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首页 娱乐新闻 星光灿烂 音乐风情 影视岁月 娱乐论坛
大众网首页 -> 娱乐 -> 影视岁月 -> 影视评论

如果肯改过自新 金鸡并非无人喝彩

蒋明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2-10-28

   每年这个时候,铺天盖地讨伐金鸡奖成为圈内一大盛事。我常猜测假如有人被骂得像“金鸡”一样体无完肤,会否再有颜面立于天地间。连周星驰在《济公》中骂到绝望的九世乞丐都有弱点可寻,一个初始以金鸡啼鸣象征百家争鸣并激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起舞的专家奖,却被爱它的人们棍棒加身,成为一个自暴自弃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不禁令人生出几分可怜。暗箱操作、友情奉送……如果说金鸡前二年还捂着盖着,知道丑事犯众怒的话,那么今年“猪肉排行榜”就有“惯偷”的嫌疑了,买一送一的搭配让人体会着人情与权力作用在娱乐上的可悲。
  金鸡奖项并列并非今年独有,在1981年第一届第一次最佳影片中,《巴山夜雨》与《天云山传奇》就成双成对,第三届又以《人到中年》、《骆驼祥子》后继,1987年第七届的《孙中山》与《芙蓉镇》、第八届的《老井》、《红高粱》都是金鸡“双黄蛋”的拿手好戏。但举目上世纪整个80年代,金鸡除去主旋律的本色外,的确坚持过它的诺言,执行过它作为“中国最高质量”的信条,包括许多宁缺毋滥的奖项,如1989年第九届最佳影片的空缺。而对《城南旧事》、《边城》、《芙蓉镇》、《红高粱》、《老井》、《大撒把》、《炮打双灯》、《背靠背、脸对脸》等基本符合当时水准的电影的重视,也使金鸡在一定程度上确立并保持了它的专业性。尽管从第一届就曾有过选谁不选谁的疑问,但走过上世纪80年代的人大致都还记得,《大众电影》那色彩凝重的封面,当时对金鸡的社论,让像我这种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只有仰慕的份儿。
  也许金鸡并没有变坏,是世界变化快,一手遮天的年代里资讯的短缺,使我们很难对某件事有客观的认知。那么,现在,睁开你的眼睛,看一看这个你已跟不上的世界,以怎样的快速抛离旧日姿势。评得对不对,从来都是无法调和的两难,但至少做到没有欺诈,没有无知。
  金鸡的历史等同了一部中国新电影发展史,从张艺谋延伸出的第五代直至更早些的吴贻弓、更后些的滕汝俊等。而现在这些所谓的罪过,大都是人为因素,也是可以亡羊补牢的。
  金鸡,并非无人喝彩,如果你肯改过自新。

相关内容

    今日娱乐新闻

    娱乐专题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0 sdvie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