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首页 -> 娱乐 -> 娱乐新闻

春节晚会小品不再“对口型”
陈蕙茹
《成都日报》   2003-01-30 11:51:19

 

    上演春节联欢晚会的央视1号演播厅里安插了多少双“眼睛”(镜头)?往年小品演员根本听不到对方的声音,都是在对口型?那些腾云驾雾、光怪陆离的舞台效果是如何呈现出来的?飞天遁地的演员是如何全身而退?带着众多的疑问,记者昨日采访了央视技术制作中心的副主任陈默。

  1号演播厅里有11双“电子眼”

  现场观众只有一双眼睛,而观众坐在电视机前看到的却是从11双“眼睛”中精选出来的画面。陈主任向记者介绍道:“今年除了分散在演播厅内的10台摄像机外,屋顶上还吊着一台摄像机。

  烟雾都靠空调调节

  舞台上五彩斑斓、光怪陆离的灯光运用,无疑是烘托晚会气氛的极佳手段。烟雾是辅助表现灯光效果的重要手段,烟雾的量不仅要拿捏得恰到好处,还要收放自如,“前一个载歌载舞的节目需要烟雾,而后一个小品则要营造安静的气氛,这时候就要迅速把烟雾排掉。”于是,工作人员还要跟台里的空调系统建立联系。

  小品演员不再“对口型”

  前几年在1号演播厅里演出的小品演员,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搭档在说什么,都是凭着在台下排练的经验,看着对方的口型在表演。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1号演播厅的屋顶是球形的,而球心就是舞台的中间。声音经屋顶的多次反射产生回音,竟有7、8秒钟的声音延时。演员发出一个声音,几秒钟之后听到的是自己的回音,听不到对方接着又说了什么了。陈主任向记者坦言:“那时候,像黄宏等老演员,因为年年来,已经习惯了。”今年,技术人员专门对1号演播厅的声场进行了测试和调整,演员表演时不用再对口型了。

  四十人呆在舞台下守机关

  今年晚会舞台设计一大亮点就是,通过科技手段挑战视觉经验。一个高9米,宽30米的水幕将首次被春节晚会现场所采用,21个舞台机械的巧妙结构也可谓机关重重,其中,舞台前侧的地面上设置了10个机关,他们是高达7米的光柱,能在几秒钟之内的瞬间拔地而起,空间被瞬间分割出层次。如此多的机关,全部靠电脑控制,每个机械的动作都要根据节目的需要计算好时间,操作人员是按照节目单的顺序,以秒来计算操作。据悉,在彩排中,曾造成演员掉进机关的事故。所以晚会安全措施还在不断地完善,每一个关口都安排了安全人员,总共将近四十名。他们身处舞台底下,通过监视器把握演出节奏,引领演员安全通过地下通道,步入舞台。 

 

相关新闻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0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