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她,3年间一直没有和同事透露病情,偷偷吃药、偷偷输液、偷偷做手术;她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发出的最后一条短信还是牵挂着招投标;她,是个双面人,对同事特别大方,对自己却特别节俭……她就是原中建八局一公司投标部经理李海娟。
2015年11月16日,济南高新区莲花山,同事们在这里为李海娟举行的追悼会,层层叠叠的花圈堆成了50多米长的诗墙,700多人从各地赶赴济南为她送别。
李海娟走了,她用42岁的生命诠释了一个担当者的意义,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建八局“刚强如铁的意志、低调如铁的奉献、坚韧如铁的担当和宽厚如铁的心胸”的“铁军文化”。
大众网济南4月30日讯(记者 张帆 通讯员 高继贵)在中建八局一公司,有一位身患癌症却在生命最后一刻仍不忘工作的人,她就是投标部经理李海娟。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大众网记者带着敬意和怀念,通过她的同事和家人,了解到了她兢兢业业,敢于担当的一生。
隐瞒病情,工作至生命最后一刻
李海娟1996年从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民建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建八局一公司工作,曾任项目预算员、分公司预算科科长,后担任投标部经理。
2015年10月,在为两个重要投标忙碌的李海娟开始持续低烧、咳嗽加剧,却不肯在工作的关键时刻去医院检查治疗。10月27日,再也坚持不住的她倒下了,被丈夫石文红送去医院,却得到了惊人的结果——肺癌引起了并发症。
在住院期间,李海娟仍念念不忘工作,打电话跟同事沟通。由于高烧,她的嘴唇、喉咙起泡,不能发声,她就用QQ、短信打字和同事联络,直到2015年11月14日,李海娟永远地离开了。
然而,直到同事为李海娟收拾办公桌,找到她压在抽屉里的检验单时,大家才知道,早在2012年年中,她就被检查出双肺纤维瘤,2012年12月,她瞒着大家接受了手术,切除了60%的肺叶,可是2013年初她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重返工作岗位。
关于癌症病情,李海娟隐瞒了同事三年,在这三年里,她偷偷吃药、偷偷输液、偷偷做手术。然后,身先士卒地加班、出差,一如既往地忘我工作。
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李海娟坚持不让丈夫将病情告诉任何人,同事打来电话,她只说自己是感冒发烧。只要有人打来电话询问工作,她总是不让挂电话,生怕少问了任何一句、遗漏了任何一项。由于高烧,李海娟的嘴唇、咽喉起泡,浑身浮肿,不能发声,她就用QQ、短信打字联系工作。
2015年11月14日,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李海娟还艰难地给主管自己工作的领导发出一条短信:“这次我可能真的跟不了这个标了,别耽误了工作,请您安排其他人吧。”这是她手机上的最后一条短信。
身先士卒,从不推脱且敢于担当
“敢于担当,就是要在矛盾、困难和挑战面前不犹豫、不动摇、不退缩,真正做到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这是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市委书记王文涛在《敢为担当者担当》一文中提出的。李海娟在工作中时时刻刻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种担当精神。
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永明回忆说:“海娟对待工作任劳任怨,勇于担当。在我印象中她哭过两三回,都是因为投标失败的事,她认为前期营销做了很大努力,自己却在报价上出现了问题。事实上,经验再丰富的人也难免会出现失误,海娟却非常在乎,感到非常自责。”
在一次投标中,项目即将开标,由于一位同事操作失误导致软件故障,原先做好的标书、保存的资料全部丢失,致使投标失败。事后李海娟站了出来,她说:“我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没有做好管理工作、没有做好资料保存工作,给公司带来了损失,我承担所有责任。”
李海娟的多年领导董文祥说:“交给海娟的工作,她从来不推脱,从来没有借口,从来不会因为私事耽误。”
投标部制作标书被称为“熬人的过程”。一份标书最少也在四五百页,大标项目标书甚至可以达到三四千页。项目开标前的一周,晚上十一二点下班是家常便饭,开标前的两天基本都会熬夜。这个时候,李海娟总是带头和同事们一起加班,时刻解决大家各种各样的难题,自掏腰包慰劳这些并肩作战的“战友”。
近几年,全公司每年都要投上百个标,出差、加班就成了李海娟的家常便饭。在她的办公室里,总是放着一只黑色行李箱,里面装着衣服和洗漱用品,时刻准备着说走就走。只要有一公司投标的地方,就会有她充满干劲的身影。
在2012年接受肺叶切除手术后,李海娟仍不愿放松对自己的要求。2012年到2015年11月,李海娟参与了大大小小的投标110余次,中标合同额近500亿。仅2015年的前10个月,她出差20余次,足迹横跨大半个中国。
双面经理,对同事大方对自己小气
虽然工作繁忙,但是在家人面前,李海娟用不打折扣的爱尽着自己作为儿媳妇、妻子、母亲的责任。她见公公牙齿不好影响吃饭,就把公公接到家里,带他去医院换牙;有点时间就带着婆婆去逛街,早早地买好过年过节的新衣服;需要出差时就早起两个小时,为丈夫把衣服洗好……
儿子小的时候,李海娟就带着儿子到办公室加班。儿子上学后,她就利用午休时间,回家为儿子做饭,晚上也是回家先给儿子做好饭再回到办公室。
李海娟虽然身为投标部经理,但是在同事们的心目中,她更是一个好姊妹。她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就好像没有任何烦心事。她总是充当着倾听者、解决者、开导者的角色,就像一个知心姐姐、贴心妹妹
同事任文波刚毕业时工资较少,手头不宽裕,每次女朋友来看他,李海娟就都他们两个叫到家里,做一顿大餐——红烧肉、鸭汤、酸辣土豆丝、鱼,还专门包饺子……饭菜丰盛得像款待自己亲弟弟的女朋友。
同事吴翔飞的家在外地,一到周末或节日,李海娟就把他们几个单身汉叫到家里吃饭,让他们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每年春节都开车送他们到车站,并牵挂着他们旅途中的安危。
要是有人要参加资格证考试、孩子小要照顾、家里有急事,李海娟都主动把工作揽过来,尽量给大家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处理。同事们都说,“当我们有私事需要处理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地找海娟姐,因为只有那样才会放心,她会像完成自己工作一样完成我们的工作”。
2013年,李海娟去看望一位患病的朋友,见朋友心态很糟糕,她就安慰说:“现在的手术水平很高,发现得早及时做手术也没什么大碍,你看我们年龄相仿,还很年轻,身体恢复也快,你放开心,一定没事的。”
告别前,李海娟还为朋友留下1000块钱。其实,那时候的她自己也已经患病做手术一年多。
可就是这么一位看上去特别大方的人,对于自己,却格外朴实节俭。李海娟从来不化妆,她很爱逛街,爱买衣服,但最常去的是路边的小店,几乎不去大商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