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首页  |  大众网·娱乐  |  娱乐资讯  |  影视快报  |  音乐天地  |  明星写真  |  明星专访  |  娱乐评论  |  娱乐专题  |  娱乐论坛
娱乐搜索
关键字:·萨达姆 ·黄金甲 ·潜规则 ·马季 ·黄健翔
 
越位的大众文化--评香港“英皇丑闻”
2003-07-25 00:00:00
  大众文化在制造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景观的同时,也在压缩着另一种文化风景   杨受成是谁?在此次香港的“英皇丑闻”曝光之前,你问周围的平民百姓,没多少人知道。但是杨受成的英皇公司捧红的艺人,大约人皆共知:谢霆锋、陈奕迅、TWINS、陈冠希及容祖儿等等。如果你是个正在花季华的少年追星族,对这些名字必定熟稔于心;即使你是个一板一眼的每天恪尽职守的上班族,这些名字也会绕过各种屏蔽七拐八拐钻入你的耳朵。这就是大众文化的力量。这就是此次杨受成当了我们报道的主角的原因。   有一位文化学者孙仁歌,写过一篇论文《频频越位的大众文化》,对大众文化有精彩论述:大众文化在制造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景观的同时,也在压缩着另一种文化风景(即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文化的转型期,越是经济发达、科技进步的国家,大众文化的发展也就越强劲,越发迅猛。而在中国,进入到改革开放的近20年,大众文化才借助于商品、技术和娱乐这三大载体而迅速发展起来,并形成气候。   所谓“形成气候”,就是说,诸如电影、电视连续剧、商业广告、流行歌曲、畅销书等等,越来越会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也越来越成为更多的普通百姓参与的事,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文化只是少数精英才懂、才会享受和可以享受的事。   如果文化变成了大众的事,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个过去精英文化很少碰到的问题:它的商业化。我们看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文化的商业化产业化也成为了今天社会中不可少的一道风景,道理很简单:人多了,就有市场,就有钱可赚,谁叫我们芸芸众生都有一颗娱乐的心呢?   所以,另一位学者的总结也很精辟:大众性使得当代文化被重新改写。这改写,是通过将文化置身于商品、技术、娱乐这前所未有的三极之间,从而催生一种与精英文化相对的以商品性作为前提、以技术性作为媒介、以娱乐性作为中心的文化类型。   而从另一个方面说,如果文化变成了大众的事,这时没有钱,或叫做市场的支持,在当前的社会,又怎么可能坚持下去?   所以,就会有杨受成这种娱乐业大鳄出现。他们会利用我们普通人中最天然最本能的爱好娱乐的天性,把钱从我们的兜里赚走,流进他们的个人口袋,把他们自己变成亿万富翁。有时候,我们也听说,娱乐界中多有黑幕,某某歌手丑闻重重,但是每当一个新的歌手新的偶像被推出时,我们还会情不自禁地把眼球抛给他们——有点像屡被中国足球丑闻伤害而却总对中国足球痴心不改的中国球迷。这也可算是大众文化的不可少的特征之一。   然而大众文化的兴盛,并不必然意味着精英文化的消亡。是的,精英文化的绝对地盘可能会越来越少,但是精英文化的核心却会因大众文化的泛滥而更显得弥足珍贵。因为大众文化的主旨,是流水化工业生产、以盈利为目的、把文化变成消费品;而精英文化的精髓,却是启蒙、批判以及摆脱束缚潜能的创造、不为世俗目的“为艺术而艺术”。   所以,大众文化有如日常的米饭蔬菜,填补着我们每日的基本温饱,而精英文化却是里面的盐,虽然不多,但却不可缺少。文/黄艾禾
编辑:liuyun
 
 
 [英皇各家评论] 文章导读
·造星工程多是“豆腐渣”
·唱片业行贿125年--从香港乐坛“廉...
·英皇娱乐事件插进香港娱乐业的“...
·越位的大众文化--评香港“英皇丑闻”
·陷阱还是馅饼
·廉政公署也查歌曲排行榜?
·内地有没有人花钱买榜?
·内地音乐人:乐坛还是要看实力
·多米洛骨牌将要推倒
·高层,就这样被我征服
 推荐视频 >>
更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