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娱乐 -> 娱乐新闻

预测奥斯卡:谁是最大的赢家

  2001-12-01 19:12:33

 

最佳故事片候选影片提名

《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记忆碎片》(Momento,又译《凶心人》)

《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ive)

《缺席的人》(The Man Who Wasn't There)

《幽灵世界》(Ghost World)

《虎视眈眈》(Sexy Beast)

《赫德韦格的愤怒乐队》(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

《周年派对》(The Anniversary Party)

《情陷红磨坊》(Moulin Rouge)

《小岛惊魂》(The Others)

《汉尼拔》(Hannibal)

《人工智能》

在十全十美的世界里,库布里克生前构思、斯皮尔伯格编导的《人工智能》应该稳拿这一大奖。该片超越了所有好莱坞电影的教条和俗套,从命题上讲,唯一可以类比的影片是库布里克的《2001年太空遨游》。但《人工智能》的命题更为宏大,它从科学、文学、哲学、宗教、伦理、人性等多个角度同时切入,探索人类的定义;它并没有像绝大多数电影那样提供一个完美的解答,但能把如此众多的议题有机地融合在一部戏剧作品中,这本身已是巨大的成就。这个表面上是机器人小孩寻找母爱的故事,没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的温馨,从情节上看,它几乎是《外星人》的对立面。《外星人》中的小孩千方百计把古怪的外星人送回家;《人工智能》中的人类却把可爱的机器人小孩抛弃在森林里。这原来是一部披着斯皮尔伯格外衣的斯坦利.库布里克作品。

《人工智能》是一部大胆创新的冒险之作,不是一部四平八稳的规范之作,因此它产生极端的观众两极化反应,喜欢的非常喜欢,不喜欢的则认为是失败之作,几乎没有折衷的评价。本片中库氏和斯氏的结合,是宏观和微观、神和形、冷和暖、慢和快、脑和心、理性和感性、思辩和直觉、超然和入世的结合,之间有矛盾是必然的,在这种矛盾产生的不和谐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不和谐,是更高层次的美。但本片夺得奥斯卡的机率并不高,说不定连提名都玄,原因有很多:首先,库布里克的崇拜者通常不喜欢斯皮尔伯格的处理,而斯氏的追随者可能会觉得影片太“冷”,不够亲切煽情;其次,库氏的作品需要“远距离”观赏,在出品当年很难受到奥斯卡评委的青睐;斯氏在好莱坞的地位已接近“不食人间烟火”,人们对他有点“敬而远之”,觉得他应该被排除在得奖人的范围外。(另一个享受如此待遇或歧视的名人是汤姆.汉克斯,也因公众形象太好而成为负担。)

《记忆碎片》

只花了500万美元拍摄的《记忆碎片》毫无疑问是今年最酷的电影,在没有宣传的情况下靠影迷的口碑建立了牢固的声誉。它采用两条平行故事线,一条倒叙,以彩色呈现,另一条顺叙,以黑白呈现,两条线每隔几分钟穿插一次,直至片尾天衣无缝地衔接在一起。影片以貌似支离破碎的形式,形象地再现了主人公失去短暂记忆的精神状态。该片的剧情似乎是主角为爱妻复仇,但可以有多种诠释,其中一种更是彻底推翻了整部影片的表面情节,以致观众可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对“谁杀了主角之妻”进行“剪不断、理还乱”的纷争。

但《记忆碎片》很可能没有资格角逐明年的奥斯卡,因为它的“出生年份”不详。有资料显示该片于2000年底在美国上映,这就意味着它不能算是2001年的作品。也有人提出反驳意见,认为那是从欧洲传过来的拷贝,不能算是美国的正式公映时间。究竟它是新生婴儿还是一岁婴儿,需要美国电影学院的专家来定夺了。

《穆赫兰道》

如果说《记忆碎片》的剧情可以让大家争论不休,那么,《穆赫兰道》究竟讲什么故事真的没有几个人能说清,连大名鼎鼎的影评家罗杰.伊伯特也表示没完全看懂。但这部无法言传的影片却让很多人强烈地感受到它所创造的诡异境界,并表示这是大卫.林奇最优秀的作品。它那梦幻般的意象、神秘的气氛、精湛的演技,让人真切地体会到噩梦的感觉。

