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杞柳编:老手艺人的“莫失莫忘”

2017-04-26 09:22:00来源:大众网济宁频道作者:孔令俏

  劳动的人民最光荣(五)

鱼台杞柳编:老手艺人的“莫失莫忘”

  编者按:或默默无闻,亦或光鲜照人;或委以重任,亦或平凡无奇;或担当,或传承。劳动者无分高低,没有贵贱,唯有紧跟时代,不断进步,凝聚智慧,创造伟大。滴滴汗水,折射劳动七彩光芒;颗颗螺钉,凝聚着伟大力量。站在现实与梦想新的交汇点,中国梦扬帆起航之际,大众网济宁频道的记者走访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了他们平凡中造就伟大的瞬间。

清河镇路边都晾晒着杞柳

  大众网记者 孔令俏

  提起柳编,老一辈人都不陌生,上街买菜提着的柳编篮子、晾晒粮食的柳编簸箕、盛放食物的柳编食盘,这一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是千百年来人们最常见的日用品之一。在鱼台县,小杞柳催生出了大产业,单以清河镇为例,目前杞柳种植面积已达2.5万余亩,深加工生产企业30余家,年产值达5亿余元,年出口创汇4500万美元。可以说,这样的成绩背后离不开每位手艺人的双手编织,更离不开他们对传统技艺的“莫失莫忘”。

肖鲁印在进行柳筐编织

  肖鲁印:双手把杞柳编出“国外”

  走在鱼台县清河镇的乡间路上,两边密密麻麻摆满了正在晾晒的杞柳条,很是壮观。乡镇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周边的地里种满了杞柳,现在刚刚发芽,十月份还将收割一批。不远处的几户村民,正忙活着处理杞柳条的前期工序,从蒸到脱皮,再到晾晒分拣,每个步骤都是杞柳编织的“前奏”。“清河镇的家家户户基本上都种植加工杞柳,可以说是全村总动员。”乡镇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清河镇栽植杞柳已有100余年的历史,2012年被国家林业司授予“中国杞柳之乡”称号,是全国著名的杞柳加工出口基地。

肖鲁印编织手法很是娴熟

  肖鲁印是一家杞柳编制品加工企业的员工,今年已经50岁的他是镇上有名的技术能手。柳帘、柳篮在他的手里一天就能成品30余件。“20几岁的时候跟着县里的培训班学了手艺,刚开始觉得还行,现在干了也已经近30年了。”肖鲁印告诉记者,工人们都利用农闲的时候进行杞柳条编织,在编织工序上男性居多,在钉帘子等工序上则女性偏多。

  “从收割脱皮到晾晒分拣,然后根据不同的品种要求进行编织,其实步骤很简单。”肖鲁印说柳编学起来并不是很难,难的是熟练度和精细度。“现在,我们主要加工篱笆、柳帘、花杆等产品,基本上全部是按订单进行定制加工。”肖鲁印告诉记者,企业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出口到欧美各国,年出口额能达到7000万元。

裴卫东和同伴进行柳筐编织

  裴卫东:耳濡目染的技艺

  在张黄镇的仁祖庙新村,记者见到裴卫东时,他正在社区的地下室里忙活着。今年同样50岁的他告诉记者,小时候,村里大部分人都会做柳编,那是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自己“耳濡目染”学会了这门技艺。

  说是“耳濡目染”,但要想把柳编成为养家糊口的本事,也没那么简单。每根柳枝要怎么储藏、怎么选择,编织的时候怎么排序、怎么使劲儿都充满着学问。如果仅仅“依葫芦画瓢”,很难学出真本事。“像编这一个筐子,大概需要70多根柳条,这其中要对条子进行不断筛选、修剪和排列。”裴卫东说,编织这一个柳筐至少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这些加工的产品多是自产自销。

柳编制品

  裴卫东会按照粗细、长短把柳枝分类,分别摆放。编织时,根据要做的东西的需要取用,过程中需要十分专注,将一根根柳枝在手中有序的穿插、归位。不一会的功夫,几十根柳枝已经被井然有序的排列在了一起。

  “整个村子大概有1200多人,干柳编的绝大多数年龄都在50以上。”裴卫东说,为了保证柳条的湿度,使柳条不易折断,大家只能在潮湿的地下室里工作,这样的辛苦一般人也承受不住。

女工进行柳帘钉制

  年轻人不愿意干 老手艺需要守护

  无论是肖鲁印还是裴卫东,他们都通过柳编可以为家里带来一年4、5万元的收入,同样,技艺的更新和传承也是接下来发展的关键。  

  “现在需要的还是柳编样式的革新和变化。”在采访中,肖鲁印向记者提到,本着一种热爱的态度,自己对柳编有信心,但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以前村里家家户户都会柳编,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嫌弃挣钱少还辛苦,都不愿意干柳编,目前村里只有50多岁的人一直坚持在做。”肖鲁印说,杞柳编织可以创新发展,也应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

杞柳编织品的样式种类繁多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鱼台县已经把柳编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进柳编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一大批农户和手艺人的积极性逐渐提高,杞柳编的未来发展也将呈现更多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司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