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人民最光荣(六)
张步升:一位编笼置屉老人五十年的坚守
编者按:或默默无闻,亦或光鲜照人;或委以重任,亦或平凡无奇;或担当,或传承。劳动者无分高低,没有贵贱,唯有紧跟时代,不断进步,凝聚智慧,创造伟大。滴滴汗水,折射劳动七彩光芒;颗颗螺钉,凝聚着伟大力量。站在现实与梦想新的交汇点,中国梦扬帆起航之际,大众网济宁频道的记者走访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了他们平凡中造就伟大的瞬间。
大众网记者 史欣欣
张步升老人向记者介绍竹子的不同种类。
在济宁市城区,竹竿巷算是当地数得着的老巷子了,由首尾相连的五条街巷构成,是以经营竹编、土产、杂货等为主的手工业作坊区。张步升老人便在这里做了20多年的竹编手工生意,最拿手的是笼屉和箩。花白的胡茬、干裂发黑的掌纹,还有泛着光泽的木头刨子,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位老人的故事。
“这是箩,这是笼屉,这是竹伞,这是做物件用的竹子。”张步生老人在自己不大的店面里向记者一一介绍物品的名称。“你看这些竹子就有几十种,不同东西用的竹子材质也不一样,粗的毛竹不但能用来做伞的,还能破成竹片编笼屉。”张老爷子说,根据用途可以将竹子制成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筐、篮、筛、笼、箩等等。仅一只笼屉,从破篾开始,还要经过编织、打孔、穿绳、固定等多道工序,锯、破竹刀、锤子、手钻都是做竹制品的主要工具。
张步升向记者展示他刚刚为邻居修补好的竹制篦子
竹子从外到内分为竹皮、竹青、篾心、篾壳四层,“要想编竹笼竹筐,得先把竹子锯成一段一段的,再刮掉外面的硬皮,剖成竹片去掉篾壳,劈成篾片之后再编东西。”他告诉记者,用竹皮做出来竹编制品表面光滑弹性好,而且不易发霉,使用时间也比较长。一把破竹刀在手,就可以从一块蔑块上剥出好几层的蔑条。只要一会儿功夫,竹子就会像变戏法一样变成无数根篾条,再经过一番手中努力,就能编成各式各样的竹制品。
老人使用了多年的工具,手握处已经磨损的边角圆润。
张老爷子不到20岁就跟着家里叔叔学了编制这门手艺,到现在已经有五十年了。从笼屉箩筐箕畚,到锅盖竹篮竹筛,这些东西老爷子都是一把好手。“以前学手艺哪有不受伤的,破竹子的时候一个不留神划破手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我也教了不少人,但是现在都是机器做的了,年轻人哪还有愿意干的啊?”如今,70岁的张步升干起活来也有些吃力了,两个儿子干了厨师和装修,“他们一个月能挣好几千,干手工业是又累又赚不多,都不愿意干,也不知道以后这些老手艺怎么往下发展,总不能就丢了吧。”张步升颇为可惜地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贺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