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广宽 刘玉文 齐淮东 通讯员 李淑华
2005年12月21日23点,一炉火红的钢水在莱钢炼钢厂1号120吨转炉喷薄而出。至此,莱芜钢铁集团今年产钢量达到1000万吨,比去年增加342万吨,跻身中国“大钢”行列,位次由2002年的第17位升至第6位。 尤为可喜的是,量的扩张伴随着质的提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H型钢、板材和特钢产品占到销售收入的75%,普通棒材则减至25%。 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作为重点调控行业,莱钢的新突破耐人寻味,给人启示。 速度制胜 早在2000年,莱钢就提出了尽快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并确定了“三步走”目标。 莱钢的决策有着前瞻性:从产品结构上看,高端钢铁产品在国内一直供不应求,正因如此,直到2004年,虽然国内总产近乎饱和,但进口量仍高于出口;从钢铁业运行规律上讲,一个极有意思的现象是“逢三走高”:1983年、1993年、2003年,都是钢铁行情井喷发力点,大致10年一循环。2000年,市场低迷,但莱钢人已嗅到钢铁业下一轮热涨的气息,借势拟定大投入拉动大增长的思路,目标即是高端。 不出所料,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钢铁市场急剧升温,钢材价格一路狂飙,涨幅近50%。至2003年初,钢材吨价由原先的2800元一路激升至4200元左右。莱钢于2002年起投入7.5亿元,2003年增钢130万吨,当年即实现利润25亿元,仅一个季度就赚回了前一年全年投资。 首战告捷,莱钢人群情激奋,迅速跟进年产量200万吨的1500mm热轧带钢生产线、年产量100万吨的大型H型钢生产线。为抢市场先机,往往后续工程尚未收尾,前期设备已经投产创收。1880立方米高炉建设时正值非典肆虐,莱钢人却拿它当抢催设备的“机遇”,冒着疫情走南闯北搞“攻关”,11个月零8天建成,工期比国内同类高炉18个月的先进水平提前半年多。莱钢人奋战三年,每个重点项目都做到了一年半内完工达产,速度之快创造了中国冶金史上一系列新纪录。 “决策快、行动快、见效快。”总结“十五”高速发展的经验,集团董事长姜开文一言以蔽之——以快制胜。 快节奏赢得高效益。“十五”期间,莱钢总计投入143亿元,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301亿元,利税28.02亿元,利润17.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9.51%、74.91%和167.77%。今年在钢铁行情全线下跌的情形下,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370亿元,利税32亿元,其中利润16亿元,销售收入相当于5年前的近7倍,提前两年实现过千万吨的目标。 快中求好 莱钢上规模,不是低水平重复建设,要上就上高水平、高附加值的项目。 钢铁暴利期,形势一片大好,众多企业瞄上了炼铁小高炉,原因很简单:成本低,投产快,来钱快。莱钢领导层力排众议,着眼长远,坚决上大设备,新上的1880立方米高炉融合了十几项前沿技术,是省内最大、国内水平最先进的高炉。 上项目,在莱钢成为调整产品结构的契机。大型H型钢项目2004年3月29日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通过。在国家整顿钢铁行业、严控新上项目的特殊时期,莱钢的项目缘何独受青睐?一位发改委负责人这样评价:莱钢的钢结构及大型H型钢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符合我国产业调整政策,有利于推动整个冶金行业的结构调整。 借助结构调整,莱钢实现了装备的大型化、现代化,由过去附加值较低的棒材为主导的产品结构,发展为型钢、板带、特钢、棒材系列产品全面开花。 钢铁业是个高耗能行业,身处山沟沟的莱钢缺水少地方位偏,条件先天不足。他们一分钱掰两半花:通过采用软水封闭循环、分水串级使用、高炉煤气干法除尘等节水技术,吨钢耗水由1999年的17.72吨降至现在3.75吨以下,打破冶金界吨钢耗水4吨的理论极限,实现了增钢不增水;为避免占用耕地,大型H型钢项目选址银山,开山填壑,多花7个亿,少用地1800亩,建筑密度达到0.7,投资强度达321万元/亩;顶燃热风炉、高炉炉衬烧蚀监测、高炉冷却壁检漏等十大“亮点技术”,节能、降耗、环保,使莱钢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5.45%,吨钢综合能耗降为682千克标准煤。 10月27日,国家批准莱钢为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莱钢又一次走在了同行前头。 “千万吨级”效应 从位处第二梯队的地方“诸侯”挺进全国第一梯队,登上千万吨大台阶,对莱钢未来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今年7月,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问世,新建企业门槛抬高,已建企业需提高集中度,产业布局瞄准沿海,外资入境“规矩”明晰。而随着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国家政策将继续向高技术水平、规模产能大的骨干企业倾斜,若此时尚止步于五六百万吨的产能,面临形势之严峻可想而知。 事实上,得益于近几年的急剧膨胀,莱钢在建立战略联盟、与金融界和原料供应商合作等方面已尽显规模优势,行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日益提高。莱钢现已与韩国现代株式会社、麦钢国际远东有限公司等国内外上百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保证了钢铁生产、销售环节的稳定,优化了上下游产业链。 从200万吨到1000万吨,产量激增5倍,职工数量不变,其结果是效率数倍提高,劳动力成本占总管理成本比例由21%降至4.2%。 千万吨产能规模对周边相关产业的带动、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同样可观。依托莱钢产业带动,钢城区粉末冶金、钢渣处理、冶金辅料、石灰精品等一批“吃钢咽钢”工业企业蓬勃兴起;围绕延伸钢铁产业链,民营经济做足做活钢文章,钢材销售、钢铁深加工、炉料供应、物流配送逐步成形;钢城区910个招商引资项目中80%因莱钢而来。截至2004年底,莱芜市在钢铁产业链上的从业人员达10万人,为这个产业链服务的人员多达30余万,仅去年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2万人。今年上半年,集团所在的钢城区地方财政收入1.0022亿元,同比增长118.5%,增幅高居全省县市区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