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抽离了王朔小说背景,只保留了人物表面的行为乖张,失去了原有的感染力。
《我爱你》
上周广州票房冠军
导演:张元
主演:徐静蕾
佟大为
王学兵
评分:★★
(根据王朔小说《过把瘾就死》改编)
假如很久以前我没有看过王朔的小说《过把瘾就死》,假如那部小说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这部电影我也许也能像看别的电影一样,接受它呈现给我的东西。但是现在没办法,就像企图从一杯加了糖的白开水中寻找昔日饮酒的感觉一样不可能。
王朔:人群中的偷窥者
十年前,王朔还在大热,我读完了他几乎全部的小说,在被《千万别把我当人》《玩的就是心跳》差点弄到吐的同时,也被《无人喝彩》《过把瘾就死》以及后来的《动物凶猛》所震惊。在他饱受苛责的“痞子”外表下,我从《无人喝彩》这样的小说里,惊异地发现王朔对于现实和人群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并借助他游刃有余的语言天赋,冷静地传达出来。也就是在那时,我对这个人心生敬畏,因为他不动声色地描摹出了某一类生存状态,包括那些我们以为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极其个人化的心理体验。我猜想他像一个躲在人群中的偷窥者,也许在为自己发现的秘密暗自得意。
《过把瘾就死》恰好是最能体现他的观察力的典型作品,我以为。与这个刻意张扬的小说名字刚好相反,这部小说的表达沉着而内敛,并且埋藏着某种关爱的情怀。小说起首那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王朔善于用具象化的奇妙比喻精确地表达出某些微妙感觉,也透露出他对人性的深刻把握。
若干年后,电视剧《过把瘾》火遍大江南北,捧红了江珊、王志文和配角的刘蓓,这部糅进了《无人喝彩》故事情节的剧集在铺陈故事和刻画人物上还算成功,对于一部电视剧来说,能讲好故事就够了,何况演员的表演也可圈可点,尽管我个人对众口称赞的王志文的表演很不以为然。电视毕竟不同于小说,就像把古诗翻译成白话一样,丢掉一些东西是必然的,何况还要注水加长。
张元:失败的模仿者
这回直到银幕上亮出片头字幕我才恍然明白,原来张元把十年前的小说又搬上了银幕。我理所当然地以为一个旧题材将被张元重新解构、诠释,将有崭新的人物和崭新的爱情婚姻观念来支撑一个崭新的故事情节。我并且还自作聪明地设想了人物的新命运。但是,十分钟过后,我发现自己错了,我高估了自己的预测能力,也高估了张元的创新能力。二十分钟后,我知道自己注定要失望,除了把人物和故事背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搬到新时空之外,这部电影没有给我任何新的东西,比如现代的情爱关系的理解。这也罢了,让人失望的是,电影恰恰把小说原作中最有价值、最打动人心的东西丢掉了。那种东西是什么呢?小说里的杜梅对于爱情的偏执,那种近乎疯狂的对爱的占有和依赖的性格,原本有其不幸的身世背景,所以她才不但不令人讨厌,反而令人深深同情和怜悯。而电影抽离了上述背景,只保留了人物表面的行为乖张,失去了原有的感染力。
徐静蕾:草率的表演者
虽然电影不同于小说,但我还是觉得缺了特殊的背景,现在的这种情感冲突变得毫无来由,女主角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没有了,那种对于爱情刻骨铭心的感觉也没有了,“我是你一直想要的那个人吗?”变成了戏语,歇斯底里的爱情变成了无厘头。电影令我如此沮丧,所以对于画面是否精致、音乐是否动听也就懒得管它了。
我不喜欢的还有女主角的表演,徐静蕾清纯但做作的风格并不适合这个角色。她的表演显得简单草率,不少能够表现人物性格和微妙关系的细节,处理得都不到位,削弱了电影的说服力。片中惟一让我感觉精彩的地方是后半部分的一段长镜头,男女主角爆发一场激烈的争吵,从头到尾一气呵成,气氛十足,几乎感觉不到对台词的痕迹。(报娱乐评论员西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