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新闻1 -> IT新闻 

 

创业元老反戈状告华为 股权纠纷露“冰山一角”
蓝姝
2003-05-26 08:26:27 21世纪经济报道

    危机也许正来自狼群内部。

  头狼指着狮子的地盘鼓动着身后的群狼:“冲上去,那就是你们的领地!”群狼激动起来,呼啸着冲锋陷阵。但当狼群成功地攻城略地之后,群狼却发现自己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许诺中的那块领地。于是,狼群开始变得疑惑和躁动起来。

  很多人认为,通讯领域的巨无霸企业华为正在演绎与之相近的故事。

  状告华为

  曾在华为工作十年的创业元老刘平日前以内部股权纠纷为由将该公司推上法庭,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正式立案,近日将开庭审理。这是迄今为止关于华为的第一宗股权纠纷案。随着开庭日期的日益临近,蒙着神秘面纱的华为内部股权分配体制可能显山露水。

  “对华为,我有深厚的感情。”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刘平说他有很多委屈与无奈。

  据刘平讲,他对华为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立下了汗马功劳。1993年2月刘进入华为(均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当时正是华为业务起步,急需新产品打开市场的时刻。技术出身的刘平从软件工程师、交换业务部副总工程师开始,逐渐成为华为的技术核心人物。1995年华为开始进入数据通信领域,刘担任当时成立的数据通信项目组组长。此后,刘领军打造了华为最早的研发中心--北京研究所。华为很有卖点的系列产品 C&CO8STP、QUIDWAY8010接入服务器、QUIDWAY系列路由器及以太网交换机、IDSL终端产品,均出自刘担任总经理的北京研究所。

  2002年1月,刘平以华为研发部副总裁身份离开华为,要求兑现自己在华为多年来以业绩与奖金购买的股权。华为公司规定,员工股权的兑现必须经过华为为期6个月的审核。刘通过了审核,并拿到了354万元。刘当时持有华为股份354万股,354万元现金是华为以1:1的比例兑现给刘平的。

  但刘平对这样的兑现方案表示不能接受。其原因在于:10年来,华为的注册资本从7005万元增加到32亿元,总资产达到近100亿美元(按2000年高盛对华为的评估),而刘购买的354万股的股权却没有获得任何增值。据《深圳市公司内部员工持股规定》,“持股满三年的员工脱离公司和持股不满三年调离、退休、死亡职工所持股权,按公司上年末相应股权的账面净资产计算”。刘离开时华为每股净资产为3.28元,据此他在诉状中请求支付股票回股款1200多万元和2001年红利19万元。

  因不满股权兑现方案而状告华为的仅刘平一人,但对股权兑现方案不满的却不止刘平。黄灿,另一个比刘平更早进入华为的创业元老,也表示将讨个说法。黄灿1991年进入华为,一直从事市场开拓工作。2001年黄离任时担任华为国际业务部副总裁,负责中东北非市场。

  刘平、黄灿的举动已在不少华为的前雇员中间掀起波澜。而华为就此事尚未做出明确回应,其宣传部负责人博军在经过一周的谨慎思考后。以“问题过于敏感”为由拒绝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要求。

  股权啊股权

  但是,日益临近的诉讼仍然使华为的全员持股体系露出了冰山一角。

  华为公司长期推行内部全员持股--每个员工都拥有股份,以体现“华为是每一个员工的华为”。这一体系从1987年任正非以2万元注册资本创立公司后不久就开始实行。在华为发展早期,这种制度不但开辟了中国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改革之先河,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也推动了华为超常规发展。在华为资金匮乏时,员工持股调动了“土狼们”的韧劲和热情,使得华为走过了最脆弱的阶段。此后,在华为超速发展阶段,员工持股就像一块水草丰美的绿地,任正非令旗所指,土狼势在必得。“最多的时候,一股可以分9毛钱的红利。”华为一位老员工对记者说。

  设立内部员工股权,华为的步子迈得很早。深圳直到1997年才出台了《深圳市国有企业内部员工持股试点暂行规定》(深发〔1997〕21号),2001年《深圳市公司内部员工持股规定》出台后1997年的规定被废止。

  关于华为的股权分配,任正非在《华为基本法》第十七条、十八条关于知识资本化、价值分配的形式中有所论述:“我们实行员工持股制度。一方面,普惠认同华为的模范员工,结成公司与员工的利益与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将不断地使最有责任心与才能的人进入公司的中坚层”、“华为可分配的价值,主要为组织权力和经济利益;其分配形式是:机会、职权、工资、奖金、安全退休金、医疗保障、股权、红利,以及其他人事待遇。”这个语焉不详的论述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华为股权结构不清的隐患。

  对华为多数员工而言,股权只是一个被“告知”的概念--每次拿自己的奖金到资金事业部以每股一元钱购买股权时,员工会在一份文件上签名,但文件只有一份,签完名后就被公司收回,员工只能从股权登记名册上抄下自己的股权数目,但所有的底案都在公司手中,没有通常意义上的持股凭证。对此,知情人士说,员工们并非没有异议,但由于公司基本上每年都能够兑现分红,“又加上大家都是那样,笼罩在这个氛围里,因此也就默认了”。

