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首页 娱乐新闻 星光灿烂 音乐风情 影视岁月 娱乐论坛
大众网首页 -> 娱乐 -> 影视岁月 -> 影视评论

金鸡百花电影节四大“伤”

方正
来源:南方日报   
2002-10-23

  第11届金鸡百花电影节自18日开幕以来,活动日程已过大半。电影节将于明天落下帷幕。但据记者观察,这个电影节目前仍存在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
  电影节越办越小
  金鸡百花电影节早期的举办城市包括广州、长沙、北京、重庆等,多数都是省会城市或中心城市,规模和影响力都比较大。但从上届开始,连续3届电影节举办地分别为宁波、无锡和嘉兴等非中心城市或小城市。
  一些电影界人士认为,近年来举办电影节的中小城市虽然都处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有经济基础,但因为它们都不是文化中心城市,影响力和辐射力都较小,这对电影节有一定限制,也使得电影节对国内外重要电影人物、嘉宾的吸引力减弱。特别重要的是,这些中小城市没有强大的电影市场和广泛的观众基础,这就使得以电影展映、电影文化展示与交流为主旨的电影节难以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于是造成电影节越办越“小”。
  对此,电影节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金鸡百花电影节举办地的选择,是先由各城市申办的。因为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无申办电影节的意向,而一些经济发达的中小城市为了提高城市知名度,往往愿意花大力气申办,并给出最优惠的条件,所以选择了它们。
  商业味越来越浓
  记者在电影节上感受到越来越浓厚的商业氛围,“为办节而办节”、华而不实的做秀成分也越来越明显。
  本届电影节采用“三节合办”的方式,将电影节和其他商贸、旅游活动放在一起办。因此,“借节造势”的成分过于浓厚。有专家指出,虽然奥斯卡颁奖典礼是一项彻头彻尾的电影商业活动,但整个活动让人感受到的是浓厚的电影氛围,这也是它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与国际接轨,金鸡百花电影节也仿照国际电影节的惯例,设立电影交易会和各类电影展、电影论坛等活动,但记者发现,多数活动都是华而不实的“空架子”。此类交易、展映活动,多数都是领导、明星站站台、讲讲话,而电影交易会创办至今,仍无一例成功交易的纪录,每次电影交易会都是搞完声势不小的开幕式,就基本宣告结束,但这样的交易会仍然照搞不误。
  有专家指出,在国内目前条件下,电影节的主体活动仍是评奖和颁奖,这也是电影节的灵魂所在。如果过多地搞有名无实的花架子,不仅平白劳民伤财,也会损害电影节本身的质量。
  金鸡奖仍受质疑
  今年赢得广泛好评和不菲票房的影片《小城之春》、《寻枪》等,没有获得金鸡奖任何主要奖项的提名;而像《冲出亚马逊》这样的“二流”影片,却获得多个主要奖项提名。这说明金鸡奖依然存在某种偏见,有失公平和公正。
  本届电影节期间,不断有记者旧事重提,对金鸡奖的权威性提出质疑。而电影节组委会成员则表示,金鸡奖评选是绝对公正的,与会明星、演员的多少,不会影响金鸡奖的权威性。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李国民也认为,“金鸡奖是全国最公正、最权威的电影奖,我们每个评委都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和行使权利,不存在什么外界干预和‘黑箱操作’。金鸡奖评委们也从来都是‘六亲不认,只认作品;八面来风,自己掌舵’。”
  尽管如此,这样的解释仍不足以驱除人们对金鸡奖评选的疑问。
  百花奖沦为配角
  虽然金鸡、百花两奖长期相提并论,而且从1992年开始,金鸡、百花更合并办节、共同颁奖。但如今,百花奖和金鸡奖已经不在同一个重量级,百花奖已经沦落成了一个小“配角”。在电影节上,金鸡奖的候选者和获奖者显然更容易得到电影人、媒体和观众的尊崇和礼遇。记者看到,每当有主创人员见面会时,大多数记者们感兴趣的都是金鸡奖主要奖项的候选人和获奖者,即使他们是比较陌生的新人。而多数百花奖获奖者和作品就容易受到冷落。
  百花奖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奖,曾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这个强调电影可看性和市场竞争力的时代,这个群众奖为何反而被群众冷落呢?专家认为,由于国内电影市场长期低迷,看电影的人少了,很少有一部影片能受到广泛的关注。据了解,近年来,虽然百花奖在征集观众选票方面做出了较大努力,除了在《大众电影》杂志刊登选票外,还在国内20家强势媒体刊登。但即使如此,选票回收率仍然在减少。这使得百花奖评选失去了原有的观众基础。
  另一方面,百花奖评选规则也不够健全,以致在评选中“假票”泛滥。这也影响到该奖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分量。

相关内容

今日娱乐新闻

娱乐专题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0 sd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