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的一个冬日上午,74岁的何振梁在他的家中,用一如往常、从容淡定的言辞微笑与我们开始了“面对面”。
他说,不知什么时候才有时间把珍藏的音乐听个遍。当我们提出为这对次日就要度过金婚纪念日的夫妻拍张合影时,何振梁轻声提醒夫人“把衣服拉拉好”。
我们的谈话本想从日常起居谈起,可话题总是被何振梁转向工作。
国际奥委会确定2003年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和教育年。这一年对作为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的何振梁来说注定是忙碌的一年。何振梁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开展至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国际奥委会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唤起人们对奥林匹克本质的理解和重视。奥林匹克有三大要素:体育、文化和环保。其中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是奥林匹克的核心。
何振梁家里的办公桌上总是堆放着大量的文件,国际奥委会的许多传真也常常在夜里传来。何振梁的客厅也就成了办公室。何振梁说接收、回复传真的工作多亏了打字速度快的夫人梁丽娟帮忙。除了国际奥委会的工作,何振梁还在北京奥组委担任顾问。此外,他还在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兼任教授,传播奥林匹克文化。
今年,何振梁由于心脏供血不足住了一段时间医院。他说这是长期精神高度紧张,突然放松下来后身体上的不良反应。现在他已放弃了多年的爱好,打网球。如今他的运动方式是每天在家里的跑步机上锻炼。
何振梁喜欢音乐,外国作曲家中偏爱贝多芬,他笑称对他来说巴赫和勃拉姆斯有些过于“专业”。中国音乐最爱钢琴协奏曲《黄河》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从老式唱片到磁带,如今换成了CD,家里的音乐制品收藏不少,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时间将这些音乐听个遍。”
在我们谈话进行中,不停有电话打进来。从何振梁的夫人与来电者交谈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得知,2003年12月30日是他们的金婚纪念日。何振梁说:“当年我们本打算定在29日我生日那天结婚,可由于通讯不便利,就推迟了一天。”当我们提出给这对携手走过半个世纪风风雨雨的夫妻拍张合影时,何振梁轻声提醒夫人“把衣服拉拉好”。
两年多前,他的发言让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动容;今天,对于北京在2008年的表现,何振梁有着太多的期望
2001年7月13日的莫斯科,何振梁留下了这段铭刻于史册的声音:
“主席先生、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无论你们今天作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将载入史册,但是只有一种决定可以创造历史”;
“选择北京,你们将在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将奥运会带到拥有世界上1/5人口的国家,让10多亿人民有机会用他们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为奥林匹克运动服务”。
谈到北京奥运的筹备工作,何振梁认为十分出色,其进展之快、之有条不紊远远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届。当然,我们还需要借鉴学习别人的经验和长处。
“北京奥组委的工作不是关起门来自己搞,而是必须与别人打交道。在交流过程中,必然产生摩擦和矛盾,但如果能处理好这个关系,也就是中国进一步走向开放的一个好机会。”
“筹办奥运会还应该是一个契机,可以向国际社会学习一些好的东西,推动我们在工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我们奥组委的任何工作都要放在世界环境里,要经得起国际标准的检验。为此,我们有些思维和习惯应该改变。”
回顾近50年的体育外交生涯,何振梁感慨万千
从1991年第一次申奥,到2001年的申办成功,10年奥运梦圆,那一夜何振梁喜极而泣。一个上升的大国终于与奥林匹克相连。为了这个目标,何振梁兢兢业业,立下许多汗马功劳。
谈到多年的体育外交历程,何振梁感触最深的就是“弱国无外交”。
“从我个人感受上讲,两次申奥的变化更反映了国家的进步。2001年的北京底气更足。”何振梁这样回忆。国际奥委会的一位委员在北京申奥成功后坦率地对何振梁说:“我上次没有投北京的票,主要原因是根据欧洲前社会主义各国的动荡,担心中国的前途不确定。但是8年来中国的发展证明我错了,我这次投了北京一票。”何振梁说,这其实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看法。
“2008年奥运会标志着中国将进一步与世界相结合。而世界则将对中国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和融合是不可阻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