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寒冬,长夜,当您回到家,脱去一身疲惫,全家围坐在一起享受热腾腾的晚餐时,有这样一群人,依然忙碌在工作岗位上,彻夜不眠。近日,大众网联合济南热电推出《不一样的家,一样的暖》栏目,走进一线供暖人的家庭,探寻这些家人背后的默默付出。正是因为有他们的付出,才有千家万户的暖夜。
热工班9人难得凑在一起拍一张大合照
维修设备是一个细活儿
女员工巾帼不让须眉
热工班在工作中
细活儿能修表,粗活儿能抡锤,爬得了15层楼高的锅炉,修得了意外短路的电缆……济南热电北郊热电厂电仪车间有这样一群人,守着整个北郊厂2万个监测点,这些人就是热工班的9名员工。他们严守的这些测点,就像一个人身体里的神经系统,稍有不慎就导致失调,从而让整个济南北部供热出问题。
9人“组团”坚守 数据就是生活的全部
早上不到8点,王鹏就开始每天必需的巡检工作,从监控设备到锅炉厂房再到环保设施,全厂巡检一遍大概需要40分钟。除了正常巡检,如果碰到数据表有异常,爬到15层楼高的锅炉上检修也是常有的事儿。
王鹏是热工班班长,和他一样,其他8名员工也是这么干的。整个厂2万个测点,一个测点出现异常他们就高度紧张。他们的日子就在不断的日常维护、消缺、检修中度过。
说热工班是供热神经线的守护者一点也不为过。采暖季初期,启停炉、设备切换试运、动态静态试验等,他们都是全员24小时坚守。
今年供暖环保压力大,整个北郊热电厂一共有16处环保数据测点,几乎一分钟就变动一个数字,他们为了盯住环保数据不出现异常,甚至不敢回家。说到回家,王鹏已经六七年没有回家过年了;40出头的赵琳竟已满头白发;班组里还有三位女同事,也都是舍家撇业坚守在一线。
巾帼不让须眉 15层楼高的锅炉爬上去如履平地
热工班的工作繁重而琐碎不说,还需要勇气和力气。
15层楼高的锅炉顶层压力表和温度表数据有异常,女员工李建云二话不说,拿着扳手等工具就往上爬,20分钟爬到锅炉顶,还要在原地休息20分钟,才能缓过劲来。麻利地拆下数据表,再换上新数据表,动作一气呵成。
“刚开始爬锅炉的时候,到顶之后头皮发麻,腿脚发软,简直站不起来。”想起最初的自己,李建云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和李建云一样,另外两位女同事也是如此,谁没有经过这一番残酷的高空训练呢!
这个班组里,有太多让人感动的事情,50多岁的老师傅吕连弟,被称为班组的“定海神针”,永远是第一个站出来要求加班;姜文轩是来热工班最晚的学员,白天上班、晚上忙着照顾重病的家人;赵琳父亲去世,仅仅请了3天假,就出现在工作岗位上…… (记者 张娜)
相关新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