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掌握发展农村经济的科学技术,才能真正把群众的事办好。”
群众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但王乐义并没有满足。他意识到,要想让农民收入不断上台阶,还得围绕土地做文章。从1987年到1989年,他跑了6个省参观学习大棚种植技术,经过反复研究推敲,对蔬菜大棚进行了五项改革。一是根据本地气候条件,把墙体加厚到1米多,这样即使受冻层是七十厘米,也还有三四十厘米的保护层;二是模仿老花镜的原理,试着把两个山墙一溜斜坡改为中间起高,增大了采光面,大棚的坡度也由25度增加到45度,增加热量储存;三是采用了无滴膜,透光度由45%提高到90%;四是运用黑籽南瓜嫁接技术,嫁接后的黄瓜耐低温,而且生产期特别长,抗根腐病能力强;五是大棚方位的改造,把方位定为朝南偏西5度。改革方案出来了,但由谁来试验呢?
王乐义:当时,虽然寿光已经有了盖塑料薄膜的蔬菜大棚,但是那些棚温度太低,一入冬就生炉子,种一季菜要烧上五六吨煤,出了正月蔬菜才上市,生产成本高,收益不大。那时我就经常寻思,寿光种菜园子的多,如何让大棚春节前就产出黄瓜、西红柿、辣椒,让乡亲们多挣几个钱儿。5项技术改革方案出来后,可村民们并不支持———怕担风险。于是我们就天天晚上开党员干部会。我对他们说,咱们都是党员干部,乡里乡亲选上咱,党委政府批准咱,就是让咱带头的,干事的!这个风险咱不担谁担?如果担点儿风险都不肯,还说什么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就这样,除去年龄大的、身体不好的,最后确定了17名党员,建了17个大棚。
1989年12月24日,村里的第一批越冬黄瓜上市了,大棚户们在春节前就把贷款还上了,17个大棚平均纯收入两万七。看到别人把钱揣进包里,没建棚的人家都后悔,也都抢着建大棚。第二年,全村冬暖式蔬菜大棚一下子发展到181亩。
王乐义所到之处,播下一片绿色的希望。(图中绿色区域为王乐义亲往推广、传授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省市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