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的世界里还有多少生存空间?
冬子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3-02-11
|
李安拍《卧虎藏龙》时说过,“拍武侠片是许多中国男性导演都会有的梦想”。没想到,头一回“做梦”的张艺谋就要“好梦成双”———《英雄》票房破纪录的同时,“下部戏还拍武侠”的消息又大刀阔斧地登录网站了。 也许是个巧合。《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书剑恩仇录》、《天龙八部》、《连城诀》,这个春节前后,光金庸的武侠剧就有5部集中“上市”。再加上接踵而至的古龙、梁羽生、温瑞安们,少说也有十几部武侠剧在荧屏前排起了长队。看来,不管狂喜还是郁闷,作为观众的我们注定要过一个长袖当舞、刀光剑影的羊年了。 一件东西能让大家趋之若鹜,通常都是因为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利益。金庸的武侠小说近30年里N次被翻拍,仅《倚天屠龙记》就有5个版本。如今翻拍金庸剧的情况和春节晚会的“鸡肋”状态非常相似,都是开始靠炒作吊起观众的胃口,最后凭艺术招来一顿臭骂。不过,骂归骂,既然有“不尽钞票滚滚来”的美好前景,又何必在乎人家怎么使用自己的嘴呢。 这个冬天里,我们心情复杂地看到了武侠的胜利。《英雄》与其说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强心剂,不如说是导演和制片人们的强心剂。因为他们在乱花迷眼千头万绪中,进一步认识到“武侠”两个字背后大有名利双收的广阔天地。 老谋子有句话对武侠剧发扬光大的贡献不可估量,他说武侠是中国人特有的资产,也是我们惟一可以与西方电影抗衡的类型片。放眼看去,在《英雄》两亿票房的鼓舞之下,荧屏上摩拳擦掌的各路大侠不约而同都有了些扬眉吐气的表情。艺术和传统的关系开始密切得像一对连体婴儿,除浓浓的商业味儿,大侠们正一门心思地在自己身上摸索着“国粹”的感觉。 总结当年《笑傲江湖》所以成了“瞎熬浆糊”的原因,有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所谓“成人的童话”,就是一个浪漫惟美的世界和一种侠骨柔情的英雄情结,如果以一种野心勃勃的厚重历史文化为根基去拍就会显得不伦不类。而《英雄》显然是把传统武侠“快意恩仇”的主题,上升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度,并且破天荒地把武侠片的首映式办进了人民大会堂。而前提是巨额的投资,是豪华的阵容,还有就是张艺谋作为一线主流导演的影响力。 导演何群更是明确提出了“主旋律武侠剧”的全新概念。在电视连续剧《萍踪侠影》拍摄过程中,他跃跃欲试地要把自己多年来执导主旋律作品的经验和武侠精神接轨,用武侠的皮儿去包裹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宽容、谅解和真心。 如此说来,“武侠”两个字中间可以添加进去的东西还不止这些。基于武侠张扬的就是侠义和情义的认识,制片人张纪中在他的《射雕英雄传》里剑走偏锋,主打的是情感牌;《天龙八部》的导演周晓文深感“武侠剧的拍摄已陷入绝境”,只好低调地认为特技水平决定了现代武侠剧质量的高下。 冲在前头的明明挨了板砖,跑在后头的还在勇往直前,前仆后继的精神状态在武侠剧内外彼此呼应。我们知道,武侠的世界是虚拟的世界,而大凡武侠剧都需要黄金铺道。服装、置景、特技上的花销没有一样不让人看得吐血,让大腕们整天飞来飞去吊钢丝更要付出可观的代价。至于大把钞票堆出来的成果呢,不知道为什么,武侠剧总有把荧屏上下的供求矛盾演绎到极点的本事,剧组的大话说得过满,观众的期望又积得太高,到头来,又怎是一句“常在江湖走,哪有不挨刀”圆得了场的? 去年,李安靠《卧虎藏龙》的拳脚在好莱坞出尽了风头,今年,张艺谋如法炮制的《英雄》却再也提不起老外们的兴趣。没有永远的热点,武侠也是一样。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