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心里一直颇费思量,我怕说出任何大不敬的话来,毕竟自己也曾经是武侠小说的读者和金庸先生的信徒,做人不可以隐瞒过去,更加不能够背叛良知。像王朔那样连金庸的书都没有读仔细,便妄下断语,就显得糙了。 最近,在各媒介上不断看到有关金庸先生的行踪访谈,有些地方实在让人不舒服。比如,金庸被聘为南开大学名誉教授,这件事双方都愿打愿挨,我们管不着。一些世界级的大作家都接受过类似的荣誉头衔。当然也有不屑接受的,我记得有人要给钱基博举办纪念会,做儿子的钱钟书死活不答应,他最痛恨这样的热热闹闹的场合,并且贬斥为“找些不三不四的闲人、谈讲不痛不痒的废话、花费不明不白的冤枉钱”。我们所担心的倒是金庸先生岁数也大了,再去干涉别人拍摄电视剧的改编和创作自由,尽生些不着边际的闲气,这又何苦来哉?许晴是否把任盈盈演得像少妇,又有什么关系呢。既然您老人家已经集北大、清华、浙大等多所名校头衔在一身,能否也考虑一下,不要再用你的盛情难却来满足观众无休止的好奇心,那样真不如开设一个金庸展览馆以供后人瞻仰。 其次,我不知道报考金庸的博士生究竟能够学到些什么?学写小说、办报纸、搞历史还是时政评论?像沈从文那样连小学都没有念毕业、经常写错别字的作家,想来是不被金庸先生看中的。因此我们建议把北京、上海等外国语大学的尖子生全部送到金庸先生的门下,春华朝露,几经寒暑,共同切磋佛经和游侠野史,来填补当代社科领域的巨大空白。 在北大的那位王教授看来,沈从文是现代文学史上仅次于鲁迅的小说大师,而金庸则排在了第4位。我想这种排名如果是就影响面和读者群而言,或许还站得住脚,如果只是从纯文学的角度区分,未免太无知了。金庸至少落在50名开外,跟无名氏、高阳等畅销书作家相提并论也就罢了,绝对无法比肩郁达夫、老舍、梁实秋、废名和路翎,甚至要比他的本家兄弟、诗人查良铮(笔名穆旦)的地位更靠后一些。文学作品的优劣从来就不是单凭创作的数量来定的。 以长辈的口吻对莫言、余华、贾平凹、王小波和朱文等人的小说评头论足,金庸实在是很不应该,因为他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从具体的文本出发,很草率地给一干不同类的作家定位,这样肯定是会误导读者的。我相信,偌大一个中国,写小说好的决不仅仅这几人,只能说余华他们的作品更通俗更普及。相形之下,李锐、刘震云、张炜和张承志等风格朴实厚重的作家就比较吃亏。 什么叫文字暴力?难道只有像金庸先生那样不瘟不火、慢条斯理的讲话才算是儒雅吗?在我看来,武侠小说恰恰是文字暴力的化身,《笑傲江湖》里的宗派之争和葵花宝典等邪恶的武学秘籍,难道闪烁的是人性的光辉么?《鹿鼎记》里的宫廷教会赌场青楼难道就纤尘不染么?金庸先生也太自欺欺人了。 凡是西化一点的语言和泼辣的文风,都是金庸先生所鄙弃的。但是,我们从金庸的武侠小说当中却屡屡看到他挖空心思地模仿外国作品的痕迹,从情节结构到整个故事的氛围,都不乏例证。比如《天龙八部》的主人公虚竹的身世,很明显地是美国小说《红字》的翻版,《雪山飞狐》多人叙述的办法也实乃日本电影《罗生门》的效颦。金庸先生该不会告诉我们,你说的那些书我都没读过,因为我始终是独创的。那么,请给我们一个你独创的理由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