《缺席的人》

跟大卫.林奇同在今年五月戛纳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奖的科恩兄弟,其新作《缺席的人》描写一个似乎很被动地“参与”自己生活的小人物。这部黑白影片以介于幽默和反讽的黑色风格,对人生追求和社会百态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并借用类似破案故事的剧情框架,让我们想起1940年的经典黑色片(film noir)。本片中一名不善言辞、一生风平浪静的理发师,试图掌握自己的命运,没想到命运一而再、再而三地捉弄他。影片的剧本和表演均属一流,细节丰富又耐人寻味,依笔者之愚见,比科恩兄弟1996年扬名奥斯卡的《雪花高离奇命案》(又译《冰血暴》)更胜一筹。

《幽灵世界》

《幽灵世界》不是鬼怪片,而是把镜头瞄准当今的新生代。该片以两名中学女生毕业后考虑何去何从为主线,犀利地剖析了不合群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她们的眼睛扫视周遭的世界。本片人物辛辣中带有真诚,孤独中包涵着幽默,充满着迷失在童年和成年空隙间的失落感。影片的编导和表演都极为出色。

《虎视眈眈》

《虎视眈眈》超越了普通英国黑帮片,它有超酷的风格和立体的人物塑造,但最突出的则是片中演员的表演。

《赫德韦格的愤怒乐队》

《赫德韦格的愤怒乐队》是一部描写边缘人的摇滚片,通过一个变性人当歌星的故事,揭示了掩藏在俗气外表下那真诚的人性。

《周年派对》

《周年派对》探讨爱情和婚姻的复杂性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有实力派演员阵容、妙趣横生的片断,但整部片有主创人员卖弄之嫌。事实上,以上三部影片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而且远远偏离主流社会。即便获得提名,得奖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不过,它们在艺术上敢于开拓,要比那些卖弄枪炮、道具或电脑特技的商业片更有深度。

《情陷红磨坊》

《情陷红磨坊》在剧情和思想上并没有多大的突破,但在表现手法上却下足了功夫,打破了歌舞片轻歌曼舞的传统,开创了一种新的融合歌舞和戏剧的电影语汇。它以一百年前的巴黎为背景,将当年该城市红灯区灯红酒绿、极度颓废的文化氛围通过绚烂的万花筒折射出来,在鲜艳的画卷上表演了一出虽然东拼西凑、却跨越时空的永恒故事。若说该片宣扬的爱情纯属陈词滥调,这话不假,但历史上荣获奥斯卡的歌舞片没有一部是以内容深刻取胜的,从1951年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8年的《琪琪》,到1964年的《窈窕淑女》、1965年的《音乐之声》、1968年的《奥利佛》,其精华都在于歌舞的独特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情陷红磨坊》若获奖也无可厚非;但是,时代变了,口味也在变,现代人对歌舞片已兴趣不浓,因此该片可能获提名,但得奖则不易。

《小岛惊魂》

《小岛惊魂》夺魁的成数更低,因为惊悚片向来不受奥斯卡青睐。该片继承了希区柯克的《蝴蝶梦》及库布里克的《闪灵》的精神,不以廉价的装神弄鬼为噱头,也不靠先进的电脑特技为号召,为按部就班的好莱坞模式注入了新的创意。影片仿佛是一部优秀的室内乐作品,只有一个场景和寥寥几个人物,但以丰富的细节让人无尽地揣摩和玩味。影片并不以吓唬观众来逗乐,而是作用于人们深层的恐惧感,包括对黑暗的恐惧、对被抛弃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等。其实该片的主题比《情陷红磨坊》深刻得多,它暗示死人的世界跟活人的世界有时会搅合在一起,死人和活人必须学会共同相处。

《汉尼拔》

《汉尼拔》的票房成绩斐然,但这却会在某些人眼里削弱其艺术价值。安东尼.霍普金斯的表演从声音到眼神都散发出一种难以言传的磁力,他用一种特殊的处理台词的方法,尤其把每句话的最后一个音节变得玩味无穷。在影片中,他穿梭在文化积淀深厚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中,再配上天乐般的古典音乐及圣歌,使他的杀戮远远超越了血淋淋的现实,升华为歌剧式的程式和套路。但该片及其主角获奖的可能性近乎是零,因为它是《沉默的羔羊》的续集,必将永远寄居在第一集的阴影里。

