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1月17日《21世纪环球报道-明星周刊》报道,素有“词坛怪才”之称的张俊以,目前已被北京公安机关拘留,案情处于隔离审查阶段。消息传出,各报纷纷跟进,《江南时报》、《天府早报》、《华西都市报》、《西安晚报》、《武汉晨报》……分别采访了张俊以的前任女友、少年同窗、朋友、音乐人,矛头所指,涉嫌巨额诈骗,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有关部门的证实。
张俊以,吉林辽源人,近年来圈内备受关注的音乐人。他有一长串的头衔——“中国慈善总会副会长”“全国著名的优秀青年企业家”“国际上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诗人”“著名的音乐策划制作人”,中国健康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打击假冒伪劣犯罪专项基金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他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词作家和大型晚会的著名策划人。
重点点击
从捧杀到棒杀
娱乐圈又出新闻了,著名音乐人张俊以被拘捕。这事成了媒体娱记们最近争相追踪的热点。看看网上收集的部分媒体围绕张俊以的报道,笔者不禁为这些媒体的低俗脸红。
张俊以是位词作家,中国娱乐界原本写歌的不如唱歌的,张俊以不是影视明星,何以受到如此关注?原因是张俊以有太高的知名度。这知名度除了来自他歌词创作上无可置疑的成就外,很大程度来自各种媒体对他的宣传。应该说,张俊以是全国最受媒体关注的词作家,电视的一些文艺晚会、报纸的一些文娱版、杂志的一些封面都时常出现他那长发飘然的潇洒形象。好多报道忽悠得令人起鸡皮疙瘩,有篇介绍张俊以的文章结尾这样写道:“很多年前的一天,一位中年妇女把两分硬币随手丢在了地上。一位七八岁系红领巾的小男孩跑上前把硬币拾了起来:‘阿姨,这是您的钱?’中年妇女说:‘这钱我不要了,小朋友你喜欢就送给你吧?’小男孩说:‘阿姨,我不是想要您的钱,我们老师说过,人民币是不能随便丢掉的,这上面有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呀?’说完敬了一个庄严的队礼——这个小男孩就是今天的张俊以。”新闻报道要用事实说话,却不知这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记者是靠什么神通证实的。
现在张俊以出事了,尽管他犯了什么事谁也说不清,可媒体报道的张俊以却一夜之间由天使变成了魔鬼。有的报道说他写的歌词都是平庸之作,有的报道说他的作品是花钱请人代笔写出来的,还有的说他曾经嫖娼,有的电视台马上停播他作词的歌,更有人说那“词坛怪才”的桂冠是他自封的……
张俊以被拘捕了,由他作词的歌曲就不能播放了吗?一部作品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已成为社会财富,其命运没有理由受作者沉浮的影响。“左”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左”的思维为什么还左右我们?假如张俊以犯下死罪被杀头,他作词的歌是不是也要判死刑?周作人是被伟大领袖点名批评过的汉奸文人,可他的好作品出版界现在还在出。相比之下,部分媒体的弯是否转得太快了些?
过去,好多媒体是张俊以的朋友。当朋友春风得意时,没有一家媒体冷静地提醒他不要过分追逐名利,竞相不择方式地向他献媚。阿谀奉承最能使人忘乎所以、迷失方向,张俊以走上歧途,恐怕一些过分吹捧他的媒体也难辞其咎。当发现朋友犯了事,更没有一家媒体为朋友感到惋惜,也没有人认真地挖掘其走上歧途的轨迹以警示后人,而是瞬间变脸,破口大骂。如此行径还要脸吗?秦文第《大连日报》
有理有据
匿名来源销蚀媒体公信力
近日一个口口相传的消息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变成媒体报道的:“某某某被公安局拘留的消息虽然早就被传得满天飞,但直至本月17日北京市公安局一位权威人士才传出‘权威’消息:某某某的确已经被拘留。昨日,记者通过各种渠道采访了与之合作过的几位圈内人士,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避之不谈。”
这就是近日互联网站和一些纸媒体关于一位著名词作者的所有报道与评论的消息之源。
