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飞和他的“艺术仓库”
申江服务导报
2001-08-22 16:56:17
|
提起废弃的旧仓库,你会想起什么?在张艺谋的电影《幸福时光》中,你能看到这样一副景象:屋外荒草丛生,砖墙斑驳;屋内废品狼藉,垃圾遍地——厚厚的尘土、破烂的门窗、陈旧的标语……
不过,上海泰康路210弄内的几座旧仓库却另有一番景象。三位艺术家(黄永玉、陈逸飞和尔冬强)分别将旧仓库改建成了艺术工作室。终于,旧仓库从破败中彻底脱胎换骨,与艺 术完美地结合起来。
上周四,本报记者特地前往泰康路,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些旧仓库的“新生”。用旧仓库做艺术工作室,陈逸飞并不是第一个。但能“玩”出如此气派,恐怕非陈莫属。连弄堂口那位戴红袖标的老伯都知道,大半条弄堂“全是陈逸飞的”,“从陶艺工厂到画室、商店,这条弄堂都快叫‘逸飞弄’了。”
推开“逸飞陶艺工作室”深棕色的木制大门,恍如撕开时光的帷幕,一脚踏入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某户人家。已经磨得非常光滑的扶手、桌面,摆设上还堆积着的厚厚灰尘,似在默默诉说着自己的历史。从屋脊两侧玻璃窗斜斜洒进的阳光,落在裸露的脊檩、椽子和梁上,仿佛在提醒来者,这里原本是个颇有些年纪的机械仓库。
二层平台是陈逸飞改建的,原本想做画室。可后来有了更大的画室,这里便偶尔借给朋友作画。上面的鸟笼、吊灯、儿童自行车,还有一楼角落的老缝纫机,都是陈逸飞从旧货摊上淘来的。他说很便宜,每样东西不过一二百块。摆满陶瓷作品的长案几,是陈逸飞创作的“古今合璧”。新配了案面,因为实在找不到如此巨大的案几。可几条桌腿却是原汁原味的来自上世纪20年代的桌腿。
二楼下的空间是个小会客厅,一副当年的气派。壁炉可不是摆设,主人最盼着下雪,可以生一炉红红的炉火,静静地守着。
这两扇大门是陈逸飞的最爱。当他从垃圾场一般的旧货仓库里发现这对宝贝时,眼睛立刻亮了:“你看这柚木的质量多好,不知当年立在哪户人家的门前。你尽可以想象它的颠沛流离和它当年的故事。”陈逸飞买古董是行家,他不讲价,卖者也不敢欺骗他。交易很爽快,一口价。陈逸飞是大买家,很少一件件搬点什么回来,而是一买就一汽车。
景德镇师傅的工艺、陈逸飞的设计,陈氏陶瓷自然身价不菲。可它们一直“养在深闺”,有人揣着钱求购,陈逸飞都不卖。他说:“等展览会之后再说吧。”不过,我们看到的还是半成品。等展览会吧!
陈逸飞给当年的老式冰箱做了个“套”,只为协调。旁边的鸟笼里的鸟可就没这么幸运——有“套”保护。熟门熟路的老鼠们咬断鸟笼,把300多块钱的芙蓉鸟“饕餮”了。(文/姜沁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