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经典中国重点工程  > 相关评论

西气东输: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006-08-31 10:59:32 SRC-133
   
 
  当新疆克拉二气田的天然气流经过4000公里西气东输管线到达长江三角洲时,将给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一批天然气发电厂,带来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带来燃器轮机项目的合作;而新疆、陕西等西部沿途省份,吸纳了数以几百亿元的资金,营造出了新的供给与需求市场,也增加了大量就业岗位。

  2004年12月30日,当西气东输在北京宣布全线商业运营时,各方面谈论最多的是西气东输已经成为带动东西及沿线经济的新引擎。

  当东输之气每年达到200亿立方米时,就相当于提供2000万吨原油,折合标准煤炭2660万吨。如果全部用于化肥生产或者燃气发电,每年可以加工合成氨1500万吨,可以发电1000亿千瓦时。

  东输之气还可保证8500万户居民生活燃料供应,这将刺激当地机械制造业和建筑安装业的发展。仅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现在就有1700万户市民需要用气,10年后用气居民将达到3400万户,其机械设备需求量和土建安装工程量将超过600亿元。

  根据电力规划,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发电装机将达6000万千瓦,总投资高达270亿美元。这些占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6%左右的天然气发电厂,绝大多数都将在西气到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而目前这一地区的燃气电厂主要是为西气配套的。

  来自上海市有关部门的信息显示:西气东输还引导上海对天然气进行重新战略定位,进而成为上海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的新契机。为建设天然气发电厂的燃气轮机项目,正在上海国外公司的合作中酝酿。另外,世界上技术要求最高的船舶――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最近也在上海开工建造。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改善生态环境。目前,东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已不堪煤炭的高排放、高污染。专家对煤炭和天然气在相同能耗下排放污染物量作过对比,两者排放灰粉的比例为148∶1,排放二氧化硫比为700∶1,排放氮氧化合物比为29∶1。

  而在西部,随着商业化供气的实现,这一影响将会变得越来越大。

  据了解,在西气东输工程的巨额投资中,西部省区吸纳资金约340亿元,其中新疆200多亿元,营造出巨大的消费市场,并增加大量就业岗位。西气东输工程一旦达到设计规模,塔里木东输之气每年即可分离出57万吨轻烃和91万吨凝析油,并为新疆每年增加10亿多元的财政收入。同样,在另一个气源地陕西,对各项经济指标也将发挥作用。

  西气东输由于气源在西部、市场在东部,除了使东西双赢外,所跨越的空间还可以对沿途省份经济带来一定的刺激。

  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公司李世泉介绍,管道经过的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省份均有与西气相关的项目或投资。

  而对于全国,西气东输将有效改善我国能源结构长期过度依赖煤炭的现实。研究表明,到2020年,我国若实现经济翻两番的目标,约需发电装机容量9亿千瓦左右。如果全部用煤,须新增12亿吨以上电力用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说,即使我们的煤够用,运输压力也会很大,即使运输能承担,环境的压力也将难以承受。

  在这种情况下,天然气将成为我国改善能源结构的重要选择。我国国内的天然气资源居世界第15位。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的储量仍将保持着旺盛期的特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认为,加快发展天然气工业,用天然气替代一部分石油,应该是维护我国石油战略安全的一种现实选择。(刘书云 常志鹏)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 李辉
 
 相关新闻
· 警方组建巡护队为"西气东输"油气管道构筑...
· 西气东输八千里 气龙腾越泽神州
· 西气东输气源地首批气田全面投产
· 年底前“西气”进省城
· 年底前“西气”进省城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