以上这些影片都有自己的推崇者,但也都不乏反对者。有些颇受影评人等内行人士的欢心,但放映范围很窄,影响颇微;有些票房不错,但引起两极反应。至今为止,今年还没有出现一部人心所向的最佳片,一部像《泰坦尼克号》那样得到圈内人首肯的商业片,或者一部像《美国丽人》那样引起大众关注的艺术片。《记忆碎片》在观众这个“金字塔”塔顶和塔底都有人缘,已发挥出罕见的口碑威力,但它似乎缺乏同时获得十来项提名的雪球潜力。

最佳外语片

《天使艾美丽》(Le Fabuleux Destin d'Amelie Poulain)(法国)

《花样年华》(In The Mood For Love)(中国香港特区)

外语片是一个很难猜测的门类,除了去年的《卧虎藏龙》可谓“赢定了”,其他年份均让专家跌破眼镜,因为外语片在美国的观众范围很窄,全面了解每个国家文化的全才也少之又少。

墨西哥影片《人、爱、狗》(Amores perros)可能要吃发行时间不妥的亏了,这部由三个不同故事组成的影片于今年三月在全美大城市上映,备受推崇。但它很可能早在去年作了美国首映,理论上属于2000年的影片,并“不幸”跟《卧虎藏龙》同时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又一次证明了“凑巧有时比质量更重要”这个获奖原理。

法国片一向是美国电影市场最受宠爱的外语片,今年的《天使艾美丽》赢得极好的口碑,有人甚至认为它能像《卧虎藏龙》那样进入最佳影片的角逐。该片讲述一个名叫阿梅丽的少女的故事,她童年寂寞孤独,父亲患自闭症,长大后到巴黎一家咖啡馆当服务员,受到戴安娜王妃车祸身亡的刺激,突然决定改变人生态度,用自己的光和热去照亮周围的世界。该片如同女主角,有一种奇妙的感染力,在温馨和细腻中传达出对“人之初、性本善”的憧憬。该片夺魁呼声极高,但它能否进入第一轮却是问题,原因是每个国家可向奥斯卡评委会选送一部作品,但据说法国当局出于某种原因,可能会送另一个“选手”。阿梅丽的命运到底奇妙不奇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排除这项技术“故障”。

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虽然不重叙事性,而着重氛围的营造,但那种东方式的哀怨和心心相印给内行影迷留下深刻印象(在美国看外语片的大多数是“高级”影迷)。但该片获奖的可能性并不高,原因之一是去年刚由华语片夺得该奖项,今年再接再厉要难得多。

最佳编导类

编剧和导演是两类泾渭分明的工种,但有时真的难以分清谁在做某项工作。好评如潮的《记忆碎片》最精彩的地方是它的倒叙结构,这到底是编剧早已布下的“天罗地网”,还是导演对剧本的重新排列组合。这个问题永远弄不清,因为该片的编导是同一个人————克里斯托弗.诺兰。科恩兄弟的情况更加复杂,他们每部作品的署名都是两人共享编剧名,然后乔尔.科恩署导演,伊桑.科恩署制片。事实上,所有工作均由哥儿俩分担。十多年没有提笔的斯皮尔伯格创作了《人工智能》的剧本,这下影迷要捧要贬都要以斯导为对象了。

最佳编剧(包括原创剧本和改编剧本):

《记忆碎片》

《人工智能》

《幽灵世界》

《缺席的人》

《不伦之恋》(In The Bedroom)

家庭伦理剧————一个幸福家庭如何对付儿子的突然被害。

《重建人生》(Life As A House)

家庭伦理剧————一家三口重建一栋住宅,也重建一个家庭。

最佳导演:

《记忆碎片》

《人工智能》

《缺席的人》

《情陷红磨坊》

《小岛惊魂》

《阿梅丽的奇妙命运》

(以上作品的导演全都兼任了编剧)。




南方都市报 12月1日

 

相关新闻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