  华为曾给员工发过两次凭证,分别是1995年和1996年。当时华为公司为规范股权,给员工发了一个名为“员工股金情况书”的材料,上面记载着工号、姓名、拥有股金数目等内容,签盖华为资金计划部和资金部公章。但此后,华为没有再度发过持股凭证。至于华为为何未能继续发放凭证,及何时将已推行的凭证取消,华为公司目前尚未做出正面回应。

  刘平保留着当时的两份“员工股金情况书”,如今,两份凭证成了其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的重要依据。刘的律师说,没有这两份凭证,法院将很难立案。

  缺乏有效凭证的股权分配赋予操作方面的便利,但如果存在道德风险呢?刘平2001年1月离职,办理股份回购是按照2000年时基数的1:1兑现;而在2002年3、4月份离职的员工,则按照1:264的比例兑现。据知情人士介绍,2001年2月,华为以65亿元的价格将华为电气卖给爱默生,爱默生看中的是华为电气的一班精英员工,要求保持华为电气的人马基本不动--华为为了留住这班人马,承诺在4年内将华为电气的员工股按照1:4的比例逐年兑现。

  在实际发展中,华为公司的股权结构已演变得错综复杂。据公开资料和记者的求证,1995年,华为7005万注册资本基本上属于早期员工股份。1997年,华为按照当时的《深圳市国有企业内部员工持股试点暂行规定》进行员工持股制度改制,完成第一次增资--华为员工股份全部转到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会名下,占61.86%;其余股东为华为新技术有限公司工会(33.09%)和华为新技术有限公司(5.05%),其中华为新技术以现金出资。但在一些知情人士眼中,华为新技术有限公司却是用于“资本运作”的一个壳,其名下的工会股份相当一部分是华为开拓市场时期,结合进来的各地电信管理局与华为成立的合资子公司股份,这一部分关系与内涵更为错综复杂。

  此后,华为又经过三四次未分配利润增资与股权变更。2001年9月,华为接受财务顾问建议,以股利8.8亿元实行增资,将华为新技术有限公司工会手中11.85%的股权并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会名下。最近华为的工商注册资料显示,华为股东已变更为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自然人纪平(创业元老、华为财务总监与常务副总裁)。

  非常挑战

  从一开始就埋下隐患的内部职工股制度,是华为当前遭遇诉讼的根本原因。随着该案的开庭,业界迷惑许久的华为内部股权结构或许将浮出水面。

  多年来,在华为工作的人士和一些关注华为发展的公司战略研究专家认为:华为的成功至少包含了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任正非的个人魅力与全员持股制度。军人出身的任正非以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了解及个人杰出的演讲与管理才能,在华为营造了一种凝聚力极强的文化氛围,“哲理、煽情、危机、使命感”是其中的关键词。从《华为基本法》、《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华为的红旗能打多久》、《华为的冬天》、《北国之春》,到《迎接挑战、苦练内功,迎接春节的到来》,华为发展的每一段历程都充满着任正非个人的理念。

  华为员工亲切地将任正非称为“任老板”,在他们眼中,“任老板”重感情、有智慧、体恤员工、没有架子--一群刚毕业的年轻的硕士在电梯里埋怨食堂伙食和紧张的生活,情绪激昂的他们一直没注意到跟他们一起乘电梯的一位慈善的长者,直到电梯门开,有部门经理毕恭毕敬向这位长者打招呼,硕士们才知道这就是任老板,他们所埋怨的问题很快解决了;华为员工聚会时经常齐唱《解放军进行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团结就是力量》、《南泥湾》,歌声激昂处,任老板不断用手擦着眼睛;在食堂大声说话的任老板还被人误以为是厨师。华为上下流传着许多关于任正非的传奇故事。

  一位从华为出来的员工对记者讲:“当时沉浸在那种氛围里,我们像被洗过脑一样。跳出来到一个相对透明的企业里看一看,觉得过去那种思想甚至有些可笑。”已届60岁的任正非在《华为基本法》里提出了接班人问题,但从华为电气的聂国良到郑宝用再到李一南,没有迹象表明华为确定了接班人,因为任的个人魅力不可复制。

  而模糊不清的全员持股制度能在多年来得到顺利推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任正非的威望。记者获悉,最近几年华为不断增资,试图厘清其复杂的产权关系,却始终无法建立一个规范、透明的机制。华为股权关系的复杂,甚至连帮助其进行股份制改造、实施上市计划的高盛、摩根等投行都颇感棘手。

  在2000年以来的IT业冬天里,华为也经历了严寒--2001年华为预期当年的销售额达到400亿元,但实际完成250亿。最近两年,华为增长的步子已经放缓,在小灵通和远程可视系统业务上的失手似乎表明,这群曾经无往不胜的“土狼”正失去它早期敏锐的市场嗅觉。

  华为,这个神话里成长的混合制企业正在遭遇真正的挑战。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发  现
  青 未 了
  健    康
  财  富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