我们可以看出,与其说首发这条消息的媒体真找到了肯承担责任的消息来源,不如说是这家媒体经过利害权衡,自己真下了决心,要冒险抢发这个独家新闻。因为以前“早就被传得满天飞”的消息,也不见得没有“权威人士”的透露,只是媒体难于或没有下决心把他们当做正式报道的消息来源而已。口头传播的消息,要有一个“入口”进入大众媒体传播,这个“入口”,就是胆子所在,冲动所在,也是利益所在。“入了口”就好办了。于是这个独家新闻就成了为别的媒体负责的消息来源,纸媒和网上纷纷转载,或干脆隐去转载来源假装是自己采写出来的独家报道。
这样一个匿名来源的消息,就成了你不转载、不跟进、不评论都显得被动的事。在传播学发现的许多现象中,有一种叫做“媒体间的议程设置”,就是指这种现象。抢发新闻的媒体为别的媒体设置“议程”。抢发的媒体独享首发的利益,也承担首发的风险;而跟进的媒体分享这个话题的眼球效应,同时尽量淡化首发的效应。
我国新闻界在表达消息来源方面一直就没有什么规范意识,因为一直就没有什么规范。实际上,没有竞争,没有不同,没有抢发消息,没有媒体的风险意识,消息来源的问题也可以说不存在。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是随着媒体竞争来的,它同时带来对媒体可信度的考验。因为不管媒体如何确信,没有明示消息来源都是向受众隐藏了重要的新闻要素——可信性的要素,近于“风闻”。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的《伦理规范》就规定:“可能的话,说明消息来源。公众有权最大限度地了解消息来源的可靠度。”太多的匿名消息来源,会带来一些法律问题,也不利于建立整个新闻界的公信形象。实际上,匿名消息来源在国际新闻界都是假新闻的温床。美国主流媒体对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深有顾忌,有的列为禁例。已停刊的《匹兹堡新闻报》总编辑罗斯甚至开玩笑说:“我们要想在一篇报道中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得经过教皇的批准。”《迈阿密先驱报》的编辑马克-沃什伯恩说:“每次看到‘消息人士说’这样的字眼,我脖子后的头发就会禁不住直立起来,并忍不住想说:‘哦,胡扯,只是你瞎编的。”(均引自罗恩史密斯《新闻道德评价》)当然,的确有些国家的媒体有保护消息来源的传统和规范,在特定的情况下哪怕面对法庭也不供出消息来源。但这一方面有媒体和记者甘愿自己承担被判坐牢的传统,另一方面也有支持媒体保护消息来源的法律或判例。我们没有这些,媒体一旦涉讼,不但自己很被动,也是对消息来源的不负责任。我是乐见新闻竞争的,也主张给新闻业更为宽松的报道环境。单就张俊以这事来说,媒体就“早被传得满天飞”的消息积极争取核实报道,是正确的;公安、司法机关在案件侦查过程中“无可奉告”也是正当权力;而对于那些恪守职业准则,坚持不登“风闻报道”的媒体来说,应该珍惜这一种操守,应该有一种定力,相信它会得到受众信任的回报。而对于“匿名来源”的使用来说,我认为不在于这一次消息是否真实,而在于这种风气有什么样的持久影响。新闻界的好环境,要一寸寸争取;新闻界的好形象,要一点点维护。只是怕那些“早被传得满天飞”的消息,太勾起人的冲动了。马少华《中国青年报》
信报声音
堵在“东窗事发”之前
今年娱乐圈的猛料贡献是巨大的,陈宝莲上海自杀、刘晓庆涉税被捕、高枫突然病死,谢霆锋撞车顶包、苏永康吸食摇头丸、红豆猥亵男孩、赵安巨额受贿,本以为临近年底,该清静两天,却不料,前来赶场的竟是:词坛怪才、慈善家、笑面人张俊以。
有道是,娱乐圈的人不是人尖子就是人渣子,其实有人尖子就有人渣子,这很正常,但眼瞅着,一个个的人尖子,一转眼就变成了人渣子,昨天还笑眯眯地闪现在各媒体之间,今天竟音信全无,过两天,小道消息四起,再过几天公安机关出面证实,这就不正常了。
为什么一个个翻身下马?这里除了自身因素外,外在的原因有多少?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些人出事之前老百姓竟看不出一点征兆,而事实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圈里早就路人皆知、见怪不怪,不知道的只是司法机关和局外人。
事先不仅缺少预防措施,而且因为他们是名人,往往一味地纵容,等到事情到了掩饰不住的时候,又会集体落井下石。名人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想不出点事也难,出事是必然,只是猜不出下一个是谁而已。
这就是娱乐圈,这就是人在江湖。其实,如果要堵在“东窗事发”之前,只有一条,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把名人、明星当普通人看待,事情就会好办得多。国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