热站收归供热公司之后,窦先生抱着试探的心思给班组打了电话。刘培均到了用户家里,只一眼,便看出用户家不热的原因是暖气片的供回水管接反了。
负责太平洋小区的杨波也是位“神医”。
整个片区的管网布局、流量压力都像是刻在他脑子里。哪个片区温度不对,他细细一算,哪个换热站的流量该提,哪个换热站的压力该降,他都心里门儿清。
樊福军最擅长找出用户家里的暖气病因。尤其是一些老小区,有人家里反映暖气有问题,他一进门,手搭上暖气片一试,就知道是堵塞还是其他问题。
他们总能最快找出病因,自然人到病除。
“神医”治暖,却不能救己
因为常年的劳累,再加上普遍年龄偏大,这个班组里的组员多数都身体不好。
刘培均有旧疾腰椎间盘突出,不能久坐久站,就连坐在椅子上开会,都是撑着半边腰。
年龄最大的田序杰有脑血栓和高血压,却天天坚持在一线,从不喊苦,也不请假。组员们担心他的身体,想特意照顾一下他,他却不习惯。
这个班组,不但有“神医”的技术,还有“神医”的范儿,低调,不愿多说。一出门,他们都带上一个巴掌大的小本,谁家有啥问题,小本上清清楚楚记着。偶尔在开会的时候,有同伴抛出一个解决不了的供暖疑难杂症,他们才开始话多起来。
相关新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