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站在新起点 实现新发展 > 相关报道

谋定图强竞先机 ——莱钢启示录(下)

2006-08-31 10:58:47 SRC-78
   
 


   记者 刘玉文 姚广宽 齐淮东 本报通讯员 刘传佳    
 

  “十五”期间,莱钢以快制胜,终圆“千万吨”大梦。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钢铁企业仅靠规模扩张便可称雄的时代已然结束。“莱钢羽翼未丰,不强则败!”为“十一五”发展再布新局,莱钢董事长姜开文如是说。

  借脑自省谋新局

  去年10月,莱钢聘请国际咨询业巨头麦肯锡公司对企业进行全面诊断。通过对莱钢的工艺流程、产品结构、资金运作等进行全面剖析,一份厚达150页、事关莱钢未来发展全局的建议书摆上了集团最高决策层的案头。由麦肯锡牵头主持的耗资70多万美元的整体咨询,使莱钢清醒地认识到:站在千万吨门槛上,仍须不断自省上进,因为强企搏杀,惟有“惧者生存”。
  2005年,中国钢铁市场风云变幻。4月1日,国内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71.5%,成为整个钢铁业盛极而衰的拐点。受国家取消钢坯出口退税和钢铁企业产能集中释放的影响,钢铁产品供过于求,整个市场在持续旺销了36个月后进入下滑通道,钢材利润由近千元下降为微利或亏损。攀钢重组长钢、鞍钢联合本钢、首钢牵手唐钢……为整合资源、降低成本,大规模的并购重组已在钢铁巨头间展开,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将面临淘汰,中国钢铁业新一轮的洗牌正在进行。
  在前一波热潮中莱钢奋力一跃,跻身千万吨级“大钢”梯队,占得先机,为下一步强企间的较量赢得了主动。但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集团规划发展部王庆山部长坦陈:生产千万吨钢,自产铁水跟不上让出了一大笔利润;产能的迅速提升使原料、能源供应吃紧,价格上扬,成本增加;原有的管理理念、组织架构对千万吨级大企业的运行渐显力不从心……
  正视缺陷,填平补齐,方能由弱变强,由此,下一步发展轮廓跃然纸上——“十一五”期间,莱钢着眼于系统降低成本、加大营销力度、升级工艺技术、优化产品结构,以做强为核心,形成企业强劲的竞争力。

  勇立潮头抢先机

  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是莱钢在行情低迷中胜出的重要法宝。当板材钢价雪崩,众多企业亏损时,莱钢因有新上拳头产品H型钢和优势传统产品螺纹钢力撑,泰然处之。紧盯市场,莱钢顺势拟出结构调整大思路:配齐H型钢规格,打造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H型钢生产基地;增大高附加值螺纹钢生产比重,保持传统产品的竞争优势。新老并举,形成两大利润源。
  与此相匹配,莱钢营销战略布局清晰:高端产品“品牌化”,不断开拓新市场。目前,莱钢已在广东、无锡、上海等地建立起型钢、特钢的销售桥头堡,“十一五”期间,他们将把自己的H型钢等拳头产品销售到西北内陆,为此已在西安等地开始组建自己的销售网络,在全国市场上与强企过招。
  市场细分后,针对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步伐稳健。莱钢专门为中集集团研发了用于集装箱生产的镁标H型钢,眼下合同签约已毕,大规模合作即将开始。在机制上,以销售为龙头,理顺了计划、生产、供料一线,强壮队伍,组建直销网络,“大营销”理念正在建立。
  以技术进步为依托,形成持续竞争力。莱钢通过科研创新,掌握了以节能、降耗、环保为目标的钢铁生产“十大亮点技术”,其高炉设计运用了“三干”技术,先进程度独步国内。目前,莱钢实现了由技术进口企业向技术出口企业的嬗变,其炼钢技术已输出到印度布山钢铁公司、天津钢管公司、重庆钢铁公司等国内外大型钢铁企业。12月1日,莱钢与泰国签订了一项总投资40亿元,年产300万吨规模钢厂的技术总承包合同,这是目前国内冶金行业最大一笔技术输出合同。
  莱钢通过跟踪、消化、吸收世界钢铁行业前沿技术,与俄罗斯、德国、法国等国家合作,完善了自身科技研发专家团队建设。莱钢麾下的山东冶金设计院以强劲的技术研发能力为其面对的新一轮的竞争提供强大的技术助力。

  共同愿景聚合力

  走进莱钢,时时感受到其独特的文化理念:“工作着是美丽的”大幅标牌树立在炼钢厂区,“挑战自我,超越极限”摆在员工案头,就连宾馆客房里放的也是《第五项修炼》和《莱钢职工企业文化故事集》等小册子。“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其理念在莱钢的独特实践形成了莱钢系统思考、创意无限的企业哲学,树造了学习、超越、领先的企业精神,这是我们最具特色的文化竞争力。”谈到莱钢人的企业精神,莱钢宣传部长李淑华颇为自豪。
  学习是基础。树立起“学习、超越、领先”的企业精神,莱钢每个员工都注重自我完善和提高,通过团队学习,实现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
  改善心智是关键。莱钢人倡导自省精神,“不自我设限”,以积极的心态创新思维模式,运用系统思考转变了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敢向传统做法挑战。
  创新是核心。在莱钢,他们打破了创新的神秘感,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使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
  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莱钢改善员工的成长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作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先行者之一,莱钢的实践在国内赢得了“南有江淮,北有莱钢”的美誉。全国各地不少企业到莱钢参观学习。几乎所有到莱钢的人都对莱钢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旺盛的人气、强劲的发展势头赞不绝口。
  总经理李名岷说:“资金能够筹措、技术可以引进,但莱钢三十多年浸润而成的这种精神内核才是我们最宝贵的核心竞争力。”

  编辑: 曲涛
 
 相关新闻
· 莱钢构筑"四条保障线"确保困难职工欢乐过年
· 阿赛洛参股莱钢股份
· 阿赛洛20亿余元参股莱钢股份
· “大钢”是这样炼成的——莱钢启示录(上)
· 莱钢销售收入居省管企业首位
· 莱钢构筑"四条保障线"确保困难职工欢乐过年
· 莱钢构筑"四条保障线"确保困难职工欢乐过年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